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坪山区政府工作报告

信息来源:坪山区 发布时间:2018-01-29 12:45:00

——2018年1月25日在深圳市坪山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区人民政府区长 陶永欣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坪山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年,我们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深圳质量、深圳标准,抢抓“东进战略”机遇,扎实开展质量提升突破年工作,全力推进“一心五区”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区一届一次党代会和区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行政区元年的良好开局。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实现“开门红”。初步预计,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570亿元(未含研发支出),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0亿元,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77.7亿元,增长2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亿元,增长9.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5.5亿元,同口径增长30%;全口径税收收入106.3亿元,增长27.6%,首次突破百亿大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位居全市前列。高端创新要素加速集聚。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2家,增长90.3%。新引进院士团队4个、国家级领军人才3人,分别增长4倍和2倍。发明专利授权量、申请量分别增长58.4%、63.1%,增速分别位居全市第一、第二。城区功能品质明显提升。坪山大道综合整治成效明显,中心城区形态初现,市容环境卫生明显改善,“美丽深圳绿化提升行动”考核排名全市第四。打通荷康路等11条断头路,建成光祖公园和5个社区公园,路网密度、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提升4.2%和10.4%。生态优势进一步凸显。坪山河干流水质明显改善,建成区5条黑臭水体基本实现不黑不臭,水质改善情况位居全市前列。公共交通实现100%纯电动化,万元GDP能耗、水耗和PM2.5平均浓度分别下降4.2%、13.3%和6.5%,均创近5年最低数值。民生福祉水平显著提升。九大类民生支出达81.6亿元,增长50.5%,供应民生用地104.8万平方米,增长近5倍。新增病床892张,千人床位数达3.6张,新增幼儿园学位1000个、公办中小学学位2160个,千人学位数达123座。供应、分配人才和保障性住房1.75万套,达历史累计配租总量的五倍。重点品种食品监测、药品评价性抽样合格率均达100%。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聚焦实体经济,制定“产业发展十大行动计划”,出台“实体经济振兴发展20条”。构建重点企业诉求快速解决机制,落实区领导挂点服务企业制度,累计为企业解决各类诉求1323项。着力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新引进海王全药网等18个优质项目,中芯国际12英寸生产线、开沃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业项目加快推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成功获批。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342亿元,增长13.6%,其中,新能源(汽车)、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智能制造等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179亿元,增长14%,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70%。完成和顺堂等4宗共22.8公顷产业用地出让,供地量和任务完成率均居全市第一。加速社区集体物业改造提升,释放优质产业空间39.2万平方米。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新引进金融机构5家;完成联懋等25家企业注册地迁入,新增上市公司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9家,分别增长38.5%和28.2%。

  (二)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升科技、产业创新能力。坚持把坪山高新区规划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高标准编制高新区综合发展规划、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制定南片区土地整备实施方案,坪山高新区的规划建设列入全市重点工作,并和坪山中心区一同纳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召开首届创新发展大会,出台“支持科技创新20条”。盘活释放创新产业空间100万平方米,新增市级以上创客空间4家。新引进高层次人才187人,海外团队20个,吴奇、成会明等4位院士领衔在坪山组建了创业团队,王浚、吴孔明等两位院士在坪山设立了工作站,烯材公司首席科学家任文才团队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北理工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渝鹏新能源汽车检测研究院、网联微光量子应用研究院、中国基因测序技术与产业联盟等12家创新平台落户坪山,中欧、中以创新中心正式运作,光韵达3D打印创新中心、本征方程石墨烯创新中心先后纳入市“十大制造业创新中心”。全国首个第三方商密检测机构挂牌成立。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峰会、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成功举行。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5%,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1039亿元,增长16.3%。

  (三)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城区功能和形象。重点区域开发建设提速,坪山文化中心、创新广场主体工程完工,益田假日世界开业。交通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候机楼正式启用;高铁快捷线延伸至福田、深汕特别合作区,地铁14号、16号线和云轨旅游专线试验线一期动工建设;东部过境、南坪三期、坪盐通道等高快速路加快建设,龙坪路(坪山段)、坪西路竣工通车,聚龙路、金碧路等7条主干道开工建设,完成丹梓大道北侧修复。新增区际快线10条。城区景观显著改善,坪山大道重要节点规划设计取得阶段性成果,“示范路、特色街”建设全面铺开,建成18个“花漾街区”及街心花园。圆满完成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任务,开展“行走坪山”“百日整治”等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完成15座垃圾中转站改造,新增24个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创建“广东省宜居社区”22个,环境卫生和交通文明指数显著提升。

