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故情况
5月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同比减少2起2人。全年累计,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5起、死亡5人。同比(10起11人)分别下降50%、下降54.5%。其中工贸事故1起、死亡1人,建筑业事故4起、死亡4人。
5月,共发生火灾事故33起,无亡人,两项指标同比分别上升94%、持平。火灾起数前三街道:坑梓街道11起、龙田街道7起、马峦街道6起。全年累计,共发生火灾事故150起,无亡人,两项指标同比分别上升37.6%,持平。火灾起数前三街道:坑梓街道43起、龙田街道29起、坪山街道27起。
今年以来,区应急管理局对5起生产安全事故开展调查,均已调查完成。对7家责任企业和7名责任人提出行政处罚建议,对2名责任人移交公安机关立案调查追究刑事责任。提出4条对政府有关监管机构问责追责处理建议,对2名公职人员提出处理建议。
二、自然灾害情况
(一)地质灾害。自然资源部门未接到地质灾害险情报告,未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二)森林火灾。区森林防灭火值班室共接报火警2起,均非森林火情。未发布森林火险预警信号。
(三)汛旱风等其他自然灾害。全区平均雨量114.5毫米,全市排第8位,较去年偏少70%,较近5年偏少46%,最大雨量138.8毫米(坑梓站),最大阵风18.4米/秒(8级,坪山站)。5月30日,坪山区各地均出现36℃以上高温,最高温气温38.9℃,出现在坑梓街道沙田站,打破了坪山区历年5月份最高气温,与历史高温极值持平。
三、风险防范意见建议
(一)消防。一是持续深化高层建筑、人员密集场所、城中村电气和电动自行车等领域的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尤其要紧盯当下集中反映出的一些安全条件差、安全管理弱的场所,全力压降事故起数,避免出现小火亡人事故发生。二是夏天高温用电量剧增,室外供电设备极易因负荷过大导致火灾,要加快城中村电气改造工作,更换老旧过时的电气设备。三是要广泛开展居民消防宣传工作,适时推送火灾防范常识,针对夏季火灾多发实际,要扎实开展消防宣传“五进”工作,切实提高居民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二)建筑施工。一是强化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一盘棋”的统筹。充分发挥“建安委”作用,强化行业、属地“一盘棋”统筹,加强部门联动,深入开展联合督导检查、交叉检查。通过小散工程监管系统和工程监管模块,深入推进街道层级的工程项目属地监管。二是切实做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专项行动。通过专项行动,全面摸清并动态掌握全区住房建设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底数,推动企业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职责,推动企业、作业场所(工程项目)、班组(劳务队伍)三级责任人以及企业员工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企业排查整改重大事故隐患的质量明显提高。三是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按照“3+3”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结合纠察巡查制度及“三层三级”安全联检(即建设、监理、施工“三个层次”,以及日检、周检、月检“三级”联检)要求,全面推动八项措施及建筑施工领域高发风险防范“六不准”等措施落实到位。四是密切关注气候变化,做好突发应急事件处置。结合近期气象信息和高温预警,及时通过微信工作群发布预警信息,督促各在建工地要避开高温酷暑时段,科学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做好后勤保障,及时补充凉茶、药品等降暑物资,切实做好各类突发应急事件防范和处置工作。
(三)工贸和危险化学品。一是深入开展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推进涉及锂电池、粉尘涉爆、有限空间、电镀等重点行业或专项的重大隐患排查整治,推动企业自查,落实隐患自查上报与闭环管理,深入开展重大隐患执法检查,确保辖区重大隐患得到有效整治。二是深刻吸取近期国内多起火灾事故教训,深入开展锂电池、电镀、粉尘涉爆、劳动密集型企业等重点场所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围绕动火施工、违规住人和火场逃生常识等重点内容开展培训,督促有关企业强化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及时消除消防隐患,坚决遏制火灾事故的发生。三是进一步加强工贸企业电气焊作业全链条安全监管。按照《区应急管理局关于加强工贸企业电气焊作业全链条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摸清工贸企业涉焊工企业名单和人员清单,对企业自纠自查开展抽查检查和执法检查,并对街道开展电气焊作业日常监管和专项执法进行督查。
(四)自然灾害。一是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对林区生产作业施工、上山踏青、旅游、观光等重点人群,有针对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全面提升社会群众森林防火意识。二是严格落实包山头、守路口、网格化管理责任制,严禁火源火种进山入林,加大护林员巡查力度、频次,严禁烧荒、烧杂、野炊、吸烟等违规野外用火行为,对林区生产作业和上山踏青、旅游、观光等人员加强监督检查。三是加强值班值守和应急准备,严格执行森林火灾信息报告制度。密切关注天气动态,严密监测森林火情动态,及时掌握火险预警信息,做到有火必报。
坪山区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023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