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坪山区政府工作报告

信息来源:坪山区 发布时间:2017-01-24 19:15:00

——2017年1月19日在坪山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坪山区政府筹备组组长陶永欣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坪山区政府筹备组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坪山新区成立以来的工作回顾

  2009年6月30日,坪山新区正式成立。七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新区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历任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勇担“两区一极”历史使命,抢抓机遇、改革创新、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坪山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七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质量引领、创新驱动,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本级收入分别增长2倍、1倍、1.1倍和3.9倍。各类企业从3000余家增至24000家,世界500强企业已有11家在坪山投资,境内外上市公司及关联公司达5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135家,增长5倍。国家和省、市各类重大创新平台达30个,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1126名。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近四年增长7.9倍,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创新生态体系不断完善,国家高新区筹建工作稳步推进。

  七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品质发展,城区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坪山河综合污染指数下降67.8%,万元GDP用地、能耗、水耗分别下降29%、23%和51%。建成绿道147公里、生态景观林带1048亩,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近3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8.7%,年均空气优良天数319天。坪山高铁站建成,高铁快捷线顺利通车。坪盐通道、南坪三期、东部过境等高快速路加快建设,路网密度提升至2.85公里,增长18.8%。坪山中心区列入市重点开发区域,坪山体育馆、国际网球中心、嘉邻商业中心已建成使用。

  七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试验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等6项改革列入国家试点。“整村统筹”土地整备的坪山经验被全市推广。率先在全市推出集体经济综合管理“四个平台”。“枢纽型社区服务平台建设”被评为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织网工程获评首届全国政务服务优秀决策案例,智慧城市建设入选广东智慧城市建设十大范本。

  七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红线意识、底线思维,安全稳定形势显著好转。健全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责任体系,建立重特大事故安全风险点监管机制,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未发生较大以上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坚持铁腕查违,累计执法拆除违建35.3万平方米,连续6年实现永久性违法建筑 “零增长”。全面建立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刑事治安总警情和八类暴力案件分别下降34.6%和71.4%。实行领导班子“四包两到”挂点社区机制,落实重点信访案件领导包案制,建立信访调解委员会,信访案件得到有效化解。

  七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共享发展,民生福祉显著提升。民生投入累计达216亿元,年均增长3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5%。各类学校已达93所,千人学位数由93个提高到110个。新增大型医疗机构7家,千人病床数由1.36张增加到1.93张。共筹建人才和保障性住房3万套,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公共文化设施面积提升至7.6万平方米。设立社区发展专项资金1亿元,累计投入“群众点菜、政府买单”经费8600万元。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532个,累计解决社区问题408项。发展社会组织404家,万人拥有社工7名。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4年保持在1%以下,“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归零。

  七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改进作风、提升效能,政府自身建设显著加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从严纠治“四风”。大力提倡“马上就办”,推进简政放权,顺利完成6个街道分设和政府内设部门调整。推行“一门式、一网式”服务,成立行政代理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事项全部实现即来即办,379项常规事项实现网上通办。认真办理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391件建议和提案实现100%办结。此外,民族宗教、侨务台务、妇女儿童、计生、群团、残联等工作均取得良好成绩。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坪山发展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坪山区,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实施东进战略等一系列惠及坪山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让坪山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新区党工委的带领下,全区上下振奋精神,求真务实,抢抓东进战略机遇,扎实开展“城市管理治理年”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20.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

  (一)着力抓好安全生产和城市公共安全,城市管理治理水平明显提升。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完成安全生产信息底图(一期)建设,实现隐患风险点动态监测。消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落实16大专项整治行动,排查各类安全隐患1.6万处。强力推进“拓展空间保障发展”十大专项行动,查处违法建筑和用地650宗,执法拆除违建16万平方米,保持违建“零增量”,实现“减存量”78万平方米,超过市下达任务量46%。狠抓公共安全,保持打击违法犯罪高压态势,社会治安持续向好,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二)着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创新生态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市委市政府明确支持坪山建设国家高新区,高端创新要素和国际创新资源加速汇聚,共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35名,国家商用密码检测中心、中国基因测序技术与产业联盟、广东省医疗器械检验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落户坪山。联手深圳大学,共同打造国家生化工程研究中心、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和深大希伯来学院。加快开放创新步伐,成功举办中以创新投资大会,成立中以科技创新中心,得到省、市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三)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优质高端产业加速集聚。新能源(汽车)、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加快成长,预计高新技术产业增长41%,实现产值875亿元,先进制造业产值接近千亿规模。新能源(汽车)产值大幅增长80%,比亚迪集团产值突破1100亿元,云轨试验线项目正式启动。沃特玛产值增长3.6倍,中国沃特玛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联盟挂牌成立。50天完成开沃新能源汽车项目土地整备,实现年内动工建设。新增生物医药企业35家。中建水务环保、华侨城东部集团等纷纷落户。