  (四)夯实城市管理治理基础,着力提高城区发展质量。推进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坚持从严执法,妥善处置交办案件20宗,圆满完成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企业及深圳市种猪场关闭任务。开展河道征拆大会战,两个半月内完成296栋共13.8万平方米房屋征拆硬任务,坪山河干流综合整治完成51%总工程量,超额完成165公里污水管网建设任务;开展“利剑一号”等专项执法,依法关停“小散乱污”企业224家,消除排污口43个,排查面源污染问题1万余处,清除各类涉污垃圾1万余吨。落实“拓展空间保障发展”十大专项行动,完成土地整备67.5万平方米,超年度任务12.6%;严控违法建筑,在确保“零增量”的基础上,完成“减存量”任务125万平方米,同比增加58.2%。建成坑梓消防站,新增微型消防应急救援点135个、消防管网10公里。深化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开展“百日督查”“十大专项”等整治行动,查封安全隐患企业525家,关停313家,完成4万余套房屋隐患排查,推进违法建筑的消防、产权、建筑质量纳管,累计整治各类安全隐患7.2万宗,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推进城中村“五化”整治,创建示范村8个、达标村37个,完成天然气改造项目34个。整治危险建筑边坡24处,获评全国县级防震减灾工作考核先进单位。圆满完成“特别防护期”工作,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开展“飓风2017”行动,推进“民生警务”“雪亮工程”建设,刑事及“两盗”警情分别下降39.9%、62.2%,坪山公安分局获评“全国优秀公安局”。

  (五)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着力激发发展动力和活力。落实“强区放权”改革,承接市下放事权96项,基本实现“接得住、管得好”。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推进行政审批“一门式一网式”服务,建立智慧管理指挥平台,打造民生诉求分拨指挥系统,实现512项民生服务业务归口办理,受理率和办结率均达100%。推动基层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整合网格、安监等基层力量,构建“基础+专业”的网格巡查处置机制。探索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机制改革,探索代建制和EPC总承包新模式,11所新建、改扩建学校纳入代建制管理。以公共利益优先为原则,出台城市更新正、负面清单制度,初步形成城市更新“1+N”政策体系。率先在全市制定房屋征收补偿政策调整方案。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成医疗集团组建,碧岭社康在全市率先推行“家庭医生+社工”服务,卫生执法新模式被全国推广。获批省市共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率先在全省出台区一级的社会组织参与劳动争议调解规范,探索小微企业劳动关系托管服务,托管后劳动仲裁案件下降62%,区人力资源局获评“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先进集体”。

  (六)加大公共服务供给力度,着力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深圳技术大学(筹)完成首批招生,实验学校南校区、马峦小学主体封顶,田田学校、坪山第二外国语学校等一批新建项目动工;首次实现市属名校教育资源布局坪山,“双百万”成功选聘坪山高级中学校长,同时引进一批国内名校长;创新学前教育办学体制,新增10所普惠性幼儿园。医疗卫生事业迈上新台阶,整体接收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萨米医疗中心投入试运营,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口腔医院(坪山)、北京中医药大学坪山国医堂开业在即,区人民医院整治提升和区妇女儿童医院建设等项目有序推进;建立名医工作站2个,引进高层次医学团队2个,完成6家社康中心标准化改造;成功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文体事业亮点纷呈,组建坪山文化智库;首批“坪山城市书房”投入运营,大万世居、南中学堂等文物修缮工程完工;组织开展“绘美生活”插画展、中国最美书籍展等活动,首次获评“文博会优秀分会场”;成功举办坪山网球公开赛、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等体育赛事。社会保障全面强化,开工及筹集人才和保障性住房1万余套、竣工5400套;实现户籍老人意外伤害保险全覆盖;城镇登记失业率低至0.68%,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归零。深入开展百色田东扶贫协作和汕尾陆河全面对口帮扶,坪山陆河共建产业园实现产值42亿元,占该县工业总产值64.3%,精准脱贫任务已完成84.8%。与五常市深入开展对口合作,与肇庆怀集缔结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协同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此外,我区信访、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台务、双拥等各项工作也取得新成绩。

