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 文字解读

文字解读|《深圳市坪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信息来源: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坪山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2-07-28 10:34:56

  一、背景依据

  “十四五”时期是深圳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第一阶段发展目标的五年,是坪山牢牢抓住重大战略机遇、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迈向新台阶的关键五年。为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依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深圳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坪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愿景目标纲要》,特制定《深圳市坪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二、目标任务

  到2025年,在“创新坪山、未来之城”总体目标下,紧紧围绕“智能车、创新药、中国芯”三大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坪山自然生态本底优势,以建设深圳城市东部中心、深圳未来产业试验区和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延伸区为导向,以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为主线,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GDP和GEP双增长为总要求,实现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然生态格局日益稳固,美丽城区空间品质提升;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升级转变;环境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环境风险全面管控,环境健康有效保障;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建设成“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创新高地。

  三、主要思考

  (一)突出目标导向,科学提出发展目标

  对照深圳市生态环境领域发展愿景,充分考虑坪山区发展需要,合理确定目标。到2025年,辖区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达97.5%以上,PM2.5年均浓度降至18微克/立方米以下,坪山河基本实现秀水长清目标,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然生态格局日益稳固,美丽城区空间品质提升;万元GDP能耗、水耗持续下降,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升级转变;危险废弃物100%安全处置,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7%以上,环境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环境风险全面管控,环境健康有效保障;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方式基本形成。

  (二)突出问题导向,聚力攻坚关键问题

  “十四五”期间,坪山区仍处在大开发大建设阶段,城区资源环境改善与公众对宜居城区的需求矛盾将进一步凸显。《规划》坚持生态优先、以人为本,从公众最关心的问题出发,施工噪声方面,深度开发区域噪声地图,构建“超时施工+噪声超标”综合监管体系,推动非现场执法的重大变革,实现噪声管控“点线面”联动,营造安静和谐的生活环境。城市宜居度方面,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充分发挥区域绿地和水系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

  (三)突出机制创新,探索创新务实举措

  聚焦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立足当前发展实际,将工地扬尘、施工噪声、固废处理处置、生态环境健康、现代化治理体系等问题作为重要内容,研究提出包括探索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探索建立“一个系统、一张图、一个标准、一张榜”工地扬尘坪山治理模式、探索构建“超时施工+噪声超标”的综合监管体系、探索建立坪山区危险废物电子信息化监管流程、探索推进辖区水、大气、典型行业环境与健康管理示范、深化“惠企环保家”服务新体系等创新举措,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不断探索、作出示范。

  四、主要内容

  立足坪山区情实际,服务“双区”建设发展,《规划》从推动四大转化、提质四大要素、深化四大举措、推进六大升级等方面对加快推进坪山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系统谋划。主要内容共7章27节,设置20项指标(7项约束性指标,13项预期性指标)。

  一是推动四大转化,建成高质量低碳发展先行区。建立适宜创新坪山的产业空间规划体系,引导辖区产业空间合理布局,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培育绿色创新动能,实现产业发展生态化。立足坪山优质生态资源,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深挖生态资源价值,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化。积极推行绿色消费理念,完善绿色出行配套建设,申创绿色示范单元,构建绿色生活体系,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开展节能降碳顶层设计研究,多层级系列推进(近)零碳试点建设,建立产品碳标签制度,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实现绿色低碳典范化。

  二是提质四大要素,建成优质生态产品样板区。深化协同治气,大力推进VOCs和NOx减排,全面科学防控大气污染。以水生态环境改善为核心,统筹兼顾“六水”共治,坚持流域系统治理,推进水污染治理双转变双提升,打造河库水清岸绿品牌。深度开发区域噪声地图,推动非现场执法的重大变革,实现噪声管控“点线面”联动。以“无废城市”建设为载体,全域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治理能力匹配化,统筹推进固体废物“产生-贮存-运输-处置”全过程闭环管理,着力打造健康城市代谢系统。

  三是深化四大举措,建成可持续韧性生态示范区。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控结合,健全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控体系,着力消除突出污染风险隐患。构建“一纵、两横、三源”自然生态安全格局和“区域-体验地-设施”多层级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打造马峦山-田头山绿色“生态核”,守护生态安全边界。加强生态环境风险源头防控,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生态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体系,筑牢环境安全屏障。稳步推进新污染物监测评估管控,探索推进水、大气、典型行业环境与健康管理示范,全方位保障城区健康安全环境。