  (四)着力推进“交通建设大会战”,城区功能品质加快完善。坪山高铁快捷线开通至福田站,最高日客流量突破1万人次。地铁14、16号线提前列入轨道四期规划,即将动工建设。实施“路长制”,推动“两横四纵”高快速路及主干路网建设。道路黑化里程达37.5公里。圆满完成总长21.5公里的“坪山大道”整治提升工程。中心区扩容加快,坪山文化中心、中小企业总部基地即将投入运营。

  (五)着力推动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全面打响治水提质攻坚战,坪山河流域11条河道全部纳入“河长制”管理,干流综合整治和水质提升工程正式动工。启动23个社区供水管网改造,新建污水管网25公里,整治内涝点30处。圆满完成配合中央环保督察工作任务,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整治。新建社区公园20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4平方米。

  (六)着力补短板强基础,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九类民生投入大幅增长92.1%。完成深圳市高级中学东校区、中山中学等学校建设并正式招生,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8190个。深圳技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校区等高校相继落户。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口腔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落户坪山,萨米国际医疗中心完成主楼装修。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850套,竣工10516套。在全市率先成立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会,调解劳动争议案件359件,结案率100%。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指导,归功于新区党工委的坚强领导,归功于全区干部群众的努力拼搏,归功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坪山区政府筹备组,向各级领导,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以及关心和支持坪山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坪山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一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标准和精细化程度不高,公共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公共安全基础薄弱。二是经济总量偏小,高端创新要素不足,商务配套亟待加强,产业结构仍需优化。三是社会民生短板突出,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供给不足。四是社区集体经济结构单一,社区历史遗留问题亟待解决。五是政府行政效率需要进一步提升,一些公职人员责任意识、能力素质、担当精神不够。我们要直面问题、勇于担当,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未来五年工作目标和任务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1986年坪山镇和坑梓镇正式设立,1994年深圳大工业区规划兴建,2009年新区挂牌成立,2016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坪山区,东进战略全面推进,国家高新区坪山园区启动建设,坪山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站在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新起点,区第一届党代会第一次会议顺利召开,提出了“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全面落实东进战略,合力建设东部中心”的总体目标,描绘了努力成为“科技产业创新引领区、新兴产业核心区、东部商务集聚区、交通门户区、生态文明先进区”的宏伟蓝图。可以说,坪山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

  按照区一届一次党代会部署要求,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深圳质量、深圳标准”,全面落实东进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创新活跃、新兴产业集聚、商务氛围浓郁、综合交通便利、人居品质优良的深圳东部中心。

  未来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达到1000亿元以上;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6%左右;万元GDP能耗下降13%。千人床位数、学位数和次干道以上路网密度等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空气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PM2.5浓度低于28微克/立方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低于6万元。

  目标已确定,奋进正当时。新坪山有新希望,新班子要有新作为!我们要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以勇当“改革弄潮儿、创新引领者、质量新标杆”为追求,始终保持干字当头、实字为先、铆足干劲,力争上游,掀起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热潮。我们相信,新坪山必将大有可为,坪山人必将大有作为。未来五年,政府工作要在“九大任务”上作出新作为:

  (一)集中力量建设国家高新区坪山园区,努力在创新发展上有新作为。抢抓我市新一轮创新发展战略布局机遇,对标国际一流科技园区编制发展规划,构建高效运转管理体制,打造开放创新活跃、创新生态完善的科技、产业创新引领区。

  加快建设重大科技设施和创新平台。瞄准新能源(汽车)、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加快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等院校、高端创新平台等关键要素,全力引入国家生物科技中心、国家商用密码检测中心、中国药科大学一致性评价中心、广东省医疗器械检验中心等创新平台,打造一批孵化器、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等创新载体。五年内,新增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0家以上、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00家以上。