  过去一年,我们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部署要求,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圆满办理人大建议76件、政协提案53件。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坚持“生产力标准”导向,把提升质量作为政府服务的不懈追求,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制定了政府工作规则、议事规则及各个工作领域的规章制度26项,优化了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建立了重大事项监督问责机制,政府运作机制进一步理顺。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构建了覆盖全区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严控“三公”经费,政府效能显著提升。

  各位代表,2017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科学决策,得益于区人大和政协的大力支持、有效监督,得益于全区上下的团结拼搏、共同奋斗。在此,我代表坪山区人民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驻区各单位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坪山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坪山在建设东部中心的道路上仍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城市形象和功能仍相对落后,具有战略支撑作用的重大项目相对缺乏。二是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短板明显,亟待补齐。三是创新生态体系尚不完善,营商环境有待优化,高端创新资源和重大科技服务平台相对不足,产业空间建设等亟待加强。四是城市管理治理精细化程度不高,边缘盲区“脏乱差”,个别领域仍存安全隐患,交通拥堵、城市内涝、水体污染等“城市病”仍不同程度存在。五是政府行政效率有待提升,紧盯主要矛盾和中心工作抓落实的能力尚需增强,改革攻坚意识有待提升。部分公职人员纪律不严、作风不实,干事创业热情不高,仍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情况。上述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8年主要工作

  各位代表,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深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的起步之年,也是坪山加速从边缘城区向深圳东部中心蜕变的攻坚突破之年。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一发展战略机遇期和重要窗口期,进一步统一思想、凝神聚力、真抓实干、奋进拼搏,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抢抓“东进战略”机遇,在行政区元年打下的坚实基础上乘势而上,加快构筑支撑东部中心提速建设的“四梁八柱”,谱写坪山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今年政府工作总体思路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1·5”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市委六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和区委一届一次、二次党代会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工作要求,落实“城市质量提升年”部署,加快“一心五区”建设,全面实施“十大工程”,努力攻坚突破,推动东部中心建设全面提质提速,在深圳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新征程中勇担新使命、创造新业绩。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以上,万元GDP能耗、水耗分别下降4%和3%。全年安排九大类民生支出71.4亿元,较去年预算安排增加13.5%。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做到:一是抓重点,坚持目标导向,紧盯重大项目不放,狠抓重点任务落实,加快形成以点带面的发展态势。二是提质量,坚持质量第一,对标国际一流,树立坪山标准,全面提升各项工作质量。三是增效率,坚持真抓实干,理顺体制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各项工作提速增效。四是转作风,坚持重心下沉,直插基层,马上就办,把责任扛在肩上,把问题解决在一线。五是出成效,坚持动真碰硬、善作善成、久久为功,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落实,推动东部中心建设实现攻坚突破。今年重点做好以下十方面工作:

  (一)实施“东部创新高地建设工程”,以建设国际一流高科技园区为目标,加快打造东部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高标准统筹推进高新区建设。建立高位推动、高效管理和专业运营的高新区管理体制机制。对标国际一流高科技园区,深化高新区规划研究,完成南片区、沙田片区总体规划和沙砾片区法定图则编制。创新土地开发政策,全面加强土地管控,优化片区开发模式、建设时序和功能布局,实现高品质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开展田心地铁车辆段、新能源(汽车)基地启动区等整备任务。完成石井片区绿梓大道等红线范围内年度房屋征收任务,释放土地10万平方米以上。以“校城共建”模式改造提升竹坑片区。

  加快布局高端创新要素。抢抓我市打造全球创新之都的重大机遇,加快集聚重大科技产业创新资源,力争引进1-2个大科学装置项目、1-2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3-4个市“十大行动计划”项目、6-8家新型研发机构、1-2家海外创新中心。推动北理工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中汽研(深圳)汽车工程研究院、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工研院、奥谱太赫兹研究院等落地建设。支持深圳技术大学(筹)建设大数据与物联网工程中心、材料与生化诺贝尔奖实验室,探索共建密码与网络安全学院。新增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等创新平台10家以上,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家以上。高水平运营创新广场,年内落户高端创新项目100个以上,上半年完成首批项目进驻。