  四是推进六大升级,建成环境治理现代化展示区。推进能力升级,强化环保队伍能力建设,打造能力过硬专业队伍。推进意识升级,搭建“两山、两河、一中心”生态环保宣教平台,构建“1+1+1>3”全民共治体系,打造新时代坪山生态环保宣传矩阵。推进责任升级,压实政府领导、企业主体责任。推进管控升级,加强生态环境领域感知神经元建设,形成“一平台、多要素”智慧管理体系。推进服务升级,深化“惠企环保家”服务新体系。推进协作升级,深化生态对口帮扶,促进跨区域协调均衡发展。

  五、惠企利民举措

  本《规划》是旨在提升坪山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而编制的综合性五年规划,主要内容和任务多有涉及辖区企业绿色发展和提升民生福祉。主要概括有以下方面:

  惠企举措。一是助推企业治污集聚,推动小微工业企业统一管理,探索配套建设小废水集中处理、汽修危废集中收运处理等集中式污染收运治理设施,鼓励在集中工艺设施、餐饮油烟集中处理设施、VOCs企业喷涂共享车间等领域开展探索,一站式解决中小规模企业治污困境,降低企业治污成本,助力绿色转型发展。二是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企业典型。加快推进绿色工厂、园区、企业等系列创建;近零碳、碳中和示范企业创建;生物友好型企业等创建活动等。助力树立坪山辖区企业生态、绿色先进典型,打造企业品牌和知名度。三是深化“惠企环保家”服务新体系。创新“1+6+3”环保共治新模式,完善“企业环保主任-园区环保管家-政府环保顾问”全链条管理流程。拓展环保审批图则程序应用,构建“一张图+一张表”环保要求查询模式。构建“线上课程+现场培训+入户点对点”多维度服务体系,打造生态环境对企业服务管理“坪山标准”。

  利民举措。一是改善生态环境。围绕气、水、声、固废四大环境要素,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环境诉求。强化施工扬尘综合治理,加大坪山区主干道路清洗力度,实现辖区市政道路适宜机扫路段机械化清扫水平至100%。开展餐饮食街、农贸市场等13类城市涉水面源及农业面源污染源排查清理整治;依托碧道建设,恢复河湖岸线自然状态,系统打造水生态廊道。加强施工噪声源头防控,针对市民投诉集中的重点噪声源和区域,开展集中整治。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及处理体系建设;持续做好坪山区医疗废物监管,实行医疗废物登记制度与医疗废物转移电子联单制度。二是提升城市生态品质。优化构建“一纵、两横、三源”自然生态安全格局,打造“山-水-园”联动的美丽生态绿城。发挥“两山”(马峦山、田头山)自然资源优势,高标准建设马峦山自然学校和环境教育基地。以“两河”(坪山河、龙岗河(坪山段))纽带,依托水质净化厂、湿地公园等设施,创建各类环境教育基地平台。搭建“一中心”(燕子湖会展中心)对外宣传平台,探索搭建“两山”实践国际论坛、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等对外交流合作平台。三是构建“1+1+1>3”全民共治体系。发挥政府宣传主导作用,搭建坪山特色宣教框架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宣传20条”制定,拓宽生态环境宣教途径,建立线上线下优势互补的宣教窗口。发挥社会团体助推作用,依托社区工作站、旅游服务中心、集散中心、客运站、地铁站等建设全域生态文明服务站,大力发挥环保志愿者作用,打造生态文明志愿品牌。强化公众参与决策。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决策咨询、听证制度,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发言权,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六、重点项目及保障措施

  根据主要工作任务,本《规划》部署了25项重点工程,涵盖高质量低碳发展、污染防治攻坚升级、环境风险管控3个工程领域;88项重点任务,聚焦完善绿色发展机制建设、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打造应对气候变化示范、全方位防治大气污染、深化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声环境污染防控、综合处置固体废物、保障土壤地下水环境质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管控环境健康风险、创新生态环境宣传方式、提升环境管理现代化水平、推动生态环境联防共治13大领域。《规划》从组织领导、经费保障、技术保障以及社会保障等4个方面提出保障实施措施,全力推动《规划》实施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