  制定更具竞争力的创新创业政策。制定高新区坪山园区专项配套政策,出台新能源(汽车)、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产业创新生态链扶持政策。设立规模20亿元的科技创新政府引导基金,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各类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和天使投资基金。加大科技项目前期资助、贷款贴息等扶持力度。落实“一企一策”,为企业成长提供全链条政策支持,五年内国家级高新企业达500家以上。

  打造科技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实施高端人才引进工程,瞄准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所和企业,设立专项配套资金,五年内引进院士团队10个以上或团队30个以上。实施“聚龙计划”,制定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推广“青年房卡”计划,筹集人才安居房3万套以上。实施高等院校和重点企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程,引进和培养“智造型”人才2万人以上。

  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支持企业建立自主研发平台,建立重点产业技术联盟,引导重点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协作开展科技攻坚。整合国际创新资源,打造国际协同创新中心。设立“一站式”科技创新服务站,集成创新创业服务资源,提供全链条增值服务。办好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举办200场以上创新创业沙龙。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双创空间,发展创新工场、创业咖啡等新型孵化模式。

  (二)坚持高端引领、项目带动,努力在打造新兴产业核心区上有新作为。集聚高端产业要素,推动重大产业项目落户,降低企业综合成本,营造新兴产业最优发展环境,构建特色凸显、优势鲜明的质量增长型现代化产业体系。

  做优做强三大主导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巩固和扩大领跑优势,全力支持比亚迪进军世界500强,依托产业创新联盟整合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资源,打造全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和关键零部件生产基地;生物产业要立足“产学研资”一体化布局,依托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在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基因诊疗、现代中药等领域形成核心优势,引进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要充分利用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基地优势,瞄准机器人、可穿戴设备、高性能集成电路等核心技术,引入领军企业和重大核心项目,形成新能源(汽车)、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培育和发展人工智能、新材料、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着力引进和培育重大项目。瞄准世界500强、行业龙头和骨干企业等,每年引进具有重要引领或支撑地位的工业项目10家以上。加快建成中芯国际12英寸芯片、开沃新能源汽车、比亚迪云轨示范线等重大项目。以更大力度实施“小巨人”计划,支持具有战略前景的中小微企业快速成长,新增一批具有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五年内,培育1家本土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引进和培育年产值超500亿元的领军企业3家以上,上市公司总部超过50家。

  拓展产业承载空间。坚守产业保护用地红线,推广“整村统筹”土地整备模式,综合运用土地管理政策,五年内释放10平方公里以上产业用地空间。有序推进工业用地出让,确保重点产业项目用地需求。推进出口加工区升级综合保税区,为跨境电商、保税贸易等新兴业态提供产业空间。实施旧工业区“筑巢引凤”计划,鼓励区属企业和各类市场主体新建改造产业用房,盘活升级老旧厂房,为企业提供优质载体,新增优质创新空间1000万平方米以上。

  支持企业转型升级。聚焦“补短板、降成本”,出台系列扶持实体经济政策,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帮助企业降低租金、融资等成本,支持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加快产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现代物流、商务会展、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配套。支持家具、机械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向品牌化、高端化转型发展。五年内淘汰或转型1000家低端落后企业。

  (三)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和建设质量,努力在打造现代品质城区上有新作为。对标国际先进城市,统筹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着力形成特色鲜明、配套齐全、优势互补的“三城一区三带”空间新格局,大幅提升城区集聚力、承载力和辐射力。

  构建“三城一区”城区形态。坚持规划引领,以国际一流标准做好“三城一区”城区规划和开发建设。以聚龙科技创新城为核心加快国家高新区规划建设,迅速壮大新能源(汽车)、生物两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发展规模,加快建设高新区田心、田头启动区。坪山中心城要全面扩容提质,形成科技商务、行政文化和生态宜居三大功能圈,打造一批企业总部基地,形成东部商务集聚区。碧湖文化健康城要坚持绿色优先,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加快布局文化创意产业园、生命健康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现代田园都市示范城区。慢生活生态休闲区要坚持生态保护和绿色开发并重,着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打造坪山特色旅游品牌。

