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祥,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所长、主任研究员 、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
主要研究咨询方向:区域经济、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与开发、城市更新项目等,完成了近百项国家部委、省、市、市直机关、区级政府部门以及企业委托的研究咨询项目。
《深圳市坪山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分为三部分: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态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总的来看,《计划》思路清晰、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亮点纷呈,对坪山区2017年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指引。具体亮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了总体发展要求
《规划》提出: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市第六次党代会、区委第一次党代会精神,围绕深圳东部中心的定位要求以及打造“科技产业创新引领区、新兴产业核心区、东部商务集聚区、交通门户区、生态文明先进区”的奋斗目标,开创深圳东部中心大开发大建设崭新局面。
点评:坪山区未来的发展定位非常清晰,打造东部中心,以及五个核心支撑:科技产业创新引领区、新兴产业核心区、东部商务集聚区、交通门户区、生态文明先进区。特别体现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明确了坪山在科技创新领域,围绕深圳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目标,积极作为、勇于担当,打造全市国际科技产业创新的引领区;在新兴产业方面,在谋划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积极培育具有前瞻性、凸显国家战略的产业,打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
二、城区面貌形象新提升
《规划》提出:深化“三城一区三带”规划,引领重点区域建设
点评: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和产业空间布局,坪山高标准开展城市空间规划研究,深化与稳定“三城一区三带”布局规划,完成“三城一区三带”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支撑深圳东部中心的城市新格局。“三城一区三带”城市空间结构,既有产业的空间布局,也有生活、休闲功能的安排,是坪山打造智造新城、宜居坪山、幸福坪山的重要支撑。在发展路径方面,以重点片区建设为龙头,加强规划引领与管控,精品化开发重点片区,拉开城区大建设格局。力争坪山中心区扩容升级获批,完成坪山中心区概念城市设计。推动站前商务区、长城易拓地块、中小企业总部基地、正奇未来科创城等项目实现重大突破,打造一批标志性的产业综合体和商业综合体,初步彰显中心区的高端商务功能。
三、创新驱动能力新提升
《规划》提出:推动坪山高新区创新发展,打造三大产业优势。
点评:建设坪山高新区是市委市政府面对宏观经济新形势、把握发展新机遇,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深入实施落实“东进战略”,打造深圳东部中心和特区发展第三极的重要举措、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重要平台,也是坪山区“十三五”期间的头号工程。
2017年是坪山高新区的重要发展元年,相关的申报工作和规划编制工程将完成。坪山高新区将坚持全球视野,积极把握深圳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和全面实施“东进”战略新机遇,高举创新发展旗帜,大力弘扬创新创业精神,加快高端创新要素集聚,系统推进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等多领域的创新,构建以知识为本、科技为核,活力迸发的创新生态体系,打造“创新引领、产业高地、区域中枢、产城融合”为特征,以空间和政策为保障的国际一流科技园区,成为坪山创新驱动的核心引擎。
四、民生福祉建设新水平
《规划》提出:强化公共服务高水平供给,筑牢民生幸福底线
点评:2017年坪山区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加大公共设施建设力度,创新公共事业管理机制,推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就业、社保等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更高质量、更加惠民的民生幸福城区。
五、改革创新型标杆
《规划》提出:践行强区放权与改革创新,释放体制机制红利
点评:坪山区将改革作为2017年乃至更长时期的重点工作,以改革促开发,以改革促发展。在组织架构方面,建立高效有为区级政府。按照行政升格的要求,落实强区放权改革精神,健全区政府组织架构,打造一支专业过硬、创新实干的人才队伍,加快建章立制,完善决策支持体系,建立更具市场导向的政府运行机制。在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方面,全面摸清区级现有行政审批事项,推动保留执行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化、标准化和动态化管理。在基层治理方面,按照“精简层级、理清权责、转变职能、加强自治”原则,以坪山办事处为试点推进简政改革,撤销社区工作站,整合实现“市-区-办事处”三级管理体系,提高政务响应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