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大松,男,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交通运输行业政策法规重点研究基地)执行主任,主要从事行政法学、交通法、城市治理等研究,承担了《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的制度平台与法律机制研究》、《江苏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质量管理办法》等国家社科重大、重点研究项目以及部省级、市级政策与立法研究项目。
点评内容:为深入贯彻国家及地区的有关战略部署及政策文件要求,立足于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瞻性谋划未来汽车产业,大力支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突破、量产工艺攻关、道路测试、应用示范及企业成长,围绕行业发展痛点难点,结合深圳市、坪山区已有基础,聚焦拓链强链及行业发展环境建设,深圳市坪山区出台了《深圳市坪山区关于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包含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提升道路测试服务效能、构建多元场景应用示范、优化产业配套环境四大核心板块,共计21项支持举措,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核心环节实现了系统性、全方位的覆盖。
一、《若干措施》中的解读
(一)当前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总体处于研发大投入、依赖资本输入的发展阶段,自我造血能力不足,行业企业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若干措施》在给予丰厚的关键技术研发奖励的同时,重点鼓励产业链协同,通过辖区产销对接以点带面撬动全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针对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场测试、道路测试存在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面向未来道路测试规模化转变的发展形势,《若干措施》提出测试车辆批量审核、加大封闭测试优惠力度等关键措施。
(三)把握智能网联汽车当前发展现状,构建智能化道路环境,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多场景应用示范并给予充足的运营资助。
(四)注重行业企业培育,围绕企业融资、产业空间、交流平台、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着力营造创新活力强、成长质量高的行业发展环境。
二、《若干措施》中的创新点
(一)覆盖面全、针对性强
满足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链发展需要,覆盖关键零部件、决策控制、整车制造、车联网产品、出行服务等核心关键环节。同时精准聚力,赋能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协同,有力缓解企业压力、促进行业成长。
(二)支持力度高、开创性强
首个提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全域开放,给予符合条件的企业封闭测试场测试费用全额补贴、在辖区主干路开展智慧化改造等举措,均属于国内城市中极富开创性的支持政策。
(三)协同部门多、包容性强
《若干措施》涉及坪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科技创新局、投资推广服务署等多个部门有关业务及政策,部门协同联动要求高,具备较强的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