  以“三带”助推城区发展。依托“坪山大道”延伸辐射功能,加快沿线空间、产业、城区功能的统一规划、整体提升、联动发展,打造产业高端、功能发达的“现代都市发展带”。全力推动坪山河流域生态治理,高规格设计“一河两岸,山水融合”城市景观,大力发展滨水生态经济,形成独具特色的“坪山河风情带”。合理利用高压走廊,逐步推进高压线入地,融合周边山水田园风貌,打造“现代都市农业观光带”。

  提升城区整体功能品质。依托重点区域开发带动城区功能完善。以坪山中心城和“坪山大道”为着力点,加快建成坪山文化中心、坪山创新广场、正奇未来科创城等综合体,加速布局香港世茂集团、嘉华集团、华侨城东部集团等重大项目,打造一批地标性精品建筑、精致街区和精美公园。提升坑梓中心片区功能定位,为高新区提供优质商务和生活配套。以站前商务区、高新区总部基地、中小企业总部基地等为基础,打造企业总部基地商务圈。采用绿色建筑、海绵城市等新标准,高质量建设新城区,推动城区面貌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强化城区集聚辐射作用。规划建设会展中心、会议中心、高端酒店等重大项目,以高层次会展和会议汇集优质资源。加强与香港的对接合作,深化科技、产业领域合作。加强深圳东部区域协同发展,联手龙岗打造东部科技产业创新走廊,联手盐田打造湾区经济融合发展带,联手大鹏打造高端旅游休闲区。加强与“3+2”经济圈协同发展,深化产业协作、功能互补。落实汕尾陆河、百色田东对口支援,重点强化产业帮扶,推广“坪山总部、陆河生产”的共建模式。

  (四)突出交通先导战略,努力在打造“西联东进”交通门户区上有新作为。把交通建设作为落实东进战略的先导性工程,全面加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综合、智能、绿色、平安交通体系,让群众享受便捷高效、舒适安全的交通服务。

  提升坪山站枢纽地位。全力引入深茂、深河城际等铁路,打开向北延伸的战略通道,强化东西辐射能力,力争引入一批始发列车。研究规划连通深圳机场和未来第二机场的高铁线路。开通一批快捷线列车,形成集高铁、地铁、云轨、城际快巴和公交系统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打造快速连通高铁沿线城市,便捷通达龙岗、盐田、大鹏等周边城区的重要交通节点。

  构建外通内畅的交通网络。全力建成地铁14、16号线坪山段,推动19号线开展规划,建成2条以上衔接产业、生活、休闲等主要片区的云轨干线。建成坪盐通道、外环高速、南坪三期、东部过境高速,形成“两横四纵”高快速路网。推动南坪三期延伸接驳沿海高速,推进坪坝通道前期研究,谋划一批新的外联战略通道。建成坪西公路、龙坪路、绿梓大道等骨干通道,形成“六横八纵”城区主干路网。五年内,次干道及以上路网密度达到4公里,形成“10、30、60”分钟都市交通圈。

  提升区域交通优质供给。持续开展“坪山大道”等主干道综合整治和景观提升,每个街道打造2条以上景观示范路,实现次干道及以上道路“黑化”“亮化”全覆盖。建设智能交通管理平台和信号协同系统,大力开展“平安交通”建设,实施“客货分流”,从严整治交通秩序。加快建设“公交都市”,新增公交场站11个、公交站点100个以上,基本实现公交站点500米服务半径全覆盖,形成常规公交、定制公交、社区微巴等多样化公交供给体系。构建慢行绿色交通系统,新建及改扩建的主、次干道要设置步行和自行车道,新增绿道170公里、慢行道路130公里、人行过街设施28处以上,建成连通大学校区、马峦山、聚龙山等片区的绿色慢行网络。

  (五)夯实安全稳定基础,努力在提升城市管理治理质量上有新作为。坚持把安全发展放在城市工作第一位,提升城区建设与管理水平,大力治理城市病,不断提升城区发展质量,推动城区品质与环境同步提升,力争实现“本质安全”。