  加快集聚创新人才团队。实施“龙聚坪山”系列人才政策,建立区领导联系重点人才工作机制,为人才在坪山发展创造优质环境。加快培育引进青年创业家,打造青年创业家友好型城区。对杰出人才引进“按需支持、一事一议”,力争新引进院士团队3个以上、人才20人以上、海外团队50个以上。在政策、租金等方面强化“以房引才”优势,启动科学家公馆、坪山人才园前期,力争在坪山就业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实现人才保障房“应保尽保”。大力培养工匠型人才,深入实施技能人才“百千万”工程,建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基地。 

  营造创新创业优质环境。建立创新创业导师辅导制度,提供管理、法律、市场、金融等专业辅导服务。制定出台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孵化器、科技金融等专项扶持政策,改革科技创新扶持专项资金受理审批流程,建立重大创新项目扶持政策个案研究决策机制。推进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等建设,新增科技孵化器、创客空间5家以上。引导专业金融机构支持创新创业活动,规划建设金融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创投、天使、PE、担保等多层次金融服务,扩大产业基金规模至50亿元以上,引入科技金融相关机构10家以上。发展科技服务业,搭建“政产学研资介”平台,引进研发、技术转移、检测、认证等专业机构8家以上。办好深创赛国际赛、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峰会、人工智能研讨会等活动,全年举办高水平国际专业会议15场以上。

  (二)实施“实体经济强基工程”,以三大主导产业为牵引,加快构建质量增长型现代化产业体系

  支持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制定三大主导产业提升行动计划,扩大国家新能源汽车基地领先优势,积极创建全国新能源汽车知名品牌示范区,力争新引进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3家以上,支持比亚迪进军“世界500强”;推动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提速发展,支持新产业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广东省医疗器械质监检测所落地,推进一致性评价中心、药物筛选中心等公共研发平台建设,实现生物产业产值增加30%以上;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智能制造产业规模和质量提升,新引进细分行业领军企业5家以上,规划商用密码产业园等项目。鼓励发展总部经济,引进5家规模以上企业的区域性、功能性总部。落实“技改倍增计划”,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完成技改投资65亿元以上。

  加大重大项目引进建设力度。推进沃特玛新能源动力电池、和顺堂二期、海普瑞、海王全药网等项目建设,确保中芯国际12英寸芯片、开沃新能源汽车等项目投产,完成重大产业项目投资140亿元以上。力争新引进百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1-2个、10亿元以上优质产业项目3-5个,新增注册地在坪山的上市企业5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以上、高成长型企业100家以上,引进现代物流、会展、信息咨询等服务业企业10家以上,完成产业用地供应20万平方米以上。

  拓展优质产业空间。严控“工改居”“工改商”,加大 “工改工”支持力度,推广“工业上楼”,全面清理处置已批未建用地,强化土地供应批后监管。启动三大主导产业孵化器建设,重点推进生物医药加速器二期、小巨人基地、新能源(汽车)基地启动区、城投智园、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建设。引进高水平园区运营商,探索建立创新产业载体设计、建设、招商、运营一体化模式。综合运用先租后让、产权入股、异地置换、厂房联建等方式,加快老旧产业园区连片改造升级,投入运营竹坑第三工业园。各街道分别整理出优质产业空间10万平方米以上。全区新供应创新型产业空间100万平方米以上。

  积极培育产业新动能。积极引进第三代半导体、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优质产业项目。制定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整合医、养、药、护等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加快制定精准有效、优势突出的创新产业专项扶持政策,完善以房招商为主、以地招商为辅的招商政策体系,优化重点产业项目遴选方式,支持和保障成长型、潜力型、前沿型项目的空间需求,加快集聚一批行业领域的小巨人企业、细分市场领军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三)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工程”,以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为原则,着力构建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优化企业服务体系。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营造爱护尊重企业家的氛围。开展区、街道领导挂点服务企业活动,充分利用“智慧经服”平台,对重点企业实行跟踪服务。每月召开一次重点企业问题协调会,建立企业诉求清单和服务台账,“一企一策”解决企业实际困难。系统梳理服务企业各类政策,开展面向企业的定向政策推送。探索成立企业发展服务联盟、小微企业创新促进会、网上工商联等平台,为企业提供政策宣讲、发展帮扶、政企沟通、困难调处等服务。

