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 其他形式解读

专家点评 | 坪山区打造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新高地

信息来源:坪山区文体旅游局 发布时间:2018-03-21 10:20:00
归档标识 2020年04月20日

专家照片

  周建新,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文化部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客家研究所所长。

  20183月19日,坪山区响应国家、省、市文化建设的号召,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重磅出台《深圳市坪山区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加快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构建以质量型内涵式发展为特征的现代化文化产业体系,努力打造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新高地。

  一、以创新顶层设计为引领,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坪山特色

  文化创意产业是深圳市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产业基础优厚。2017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243.95亿元,增长14.5%,占全市GDP比重超过10%,同时,全市文化创意企业近5万家,从业人员超过90万,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就业的拉动作用明显。坪山区作为我市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虽然目前文化创意产业规模较小,但是其丰富的产业空间优势和自然文化资源优势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基础。在深圳市“东进战略”背景下,坪山区出台文化创意产业专项政策将有利于更好地承接产业资源东进,完善现有产业机构,提升区域发展活力。

  《若干措施》以坪山产业发展为实际,重点支持创意设计、影视演艺、动漫游戏、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文化旅游、文化金融、知识产权保护、新媒体及文化信息服务、数字出版、数字文化装备、高端工艺美术、高端印刷等领域。政策内容涵盖五大类别:企业引进和建设、园区(基地)平台建设、重点领域及品牌打造、市场推广活动、投资环境营造。综上分析可看出,政策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突出作用:一是强化招商引资,吸引企业落户坪山,这是坪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点工作;二是建设具有集聚示范效应的专业园区,通过打造示范园区来促进产业资源集聚;三是促进产业生态的培育,从活动支持、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金融扶持等手段,各维度支持产业的发展。总体而言,《若干措施》具有“补缺、强基、育氛围”的重要特点。

  二、以融合新兴技术为途径,打造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坪山模式

  《若干措施》以坪山区现有的工业、生态、文化为基础,立足产业发展实际,鼓励“文化+新业态”“文化+新技术”,促进产业间的深度融合发展,同时也将充分利用到坪山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提升宜居宜的生活环境配套。结合坪山区“推进公共艺术与城市建设融合发展”战略、“坪山城市书房”建成工程、坪山生态旅游工程等产业实际发展情况,优先支持“文化+文化遗产”“文化+阅读”“文化+旅游”等新业态,强化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基因和优势。

  《若干措施》还支持培育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新型文化业态,这在全市各区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中是具有引领作用的。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鼓励“文化+AI”等新型文化业态发展,实现坪山文创产业的创新引领。

  三、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为抓手,突显文化产业发展的坪山优势

  《若干措施》支持力度大、覆盖范围广,彰显坪山区支持文创产业发展的“新力度”,突出坪山的后发优势。

  从政策的扶持范围来看,《若干措施》基本上涵盖了全市各区已出台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大部分扶持内容,不少政策具有独创性,例如鼓励品牌授权、设计成果转让,以及针对体现坪山特色的创意设计产品的研发投入资助领域。同时,《若干措施》大力支持建设和引进总部企业、规模企业、上市企业和重大项目,大力支持入选G20峰会、APEC会议等国际性重大活动或国家级重要会议的文化创意产品,也彰显了坪山区高标准、高起点的发展建设文化创意产业新高地的决心。

  从支持力度上来说,深圳市对于文创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领先全国,而坪山区的支持力度在深圳各区也极具竞争优势。在上市奖励、园区(基地)平台建设,国家、省、市认定奖励,鼓励品牌授权、设计成果转让方面,建设文化旅游景区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处于全市领先地位。同时,在重点企业(项目)引进、品牌打造等的支持上划分更加明细,扶持方式也更加多样化,能更好地贴切企业实际需求。

  新时代走在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坪山区紧抓产业东进和建设国际一流高新区的历史契机,积极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体系,这是顺应区域发展需求的需要,也是彰显建设深圳东部中心的决心。通过一系列政策的落地实施,我们相信坪山的产业结构将更加合理,营商环境将更加优化,城市发展也将更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