  筑牢城区安全管理体系。压实党政领导责任、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街道和社区属地责任。建立健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全面完成风险点、危险源排查评估和整治,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实行安全生产分级分类管理,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全部纳入社会信用管理。新建消防管网130公里、改造30公里,新建消防栓1800个、改造900个,建成8个消防站和135个微型消防站,实现社区全覆盖。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契机,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实现监督抽检覆盖率达香港水平,让群众“吃上放心菜,用上安心药”。

  构建社会稳定管控体系。优化综治信访维稳机制,落实法律顾问制度,推进全民普法守法,引导群众合理表达诉求。落实领导包案制度,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着力化解历史积案。健全社会矛盾预防研判制度,厘清维稳责任体系,把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健全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推动“智慧警务”建设,实施城中村“科技围合”工程,每年新增高清摄像头1000个。提高预警防范能力,坚决打击暴力恐怖和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治安形势更加好转,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安全。

  加大力度整治违法建筑。严格执行查违“1+2”文件,落实“多级管理、部门联动、共同责任”的查违机制,运用移动终端、无人机等科技手段,打造“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防控体系,推动违建管控整治全覆盖,坚决实现“零增量”。把违建的消防、建筑质量、产权登记等纳入管理,探索违建记录与个人征信挂钩。加大存量消化力度,五年内实现“减存量”1000万平方米以上。

  提高城区综合管理水平。高标准、精细化开展市容环境整治,打造最干净的城区。全面推广垃圾分类与减量,利用新技术推进城区生活垃圾处理,推动现有环保设施提标升级,新增15个垃圾转运站,建成1座以上餐厨垃圾处理厂。将环保、安全生产等纳入网格化管理。严格渣土运输设备和余泥渣土受纳场管理,严厉打击非法营运、非法弃土、黑煤气等行为。实施城中村综合整治工程,推动环境品质标准化提升,推进建筑物立面改造和美化保洁,打造30个“五化”整治示范村,完善水、气、电等基础建设,让群众喝上干净水、装上管道气、用上放心电。

  (六)擦亮优质生态名片,努力在打造生态文明先进区上有新作为。把一流生态环境作为坪山核心竞争力之一,充分发挥山水林田湖生态资源优势,打造青山环绕、碧水相依、空气优良的城区环境,建设令人向往的现代田园都市。

  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落实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责任,完善生态文明实绩考核机制,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保制度,健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强力整治土壤、扬尘、噪声污染。实施新能源“万桩计划”,实现新建住宅区、公共停车场充电桩全覆盖。推进建筑节能生态化改造。加快建设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形成“固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五年内,生活垃圾无害化率、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率均达100%。

  推动坪山河生态品质提升。深入开展治水提质工程,2018年实现干流水质氨氮指标达V类,其他指标优于Ⅳ类水平,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完成坪山河干流污水管网建设,实现污水再生利用率不低于9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8%以上。加强防洪防涝,实现坪山河干流防洪标准达百年一遇,支流防洪能力大幅提升,基本消除城区内涝。实施河流生态修复,建设5座以上滨水公园,提升流域内13座水库水体景观,打造自然滨水生态岸线。

  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一年内,编制海绵城市建设标准、专项规划、设计导则和技术指南。两年内,在新建河道、公园、道路、楼宇以及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中重点推广应用。三年内,完成3个海绵城市试点工程建设。力争五年内,率先成为海绵城市示范区。

  营造宜居宜游生态环境。推动道路绿化升级和城区立体绿化,打造深汕高速、厦深铁路沿线生态景观林,建成松子坑森林公园等5个公园,实现社区公园全覆盖,五年内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55%。围绕“一山一河”和“一湿地一村落”,以马峦山“千亩梅园”、聚龙山“四季花海”、现代农业“观光长廊”为重点,打造一批生态主题公园,形成山可近、水可亲、园宜赏、城宜居的“园道河山”生态景观环境。

  (七)坚持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努力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有新作为。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瞄准制约发展的核心领域和薄弱环节,突出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推动一批关键性改革落地生根。

  全力落实强区放权改革。对照市强区放权改革清单,做好下放事权对接工作,优化部门设置,完善审批管理流程,构建事权清晰、责任明确、高效透明的审批运作和监管机制,做到用权有依据,执行有标准,确保各项事权“接稳管好”。

  实施政府行政效能改革。制定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理顺区、街道、社区工作职责,健全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和长效管理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建立集中受理、统一分拨、快速响应、跟踪督办的民生诉求分拨指挥系统,打造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政府服务模式。实施建设工程项目代建制和EPC总承包模式,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质量和效率。