  全面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清理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改革,完善审批事项分类集中办理方式,试点实施审批承诺备案制,建立并联、容缺的审批制度。提供低成本产业空间,对优质企业实行长期稳定优惠的房租补贴政策。探索设立企业应急周转金制度,完善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推动设立“和谐劳动关系奖”,支持企业降低用工成本。

  营造公平公正法治环境。依法公开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推动形成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法治化环境。探索建立分级分类执法检查机制,减少对管理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必要干扰,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和透明度。实施知识产权强区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完善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机制,发展知识产权司法鉴定、公证、律师服务;推动成立新能源汽车、生物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上线“诚信坪山”平台,强化企业信用信息的采集、共享、使用,建立失信企业“黑名单”并加大联合惩戒力度,从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审批效率等多方面对诚信企业给予激励和便利。

  (四)实施“深化改革开放工程”,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深化城市开发建设管理改革。探索政府主导、规划先导、片区统筹的城市更新新模式,满足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公共事业的长远需求。完善土地整备利益统筹“1+N”文件,完成沙湖整村统筹项目首期土地整备,启动南布项目首期留用地开发,加快推进沙田(一期)、金沙卢屋等项目。建立城市管理、工程建设及公共配套等方面的“坪山标准”,制定工地围栏、景观灯光、户外广告等设计导则,提升在建工地、市政养护、河道管理、环卫保洁等精细化管理水平。

  深化基层治理体制改革。推进“强区放权”改革,理顺环保执法、工程建设管理、国有土地管理等工作机制。探索改革现行的城管、安监、环保等监管执法体制机制,试点剥离社区行政管理主办职责,推动基层管理扁平化。全面梳理部门机构权责,厘清职责边界,填补职责盲区,合理优化行政资源配置。建立基层网格工作巡查和处置衔接机制,配齐各领域专业处置队伍,提升基层管理服务水平。建立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实行清单管理,防止随意下派工作,切实为基层减负增效。

  深化社会事业综合改革。推进医疗集团化运营,整合全区公立医院和社康,推动分级诊疗取得更大进展。总结碧岭社康创新试点经验,全面推行新型社康管理模式。探索学校集团化办学,深化教科研和课程改革,提升教育供给质量。推动公办幼儿园、美术馆、图书馆等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按照以事定费、法人治理的方式,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孵化、激励、评估和监管机制,推动成立区社会组织总会和街道联合会,促进社会组织规范发展。

  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谋划打造深港合作东部创新走廊。推进“深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建立科技产业、高等院校、青年人才等资源对接平台。推动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着力发展保税研发、跨境电商和服务贸易等业务。全面完成对口帮扶汕尾陆河6个村脱贫任务,推动华侨城旅游项目建设。抓好对口百色田东扶贫协作,实施一批产业共建、劳务协作等帮扶项目。落实与五常市对口合作框架协议,深化与肇庆怀集友好合作。 

  (五)实施“城市建设提质工程”,以深圳东部中心定位为统领,加快打造形态高端的现代品质城区

  坚持高标准规划引领城区建设。抢抓城总规修编机遇,完成《坪山区综合发展规划(2017-2035年)》和“两区两城”重点片区规划编制,推进“三区三线”划定研究,启动燕子岭-石井等片区法定图则修编,推动碧岭、新能源启动区等片区整体规划和统筹发展。成立城市设计与建筑方案审查委员会,优化坪山大道、坪山河风情带等重点区域城市设计,突出以人为本的公共空间营造,编制街区设计导则和城市部件标准化建设指南,强化城市天际线、建筑立面、通道连廊、城市家具等规划设计管控,营造传统文化、本土特色和现代风格相融合的城市风貌。

