深圳市人大代表、深圳市减灾救灾联合会会长杨勤。
1月2日,《坪山区保民生精准救助暂行办法》正式发布,这是一个惠及坪山户籍困难群众的一件喜讯。也是坪山区以人民为中心,大胆探索,精准救助的真实具体体现。
据了解,新《办法》是在全市统一救助政策之外,结合坪山区自身实际制定的区级补充政策。亮点颇多,特色抢眼。其特点主要是救助范围更大,标准更高,可操作性更强。例如,将各类致困情况与救助措施精准匹配,易于落地,备受关注,深受欢迎,群众普遍对此评价颇高。据悉,坪山区今后每年将投入2000多万元人民币,对辖区困难的户籍居民、家庭、居民小组等,全部做到应救尽求,精准施救。这在全市各区中首屈一指,值得充分肯定和点赞。我们知道,坪山区在全市各区中并非富裕之区,而且位置较偏,区政府能够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精准制定公共政策,为下一步精准救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仅在坪山区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对于推动全市乃至全国救助政策的发展与进步,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据介绍,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精准扶贫精神,去年元月,坪山区委区政府就做出重大决策,将对户籍困难群众、家庭的精准帮扶列入2018年区重大民生领域改革计划。区民政局费时三个多月,对全区所有户籍困难家庭展开普查登记,进行大数据分析,获得了精确数据。最终精确排查出户籍困难家庭243户,涉及困难居民731人,为后续救助政策的准确制定,打好了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坪山区扶贫基础工作扎实牢固,细致认真,这是亮点之一。
坪山区的亮点之二在于,一是目标明确,内容清晰,家底有数,路径可循。二是区委区政府重视,民政、经促、教育、就业、住房、社保等各部门形成合力,使得帮扶局面焕然一新。三是坪山区民政局能够深入调研国家、省、市及其他各区的社会救助政策,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问题,制定出了《坪山区保民生精准救助暂行办法》,其中四项救助措施,件件针对性很强,易操作,可落地实施。四是不仅对困难家庭在资金上有明确的分类扶助,而且还实现了医疗、教育、住房等项目的全覆盖。五是针对因病致贫、致困的这种当前最为突出的问题,《坪山区保民生精准救助暂行办法》在医疗救助方面敢于重拳出击,对长期患有重大疾病或突发重大疾病的困难居民,每人每年最高救助13万元,三年救助总额可达30万元。六是对户籍困难居民和困难居民小组,尽可能全部纳入社保体系。七是为困难居民按400元/人/年标准购买综合救助商业保险,其中包含意外死亡/伤残、意外医疗费用、疾病医疗费用、重大疾病补充保险等等。这是对政府救助之外,以商业保险作为补充,又是一个大胆的有益探索。
该办法亮点之三在于过往社会上反响较大的一些问题,如救助金“养懒汉”,吃救助金干违法事等现象,《坪山区保民生精准救助暂行办法》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专门规定,设立了严格的审查程序。如对有劳动能力,无正当理由,又不参加劳动的将停止救助,对打架斗殴、交通肇事、酗酒、赌博等行为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不予救助。倡导遵纪守法,鼓励勤奋劳动。充分展现了《办法》制定的基本原则与良好初衷,值得充分肯定。
《坪山区保民生精准救助暂行办法》的出台,充分反映了区委区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工作作风。通过对困难群众的精准识别、精准认定、精确匹配、精准救助,不仅能够切实促进坪山区民生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且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坪山区能够在共同富裕道路上不少一户,不漏一人。为深圳、为全国先行先试,提供一整套可推广、可复制的好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