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7月份事故情况
(一)生产安全事故。7月份,全区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起、死亡1人,同比增加1起、1人。今年以来,全区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5起、死亡5人,同比(5起5人)均持平。
(二)道路交通事故。7月份,全区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起、死亡2人、受伤6人。三项指标(事故起数、亡人数、受伤人数,下同)同比(事故4起、死亡1人、受伤5人)分别增加1起、增加1人、增加1人。今年以来,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0起、死亡7人、受伤25人。三项指标同比(事故43起、死亡5人、受伤51人)分别下降30.2%、上升40%、下降51%。
(三)火灾事故。7月份,全区共发生火灾事故39起、无伤亡,三项指标同比(事故29起、无伤亡)分别上升34.5%、持平、持平。今年以来,共发生火灾事故214起、无伤亡,三项指标同比(203起、无伤亡)分别上升5.4%、持平、持平。
二、自然灾害情况
(一)地质灾害。自然资源部门未接到地质灾害险情报告,接到6次地质灾害气象黄色预警。
(二)森林火灾。区森林防灭火值班室未接报森林火警,未发布森林火险预警信号。
(三)汛旱风等其他自然灾害。7月份,全区前期高温少雨,后期降雨偏多,未受到台风直接影响。月雨量425.7毫米(全市第2,仅少于深汕),较去年同期偏多111%,较近5年同期偏多78%,单站累积最大雨量505.5毫米(龙田街道松子坑水库站),最大阵风16.1米/秒(7级,坑梓站)。25-28日受台风“格美”外围云系和西南季风共同影响,连续出现大范围暴雨到大暴雨。月平均气温29.6℃,较常年偏低0.5℃,最高气温37.4℃(坑梓街道沙田站)。共发布暴雨黄色预警4次,暴雨橙色预警2次,暴雨红色预警1次,台风白色预警1次,雷雨大风预警5次和高温预警3次。
三、风险防范意见建议
(一)道路交通。一是加强电动自行车安全监管工作。要在事故多发路段和人流量较大的路段设置不固定检查点,优化事故多发路段交通安全设施,严查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走机动车道、闯红灯、不上牌等违法行为,降低事故风险。二是加强辖区居民安全宣传教育。要针对市民出行特点和规律,深入分析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的必然联系,通过辖区近期事故案例讲解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客货混载、低速载货汽车违法载人和电动车不佩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提醒市民不要心存侥幸,要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做到安全、务工两不误。三是加大辖区低洼易涝路段隐患点巡查力度。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及时采取交通管控措施,全力做好道路交通指挥疏导工作,确保不发生长时间、大面积交通拥堵,力争将恶劣天气对道路交通的影响降至最低程度。在极端天气过后要及时组织排查道路绿化倒伏等交通安全隐患,针对绿化缺失现象及时进行修复。
(二)消防。一是紧抓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要高度重视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工作,对居民小区、高层建筑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区域进行集中清理整治,严查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和消防安全管理责任措施不落实等突出问题,重点整治电动自行车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违规停放、充电的行为。二是切实强化电气火灾防控。要全面分析研判高温条件下火灾防控工作,明确治理范围、治理重点、工作措施、工作步骤,明确工作职责;要加大对城中村电气火灾隐患的检查力度,在隐患重点地区推广智慧用电管理系统;要联合供电部门开展“上门检查”“上门提醒”,重点单位由消防监督员上门检查。三是不折不扣做好火灾风险宣传警示教育。要发动社区网格员、消防志愿者开展一次消防安全宣传“敲门”行动,上门入户开展消防知识宣讲,加强居民火灾风险意识和消防安全常识,了解电动自行车火灾风险危害,发动居民群众持续开展“三清三查四关”活动,进一步强化居民群众火灾防范意识。
(三)建筑施工。一是务必高度重视高空坠落的风险。要进一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管和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施工安全。同时督促施工单位设立明确的警示标志和隔离区域,防止非作业人员进入高空作业区域,定期对高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人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二是及时防范极端天气影响。要督促建设单位及时组织专业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对脚手架、塔吊、围挡等易受影响的部分进行加固处理,确保其稳定性。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他们在极端天气下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工贸。一是要持续对使用燃气的工贸企业、分租式厂房、粉尘涉爆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企业集中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排查整治不规范使用瓶装燃气行为,严防燃气安全事故发生。二是通过执法检查、专家指导服务、日常巡查相结合等方式,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完善电气线路及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规定,加强电气线路及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对发现老化破损的电线和设备设施要及时更换,保障电气线路本质安全。三是进一步指导企业更新完善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制度,并对有限空间企业开展针对性的指导培训,及时有效辨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重点提高劳动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器材的使用及维护保养技能。
(五)防汛防台风方面。一是深刻吸取云南昆明“7·22”商铺招牌坠落事故教训,督促做好城市高危部位安全检查,重点对在建工地龙门架、塔吊等高空施工工具、市政道路树木、灯杆、广告牌开展监测加固工作。二是针对入汛以来出现的易积滞水点,要深入分析成因,分类制定整治计划,及时总结每一轮强降雨、每一场台风应对中的经验教训,坚决避免重蹈覆辙,聚焦各自最担心问题、最薄弱环节精准发力。三是强化实战演练,提升抢险救援能力,对可能出现灾险情的区域,提前预置应急抢险队伍和救援设备,做好随时应对突发情况的救援准备。
坪山区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