  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城区空间地图,对土地资源进行精细分级分类管理。完善城市更新政策体系,坚持公共利益优先,探索兼顾政府、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模式,提升土地二次开发利用效益。力争完成沙湖、南布“整村统筹”项目开发建设,推动2个以上社区开展 “整村统筹”土地整备试点。创新土地整备与房屋征收补偿机制,完善拆迁安置政策,拓展安置房源供应渠道,实现集中连片高效拆迁。

  深化社会事业改革。推进“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区”建设,建立公共服务社会化发展机制,推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社工服务标准化提升,促进社会组织规范化发展。强化居委会“枢纽、议事、监督、服务”职能,鼓励来深建设者参与社区管理治理,引导广大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建成“区、街道、社区”三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八)加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力度,努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有新作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标准补齐民生短板,每年推出一批民生实事,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让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五年内,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学校14所,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3万个,千人学位数达130个。推进民办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软件和硬件水平,基本解决义务教育学位缺口问题,普惠性幼儿园比例提高到80%以上。实施名师、名校工程,探索集团化办学新模式,办成2所市级名校、新增1-3家国际化学校。办好深圳技术大学,建成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校区,引进深大希伯来学院等特色院校,打造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高地。

  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全面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 “三名”工程,推动萨米国际医疗中心、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投入运营,建成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口腔医院,完成健宁医院、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和区第三人民医院等新建和改扩建工程。探索社康集团化管理模式,开展“名医到社康”活动。五年内,新增床位3000张以上、千人床位数达5张以上,建成三甲医院1-2家,建成一批一流水准的综合及专科医院,打造东部高水平特色医疗中心。

  加强文化体育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和高水平运营坪山文化中心,引进市级重点文化资源,加快建设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新建文化场馆数量不少于20处,新增文化设施总面积不少于23万平方米,实现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在社区全覆盖。完成大万世居、庚子首义旧址等文化遗产修缮工程及活化研究,打造客家文化和红色文化旅游区。建设坑梓体育中心等体育设施,建立全民健身推进机制,实施“综合健身室、运动场进社区”计划,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率达到80%以上,每年举办3-5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体育赛事。

  大力扶持社区发展。落实领导挂点社区制度,推动政策和资源向社区倾斜,着力解决社区历史遗留问题。扩大社区转型扶持资金规模,推动社区集体经济转型发展,引导社区旧厂房升级改造,完成3-5个“工改工”项目。按照“一社区一特色”,指导社区完善发展规划,建设符合社区特点的转型升级项目,对社区淘汰落后低端产能给予相应补贴。制定社区人才培养规划,加强社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整合基层管理队伍,提高社区精细化管理水平。

  落实基本民生保障。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开展“五年100项重点民生实事行动”。实施“大众创业示范区工程”,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开展“万名工人大轮训”,形成完善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推进来深建设者“学历提升”和“新坪山人融合”计划,以更大力度关爱坪山建设者。推进省市共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建设,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劳动关系调处。优化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扩大困难群体扶救范围。建成坪山敬老院、儿童福利院、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九)下大力气提高政府服务质量与效率,努力在政府自身建设上有新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严治政、依法行政、廉洁从政,把提升质量作为政府服务的不懈追求,打造人民满意的法治型、智慧型、服务型政府。

  抓好政府机关党的建设。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巩固“四风”整治成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拓宽监督渠道,完善监督方式和问责机制,强化重点领域、重点部门权责监管,做到预防在前、标本兼治。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健全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沟通联络机制,高质量办好建议提案。对照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着力增强公职人员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完善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机制,全面推进行政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 “五公开”。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探索建立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机制,加强查违、环保、安监、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领域联合执法,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改进政府机关作风。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坚持“生产力标准”导向,把抓执行、抓落实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进一步完善工作规范,提升行政和服务工作标准。优化公职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健全激励、容错机制,强化目标管理考核,加大对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的推进和督办力度,运用信息化手段,细化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制,以钉钉子精神,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求突破。

