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提出的《关于坪山大力发展高端医疗装备产业方面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就提案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引进高端医疗装备企业的建议
2020年,我区累计接洽300余家海内外优质企业。其中,在医疗器械领域,引进了西安大医集团国际肿瘤放疗基地项目,该项目拟在我区投资10亿元人民币,开发建设国际肿瘤放疗产业基地项目,基地包括三个中心、一个平台,即:国际领先数码放疗系统智造中心、国际先进数码肿瘤“医教研”临床应用研究中心、基于Cloud+AI数码肿瘤诊疗运营服务创新中心以及国际资源整合平台,目前厂房正在装修,预计将于半年后完成。同时我区还引进了新里程国际医疗控股集团公司项目,该项目将以“一院三所(医学物理与核科学研究院、质子重离子技术研究所、放射物理技术研究所、人工智能与临床医学研究所)、四大产品研发制造(粒子与光子系列产品)”为先导业务的技术产业化集群,着眼全球视野,打造引领放疗技术产业集聚并高质量发展新高地。目前新里程已完成公司注册,正在洽谈厂房租赁和项目融资事宜。
以上项目落户将有效填补我区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的空白,助力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形成更具引领性的集聚效应。同时,我区正与某国际知名医疗器械生产公司对接,落实企业用地需求,推动项目落户落地。
此外,坪山区正大力支持高端医疗器械,重点发展高值耗材、诊断试剂、介入治疗器械、医用诊察和监护器械、高端影像设备等领域。
在医疗器械产业方面,一是着力支持高端植入/介入产品,主要包括全降解冠脉支架、心脏瓣膜、可降解封堵器、可重复使用介入治疗用器械导管、人工关节和脊柱、骨科耗材、组织器官诱导再生和修复材料、心脏起搏器、植入式左心室辅助装置、脑起搏器、人工耳蜗、牙种植体、眼科人工晶体等。二是优先支持高端医学影像产品,主要包括高场强超导磁共振和专科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高端CT设备、多模态融合分子影像设备PET-CT和PET-MRI、高端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血管内超声、血管数字剪影X射线机(DSA)、高清电子内窥镜等。三是鼓励发展治疗设备,主要包括高能直线加速器、射波刀、质子、粒子系统及影像引导放射治疗装置、骨科和腹腔镜手术机器人、血液透析设备及耗材、人工肝血液净化设备及耗材、眼科激光治疗系统、高端治疗呼吸机、移动ICU急救系统、除颤仪、中医治疗设备等。四是支持可穿戴设备及康复辅助器具,主要包括可穿戴设备、智能护理机器人、多模态康复轮椅、康复机器人等。
在体外诊断产业方面,原料和核心元器件是重要战略节点,分子/发光/POCT是潜力领域。一是重点发展体外诊断设备,主要包括高通量生化分析仪、免疫分析仪、血液细胞分析仪、全实验室自动化检验分析流水线(TLA)、单分子基因测序仪及其他分子诊断仪器、新型即时检测设备(POCT)等,搭建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质控品/标准品库。二是依托新产业、理邦仪器等体外诊断领军企业,大力发展免疫诊断,着重突破化学发光技术难点,支持酶促化学发光、直接化学发光和电化学发光技术攻关和市场应用。
二、关于重点发展特色园区的建议
坪山现有可开发空间共32.2平方公里,未来两年可释放至少5平方公里连片产业空间。目前已建成22万平方米的生物医药加速器一期。加速器二期将于2022年建成,届时将集中提供50万平方米的生物医药专业产业空间。未来将在深圳国家生物产业基地3.29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将拓展至约10平方公里的产业空间规划生物医药产业。其中,3平方公里建设创新药产业园区,3平方公里建设仿制药、医疗器械产业园区,3平方公里建设港澳青年生物医药创新创业园区,1平方公里建设全新机制医学科学院。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广东省、深圳市在发展康复辅具产业方面的要求,落实市领导关于发展康复辅具产业的指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适应残疾人康复服务需求,打造深圳智能康复辅具产业发展高地,我区已起草《关于建设国家级高端智能康复辅具产业基地(产业园)的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并征求意见。该《工作方案》指出,将立足深圳市现有产业基础、功能定位和地理优势,着力打造“国家级高端智能康复辅具产业基地(产业园)”,形成行业规模和企业集聚,推动产业做大做强。5年内聚集35家以上国内乃至国际智能康复辅具产业领军企业、培育3家上市公司,设立包括但不限于1个国家级测评认证中心执行机构、1个全球创新产品展示交易中心、1个创新产业加速器(骨干企业孵化中心),举办5个以上年度国际产业论坛,带动深圳市康复辅具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业发展环境更加优越,中高端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基本形成以大湾区为中心,辐射全国,影响全球的高端智能康复辅具产业体系。
三、关于促进产业与科研良性循环的建议
(一)创新生态日益完善
我区立足生物医药产业链,持续完善研发创新链。高站位谋划全新体制的深圳医学科院院、深圳“美丽谷”等重大项目落户坪山。先行推动依托深圳萨米医疗中心设立临床研究中心,推动面向国际水平的新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高起点布局深圳技术大学药学院、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深圳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院、深圳湾实验室坪山生物医药研发转化中心等新型研发创新平台。高标准建设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华南安评中心、深圳市实验动物资源与技术研发基地(坪山)等公共服务平台。高水平开放吸引国内外创新人才,引进亚布力论坛主席田源、中国药促会会长宋瑞霖等9名行业领军人物,并受聘为坪山区委区政府顾问,为坪山构筑现代化国际化的生物医药创新生态体系持续贡献专业意见。
深圳医科院将以推动医学科学发展促进人民健康为总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主线,打造“四平台一智库”,即整合型医学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开放型医学科技资源管理平台、引领型医学科技基础支撑平台、创新型医学科技人才培育平台及智慧型医学科技战略研究智库,推动构建产学研医多元参与、分工合作的开放式医学协同创新体系,推进医学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在医疗器械中,以坪山区为申请人地址的专利量为2640件,约占全市申请量的20%。在生物医药中,以坪山区为申请人地址的专利量为888件,约占全市申请量的33%。除此以外,亿立方、理邦、康泰三家企业获得广东省2019年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普瑞金生物获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020中国生物医药CDMO企业明日之星、新医疗产业独角兽TOP50等三项全国性奖项;万乐药业、普瑞金生物等7家企业成功审评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园区、创新广场创业创新基地获评深圳市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此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