  全面提升城区功能品质。推动中心区扩容“两规划一方案”获批,建成高新区综合服务中心,推进创新双子城等商务配套建设,推动高星级酒店落地。推进坪山大道综合改造,启动南段建设,加快中段、南段房屋征拆等项目前期。深化6个街道“示范路、特色街”建设,对空间、定位、功能、形象和业态进行统筹提升,打造风情各异、独具特色的精品街区。统筹地上地下开发,推动中心公园开发规划设计,启动金辉路综合管廊建设,开展110千伏及以上高压线下地前期,确保地面建筑项目和轨道交通、综合管廊、“三线整治”等一体推进。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和利用力度,开展历史遗留问题清退工作,探索打造高科技农业示范基地。

  加快构建综合交通枢纽。实施道路征拆建设大会战,完成29.2万平方米以上房屋征收。推进36个重点交通项目,配合推动深汕高速扩建工程,开通南坪三期、马峦北路南段,加快东部过境、外环高速、坪盐通道等高快速路,以及聚龙路等主干道建设。优化坪山高新区、中心区等重点区域路网规划,注重交通微循环改善。启动创景路下沉、铜锣径隧道、坪坝通道前期研究。打通科环路等8条断头路,完成38条道路黑化。配合深汕高铁规划建设和地铁14、16号线施工,完善交通疏解方案,力争完成地铁站点房屋拆迁,同步推进站点周边交通接驳规划研究。力争地铁21号线规划延伸至坪山高新区。推进云轨旅游专线试验线一期建设。开展高铁坪山站停车场改造,新增公共停车场20个,推进立体停车场试点。整治提升慢行系统100公里,建成共享单车停放点65个。

  加快建设一流智慧城区。以信息化大数据手段治理城市病。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编制公共基站规划,加快云基站建设,光纤入户率提高至90%,新增1800个公共免费Wi-Fi热点,实现重点区域公共免费Wi-Fi全覆盖,争取5G试点。集中推进智慧管理指挥平台、城市应急指挥系统、实景三维等核心平台建设,打造“平台互联、信息互通、数据共享”的新型智慧城市管理治理体系。推动安监、城管、消防、交通、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的智能化管理,实现城区运行实时感知、智能管理。

  (六)实施“美丽坪山建设工程”,以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为抓手,加快建设绿色宜居的生态文明先进区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坚决清理处置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剩余80栋历史遗留违建。高质量完成坪山河干流和汤坑水等7条支流综合整治工程,扎实推进非建成区6条黑臭水体治理。推进智慧环保水务平台建设,建立全区污染源及排污口底图,实现污染源及指标动态监测管控。综合运用溯源执法等手段,从严整治面源污染、违法排污,确保坪山河上洋断面稳定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开展正本清源改造,完成195公里以上污水管网建设。落实“土十条”要求,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狠抓工业污染防治,完成2个以上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淘汰落后产能企业200家以上。实施在建工地严管计划,严控施工扬尘、污水、残渣、弃土等环境污染问题。

  健全完善生态文明长效机制。扎实做好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工作,落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强化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完善河长制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压实三级河长责任。建立环保联合执法常态化机制和环保监督社会举报机制,抓住环保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实施“以案说法”,形成警示震慑。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协调推动水源保护区区划优化调整。建立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机制,发动社会广泛参与生态保护和治理,形成全社会环保合力,共建“美丽坪山”。

  大力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健全垃圾分类减量体系,改造12个垃圾转运站,确保大件垃圾和有害垃圾收运处置率100%。探索新建住宅统一配建厨余垃圾分散式处理、生态洗衣房等配套设施,创建12个强制分类示范小区,力争垃圾分类达标小区覆盖率达60%以上。出台绿色建筑发展激励办法等政策,引导绿色建筑快速发展。深化海绵城市试点,启动建设横塘水及碧岭水海绵示范工程。推广工业固废规范化处理,开展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

  全面建设美丽生态城区。科学制定“美化绿化亮化”标准,明确操作指引和工作内容。落实“世界著名花城”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坪山大道花卉景观工程建设;实施“百园计划”,3年内打造100个街心(社区)公园,年内新建6个“花漾街区”、12个街心花园;开展科技主题公园、连片花海规划,开工建设儿童公园,完成金牛公园、坪山公园改造提升,建设立体绿化2万平方米以上,新增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落实亮化提标工程,开展灯光夜景规划研究,高标准打造城区门户、重要节点等重点区域灯光夜景。