  三、2017年工作安排

  2017年是坪山区第一届政府的起步之年,也是做好未来五年工作的开局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全面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城市质量提升年”的总体部署,以及区委“质量提升突破年”的工作要求,把“深圳质量、深圳标准”贯穿始终,努力实现各项工作开门红。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本级收入增长10%。

  (一)突出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确保全年经济中高速增长。一是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出台“实体经济振兴发展20条”。加快引进联想科技城、世茂、嘉华等重大项目,完成10个以上重大项目落地。加快中芯国际12英寸芯片、开沃新能源汽车、华侨城东部集团、中建水务环保等项目建设进度。力争5家以上重点企业将总部或研发基地迁至坪山,实现5家以上企业上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超过400家。二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出口加工区升级综合保税区,加快规划建设东部会展中心,争创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品牌示范基地,发展工业设计带动家具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入5家以上风投或基金公司。三是加大企业服务力度,落实区领导挂点服务企业制度,构建重点企业诉求快速解决机制。四是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和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年内安排财政扶持资金7500万元,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企业200家以上。

  (二)启动深圳国家高新区坪山园区建设,确保创新发展取得突破。一是推动深圳国家高新区坪山园区尽快获批,明确管理体制,完成规划纲要编制。二是完成南片区6平方公里土地整备实施方案编制,启动拆迁,力争完成城市更新区统筹地块移交。三是对接市科技产业创新“十大行动计划”,出台“支持科技创新20条”,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争取重大科技产业创新资源落户,引进专业创新服务机构5家以上,引进院士团队2个以上、高端人才团队15个以上,新增国家级高新企业80家以上。四是加快建设创新平台,启动生物加速器二期建设,推动中以科技创新中心、沃特玛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创新基地、华因康基因检测创新联盟等重大平台建设,与清华XIN中心等机构合作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深圳大学等设立重点实验室。新增创新产业用房100万平方米。

  (三)围绕重点领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发展潜力得到有效释放。一是落实我市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企业、人才、住房、教育等系列文件,制定配套实施细则。二是落实强区放权,完善机构职能和人力资源配置,制定相关工作规则,确保在土地出让、城市更新、政府投资等重点领域的下放事权接得住、管得好。三是厘清区、街道、社区权责清单,建立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和准入机制。四是推进行政审批“一门式、一网式”服务,探索相对集中的行政许可权改革,提高审批效率。五是加快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整合执法力量。六是推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改革,运用建设工程项目代建制和EPC总承包模式,加快建设一批学校、医院、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七是加快建设智慧坪山运行指挥中心,上线“民生诉求分拨指挥系统”,提升政府服务和运转效率。

  (四)全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质量,确保城区功能形象明显提升。一是完成“三城一区三带”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明确各板块功能定位、开发时序和公共配套布局,做好土地预控。二是推动中心区扩容方案获批。建成中小企业总部基地,加快正奇未来科创城、站前商务区建设。三是推进“坪山大道”景观改造和沿线开发,将“坪山大道”宽度按100米红线标准控制。四是完成坪山河“一河两岸”整体城市设计和坑梓中心片区前期规划设计。五是推动坪山文化中心投入运营、六和城购物中心开业,完成坪山科学馆、档案馆前期,加快坪山体育中心三期前期工作,开展东部会议中心前期研究。六是编制综合管廊规划,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110千伏高压线下地等前期。

  (五)努力攻克交通发展瓶颈,确保重大交通建设取得实质进展。实施“门户交通建设十大攻坚行动”:一是实现地铁14、16号线坪山段开工,加快推进19号线前期研究,力争云轨示范线年内建成通车。二是加快坪盐、南坪三期、外环高速、东部过境高速建设,优化坪盐通道和东部过境连接方案。推进深汕西高速扩建工程前期。三是实现坪西路、龙坪路竣工通车,加快聚龙路、金碧路等7条主干道开工和建设,开展丹梓北路、秋宝路等5条主干道前期。四是打通马峦北路等6条断头路。五是完成29条道路“黑化”和118公里道路 “亮化”改造。六是开展交通拥堵综合治理行动,实施“客货分流”,解决中心城区拥堵问题。七是设立深圳机场坪山“城市候机楼”。新开通10条以上区际快线。八是扩大社区微巴覆盖面,力争在全市率先实现公交巴士100%纯电动化。九是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25个,开展立体停车场建设试点。十是完成马峦山慢行系统一期工程。

