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庄映锐、余荣、杨兆国、邓波委员、民革:
您提出《关于优化涉企执法,提升营商环境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就提案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高度重视,组织专题调研的建议
我区一直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并将优化涉企执法作为重点工作持续深化。自2020年,区委政法委、区司法局通过走访执法单位,与执法主体展开座谈等方式,深入了解一线执法中常见问题及不同类企业中存在的特殊问题,从“信用+联合检查”“企业自主申报事项”“执法数据对接”等方面展开涉企执法优化工作。各执法单位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诉求,如区应急管理局2020年9月份至今,持续开展“三问三送”服务企业活动,聚焦全区542家规模以上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140余个,梳理出十大类共性问题,部署28条解决措施,助力企业高效安全发展。2021年以来,针对企业反映的重复检查问题,应急管理领域全面推行“1+N”安全治理模式,从过去局部重点检查转变为全身“体检”式隐患排查,着力降低检查批次,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的影响,同时一对一指导企业全面整改,整体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截至目前,开展“1+N”安全治理模式的企业共329家,发现事故隐患6451项,平均每家19.6项,隐患查处率大幅提升。如区人力资源局积极加强服务沟通,增强企业活力。建立与重点企业常态化沟通机制,及时为企业解决疑难;组织开展坪山区和谐劳动关系奖励(补贴)工作,切实降低企业用工成本,调动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积极性;开展评价指标体系调查,对重点企业劳动关系进行全面体检,提出改善意见,发挥评价体系治未病的作用;指导企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内部沟通协商机制,全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初始萌芽状态。
接下来,区委依法治区办将会同区委政法委、各行政执法单位,结合“信用+执法监管”、街道综合执法改革等工作,进一步深入企业,了解企业诉求,持续优化执法检查方法。
二、关于统一协调联合执法机制的建议
(一)关于建立涉企联合执法协调小组。我区已成立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执法协调小组,由分管副区长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各主要执法单位分管领导,负责协调执法工作中的重要事项。
(二)关于“信用+执法监管”。2020年以来,依托我区信用执法大数据库,区委政法委建立了事前信用核查和信用承诺,事中信用分级分类、执法全过程监管和双随机抽查,事后联合奖惩、依法惩处和信用修复以及信用异议等全过程闭环监管制度,加强对风险的跟踪预警,提升信用执法监管智能化水平。目前“信用+执法监管”系统中企业自查、联合检查等主要功能模块已建设完毕,区委政法委已于2021年8月2日要求各相关单位推广使用。
(三)关于“双随机、一公开”。以“一次联合”为突破,全面推广“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抽查机制。坪山区一直全力推进跨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管工作。在《坪山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全区开展跨部门联合抽查次数要达到该年度总抽查次数10%以上,具体分解为各行政执法部门每年应开展不少于1次的跨部门联合抽查,鼓励各部门以“一次联合”为突破,加强部门联动。在《坪山区“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实施细则》中,专章规定了跨部门联合抽查的具体程序、操作规范、参考文书,全面规范联合抽查程序、操作流程、检查方法和工作标准,推进全区“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工作程序固化、监管过程留痕、责任问题可追溯,全面推进全区跨部门联合抽查全流程整合。通过联合检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企业经营的干扰。
三、关于构建执法检查“一企一清单”机制的建议
目前区应急管理局已制定并印发《坪山区工业企业和工业园区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监督管理指引》,依照危化品、锂离子电池、涉爆粉尘、涉有限空间的通用工业企业制定安全生产分类分级评分,做到一类企业一个安全生产评价清单,根据评价结果确定安全状况等级和年度执法检查频次,按照全面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实施差异化监管。考虑到我区具体企业较多,为减少执法难度,目前我区已按事项建立了区联合行政执法检查事项参考清单,对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公共安全、公共利益、环境保护等直接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实行全覆盖监管的重点执法领域,由各执法机关梳理需要实行全覆盖监管事项清单,制定年度联合执法计划和实施方案。下一步将探索建立涉企执法检查权责清单的可行性。
四、关于廉政执法杜绝违纪违法的建议
为加强廉政执法,我区线上线下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多角度多渠道保障执法的廉洁性。一是开通了多渠道线上监督。我区已在坪山区人民政府网站首页设立专门的执法投诉和执法监督模块,区纪委监委已设立举报电话,由全市统一运行12388电话举报受理平台,在“廉洁坪山”微信公众号开辟了信访举报通道;二是同步进行线下活动。区纪委监委开展“执法作风监督投诉电话进企业”活动,选取重点企业,集中开展授牌活动,鼓励企业依法主动向纪检监察机关反映执法人员有关吃拿卡要、索贿受贿、越权行事、粗暴执法等问题线索。
五、关于主动服务,坚持服出便利、服出实惠的建议
目前,我区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决策部署,积极探索新型工作模式,推出273项“信用+审批”政务服务事项,做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切实为企业发展创新、群众办事创业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兼顾了老年人等群众的需求。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推行“信用+秒批”工作机制。申请人通过线上政务服务平台申请办事时可采取承诺制,承诺所提交的材料和内容真实有效,系统根据申请人信用情况对符合信用要求的业务直接秒批办结;二是推行“信用+容缺”受理机制。申请人通过线下政务服务平台申请办事缺失材料时,可签订《容缺受理承诺书》承诺在规定时限内补齐补正申请材料,线下受理人通过信用查询对比信用信息,实现诚信申报、容缺受理;三是推行“信用+告知承诺”服务模式。申请人通过线上或线下政务服务大厅等渠道申请办事时在符合告知条件、标准和要求时,签订《告知承诺书》替代办事所需材料并承诺在规定实现内补齐补正,受理人员在收到《告知承诺书》及约定的材料后,通过信用查询比对信用信息,实现承诺审批;四是推行“信用+公共审批”模式。对于深圳市公告审批平台进行审批的事项,申请人通过线上或线下政务服务大厅等渠道申请办事,审批部门通过信用查询并根据申请人信用情况作出审批决定。
六、关于打造法治服务中心,转变服务理念的建议
目前我区已有公共法律服务大厅,位于坪山大道创新广场A座二楼,设有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咨询、律师服务等多个便民窗口,并设置了人民调解室工作室,与坪山公证处、坪山区商事调解院、多功能会议大厅相衔接,有效提供“窗口化、综合性、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保障。现我区已在坪山区党群服务中心、大工业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置法律服务窗口,开展法律服务。接下来,将持续推进落实重点经济园区法律服务全覆盖的工作要求,加强服务。
七、关于区有关部门加快我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建议
区委政法委已经搭建了坪山区公共信用平台,实现了平台建设“一站查询、一库共用、一网通用”,前台为广大市民提供信用信息查询、信用异议、信用修复等服务,并公示失信被执行人、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的名单;后台为坪山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提供方便快捷的数据查询及上报、联合奖惩备忘录查询管理、实施反馈等操作。截至目前,平台累计归集数据1450万余条,其中公共信用及“双公示”数据1400万余条,公检法司数据近40万条,税务遵从值数据75918条,行政执法数据41326条等。坪山信用网自上线以来累计访问次数近161万。
此函。
深圳市坪山区司法局
2021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