  (七)实施“文化繁荣兴盛工程”,以本土文化资源为基础,加快打造独具特色的东部文化高地

  高水平建设运营文化设施。引入有品牌、有实力的专业机构运营坪山文化中心(北区)等大型文体场馆。推进坑梓文化科技中心建设和大工业区体育中心等升级改造,加快科学馆、档案馆、方志馆等项目前期,积极争取市级文体设施落户。建成“坪山城市书房”5个,推进2个街道级、23个社区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达标建设,形成文化设施“高端引领、全面布局”建设格局。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落实市民文明素养提升行动纲要,建立文明创建常态化长效机制。充分挖掘东纵精神、客家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推广“历史建筑利用+基层文化服务”模式,做好大万世居、龙田世居等历史文物建筑修缮及活化利用。组织策划特色文化惠民活动,积极创作文艺精品,创新“坪山文化菜单”配送机制,打造特色鲜明、层次丰富的文化供给体系。

  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引进一批高层次体育人才,办好坪山网球公开赛等高端赛事。继续实施“综合健身室、运动场进社区”计划,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普及推广足球、网球、羽毛球、棋类等体育项目。开展市民长跑日、全民健身月等群众体育活动,打造“品质体育活力坪山”品牌。

  培育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出台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支持雕塑园等文产园区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创意设计、工业设计等新兴业态。办好文博会分会场活动,加快集聚优质文化项目和人才资源,力争引进一批知名文化企业。统筹文化旅游、工业旅游、生态旅游开发,推进江岭长守、龙田小镇等文旅项目建设,推进金龟小镇转型升级,争创全域旅游先行区。

  (八)实施“发展成果惠民工程”,以提升群众获得感为追求,加快建设包容和谐的民生幸福城区

  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积极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加强学校、幼儿园建设的统筹和规划,完善学位预警机制。启动“义务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市属名校办学项目落地,引进和培育一批名校长和名师;加快田田学校等6所学校建设,实验学校南校区、马峦小学开学招生,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2700个。推动学前教育体制创新,新办5所新型公办幼儿园,增加学位1200个。协助推进深圳技术大学去筹和一期建设。结合区域产业需求,发展职业教育,引进市属职教集团到坪山办学。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国际化学校。

  加快打造东部特色医疗中心。实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坪山国医堂、健宁医院开业,加快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口腔医院(坪山)、平乐骨伤科医院新院区、区妇女儿童医院、疾控中心等4个项目建设,推进区人民医院(原址)整治提升,新址重建项目年内动工,新增病床1000张以上。发挥“平乐”和“国医堂”两块特色招牌优势,打造中医药特色示范区。完成3家社康标准化改造,启动13家环境提升项目,力争完成8家。持续推进“三名工程”,创建十大特色专科,引进百名医疗人才。

  加强住房建设和供应力度。落实国家、省、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探索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试点出让“只租不售”居住用地。推进竹坑、秀新等人才和保障性住房项目,筹集和建设8500套以上、供应2000套以上,力争推出首个长租公寓,探索将一线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住房保障范围。推动棚户区改造,启动文化新村老旧小区改造试点。

  切实做好民生托底工作。加大对辖区低收入困难群众托底保障力度,提高扶持救助和保障标准,探索精准脱贫新举措。坚持“一社区一策略”,引导社区集体经济转型发展,每个社区安排200万元经费,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专项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加强计划生育、妇幼健康和残疾康复服务。推动颐康院社康服务点运营,逐步实现公办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全覆盖。加快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建设,完善就业创业帮扶机制,促进各类群体充分就业。支持企业工会规范发展,开展“坪工学堂”等特色活动。推进省市共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建设,打造2个试点园区。      