  (六)以更大力度实施土地整备,确保城区发展空间得到有力保障。一是完成“拓展空间保障发展”十大专项行动规定工作任务。二是开展高新区启动区以及道路、学校、医院、地铁等重点项目土地整备,完成60万平方米以上,释放土地面积不低于270万平方米。三是推动南布、沙湖“整村统筹”土地整备项目,清理土地9万平方米以上,力争沙田“整村统筹”项目签订框架协议。四是完善城市更新管理机制,出台土地整备指导意见。推动飞西等4个城市更新项目开工,完成城市更新10万平方米以上。五是实现“待建设用地”管养全覆盖。

  (七)狠抓城市发展质量,确保城市管理治理持续好转。一是坚持铁腕查违,建成存量违建信息库、违建当事人信息库和全区土地信息库。确保违建“零增量”,完成“减存量”113万平方米任务。二是开展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完善安全生产信息底图,建成行业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将在建工地、燃气站点、搅拌站等纳入监管。持续整治余泥渣土受纳场和危险边坡。三是建成坑梓消防站,动工建设2座、完成5座前期。新增消防车18辆,启动10座小型及135个微型消防站建设,新建消防管网60公里。四是实现37个城中村“五化”整治达标,打造6个示范村,完成3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推动违法建筑的消防、产权、建筑质量纳入管理。五是推动“诚信坪山”建设,加强信用信息采集、共享、使用,建立联动响应、联合惩戒机制。六是加快省市共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建设,打造2个和谐劳动关系试点园区。

  (八)大力实施惠民工程,确保民生福祉水平得到提高。一是安排九类民生支出63.9亿元。完成20项重点民生实事和一批民生微实事。二是建成实验学校南校区,实现马峦小学主体封顶,力争第二外国语学校、飞西学校、田田学校等6所学校动工建设,加快推进光祖中学、沙湖学校等17个项目前期,新增基础教育学位4000个。新建5所以上普惠性幼儿园。制定教师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措施,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三是加快深圳技术大学建设,完成首届本科生招收;开展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校区前期,完成市职工继续教育学院新校区主体工程和业余体育学校设计招标。四是实现萨米国际医疗中心开业运营;加快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开办、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整体接收、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口腔医院落地;完成疾控中心整体设计和第三人民医院项目前期,推进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等改扩建;新增床位600张。建立名医工作站2个,引进高层次医学团队2个以上。五是推进碧岭社康中心改革试点,完成4家社康中心标准化改造,推进18家社康中心环境提升。加快坪山敬老院、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六是制定《人才安居实施办法》,新增聚龙山花园二期等保障房项目,开工或筹集人才和保障房3500套,竣工5300套。七是推动社区历史遗留问题解决,落实社区扶持专项资金,推动集体经济转型发展,实现资产盘活和保值增值。八是办好文博会分会场、麒麟文化节和腰鼓文化节等。九是加快推进大万世居、龙田世居、庚子首义旧址等文物保护工程。十是启动来深建设者“学历提升”计划,办好“新坪山人融合”学堂。

  (九)更加注重生态环境质量,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质进步。一是实现坪山河干流综合整治工程完成工程量50%以上,坪山、坑梓片区污水支管网建设完成30%以上;推进汤坑水等6条支流的综合整治,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5条;开展赤坳等4个湿地公园建设。二是加快横塘水和碧岭水2个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实现社区供水管网(二至八期)完工通水。启动“竹坑石井”片区及老坑等3个社区污水支管网建设。新建和改造污水管网160公里。建立内涝点动态监测机制,整治城区内涝点7个。推进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示范试点。三是推进光祖公园等5个公园建设,新建3个社区公园。完成大山陂水库环湖绿道建设。完成金牛路等10项绿化建设及景观提升工程,新增绿化面积22万平方米以上。四是改造16座垃圾中转站,推进垃圾分类,新增达标小区20个,每个街道至少打造示范小区1个、景观示范路和特色街各1条。五是建立污染源数据库与电子地图,力争空气优良率达95.6%以上,PM2.5浓度低于33微克/立方米。

  各位代表,新蓝图已经绘就,新征程催人奋进。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全面落实东进战略,合力建设东部中心,为深圳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贡献坪山力量,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