  (九)实施“城区治理提升工程”,以管理无缝隙、治理全覆盖为标准,着力营造安全有序的城区综合环境

  强化边缘盲区综合治理。大力开展“行走坪山”活动,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建立数字化、清单化、责任化治理体系,综合运用网格巡查、无人机巡检、视频监查、数据分析等手段,持续整治辖区边界、背街小巷、老旧小区、河道沿线等盲区死角。依托“三库两系统一平台”,推进国有土地监管“五个百分百”,实现土地信息监管和违建综合管理全覆盖。按照省国土资源厅部署,有序推进深惠边界争议地处置。实施门户景观提升,对门户区域及主要交通节点进行综合整治,打造具有城区鲜明特色的门户景观。推进农贸市场整治升级。落实“厕所革命”,升级改造各类公厕38座。集中清理违建搭建、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问题,确保城区“面子美丽、里子干净”。

  强化安全隐患治理和风险防控。推进7座消防站建设,新建改造消火栓1100个、消防管网91公里,建成13座小型消防站。编制全区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健全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加大危险边坡等隐患排查;推动既有房屋质量安全、零星工程“两个全面纳管”;持续开展粉尘涉爆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做好宗教及文化场所安全管理,坚决防范和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确保违建“零增量”,完成“减存量”任务106万平方米以上。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建立“一街一室一车”快检体系,实现“巡查+检测+执法”三网立体监管,打造“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区”。

  强化社会面管控。深入推进“平安坪山”建设,落实“雪亮工程”,建设“科技围合”小区15个,安装一类高清摄像头1200套、动态人脸识别摄像头600套。强化市际治安卡点等重要节点防控,完善反恐专班建设,严防暴恐和个人极端案件。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网络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行为。推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常态化、制度化,做好环保、物业管理等领域的矛盾化解工作。建立劳动关系三级预警机制,推进劳动争议社会化调解。

  强化城中村综合治理。落实城中村综合治理三年计划,积极推进城中村引入物业管理,升级改造出租屋门禁视频系统,提升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水平,高标准打造2个综合治理示范村,年内完成40%以上城中村综合治理任务。推进12个城中村天然气改造,完成天然气改造1.5万户,完成113个城中村“三线”整治。开展城中村交通秩序治理试点。

  (十)实施“行政效能提升工程”,以政府效能管理为手段,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面强化“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持续巩固整治“四风”成果。加强对重点领域、重大项目、重要岗位的廉政风险防控,加大对基层一线违纪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加强审计监督,继续开展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部门履职情况审计,强化权力运行监督。

  进一步提高政务运行效率。提高决策和审批效率,建立服从工作时序要求的决策和审批机制,完善牵头部门责任制。完善政府部门职责清单动态调整和长效管理机制,解决因职能交叉、推诿扯皮等形成的工作难点和堵点。推进信息化督查督办系统建设,建立包括领导督查、现场督查、智能督查、联合督查的综合督查体系。发挥“一把手”示范带头作用,不断提升公职人员执行力、学习力和创造力。

  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全力推进东部中心十大重点建设项目。建立重大项目“五定”机制,定牵头区领导、主责部门、目标任务、完成时限和考核标准。建立项目“例会制”,定期研究推进项目建设。组建“重大项目巡检团”,邀请“两代表一委员”等参与项目巡检监督。推进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审批绿色通道,探索“标准统一、联席审议、并联推进、容缺受理”报审机制,压缩审批时限50%以上。

  优化政务服务体系。建立基层调研常态化制度,切实解决基层突出问题。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完善“一门式一网式”服务,打造“智慧政务”体系,实现100%网上申报和网上审批。深化民生诉求分拨指挥系统建设,探索“首办负责制”,建立群众满意度评价体系,运用大数据提升民生诉求服务质量。

  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以“法治中国示范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主动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健全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沟通联络机制,办好人大建议与政协提案。主动接受媒体和群众监督,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和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加强政府法律事务工作,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和监督管理。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加强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完善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引导群众通过法定渠道反映诉求,依法化解矛盾。加强法制机构和法制队伍建设,切实增强公职人员法治观念和依法履职能力。

  各位代表,新时代大幕已经拉开,新征程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到明责、尽责、担责,提速、提质、提效,苦干、实干、真干,求真、求精、求高,团结和依靠全区干部群众,全面掀起东部中心建设热潮,加快推动坪山跨越发展,在全市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奋力向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迈进的新征程中贡献坪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