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黄琼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坪山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打造特色深度旅游项目方面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文化与旅游相生共兴、相辅相成。近年来,我们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全域旅游发展的决策部署,抓住文旅融合发展机遇,深化文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形成了文旅共存共荣的良好局面。具体情况如下:
一、推动客家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一)注重客家文化保护。一是积极推动客家围屋修缮保护工作,加大修缮资金投入,将大万世居、龙田世居等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工程纳入政府投资计划。二是出台《深圳市坪山区客家围屋文物建筑修缮导则》,系统全面地梳理坪山区客家围屋总体概况和发展历程,率先提出五大修缮保护原则和五类修缮保护方式,形成环境整治和建筑细部的技术指导和负面清单,传承文物建造技艺,助力传统历史风貌延续,项目荣获“深圳市第十八届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二等奖。三是组织编制大万世居、龙田世居等文物保护规划,为加强规范化管理提供指引。
(二)创新活化利用模式。编制出台《深圳市坪山区非国有博物馆扶持实施细则》,立足区域特色,在设立对象、场租扶持、开办扶持等内容中融入了鼓励活化利用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物的条款,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全面推广“文物保护+文化服务/文创空间”文物活化利用模式,引进有实力、有品牌的社会运营机构,选取意愿集中、位置适宜、条件成熟的传统建筑,结合“坪山城市书房”品牌创建行动,通过修缮加固、精心设计打造成为集公共阅读、沙龙论坛、艺术展览、书店书吧等功能为一体的高品质特色化空间。继大万世居、南中学堂后,文武帝宫“旧貌换新颜”,打造成坪山城市书房·文武帝宫暨坪山图书馆·客家特藏馆,集中保存三千多册客家文献书籍,开启“馆店一体”的特色运营模式。同时,大力创建大万世居特色文化街区,2020年完成大万世居客家文化展厅建设。
(三)丰富文旅活动形式。以客家围屋为载体,结合坪山文化菜单项目配送、宣传文化体育事业专项资金扶持等精心谋划活动主题,陆续推出“在大万过大年”汉声中华传统文化基因库展、坪山国际雕塑展、“万居和月明”中秋主题艺境展、“绘美生活”国际插画展等一批具有融合特色的精品文旅活动,进一步提升坪山的旅游吸引力。
二、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一)加强红色旅游阵地建设。近年来,我区大力推动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安排投入经费用于红色革命遗址修缮保护,着力加强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构建以东江纵队纪念馆为核心,庚子首义旧址、水源世居、文武帝宫等为分支点的红色旅游阵地格局。其中东江纵队纪念馆前广场提升、庚子首义旧址修缮工程已完工,水源世居修缮工程、东江纵队纪念馆新一轮整体提升工程正在有序推进。
(二)打造红色旅游生动课堂。近年来,东江纵队纪念馆组织开展各项红色革命展览、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教育等活动约70余场,发放爱国主义、党史学习教育、廉政教育等教材超20万册。2018年7月,“东纵精神红色教育公交”专线正式投入运营。该专线串联了东江纵队纪念馆、水源世居、坪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红色革命遗址,公交车体喷涂满红色东纵元素,车上配备专业的党员志愿者讲解员,重点介绍辖区及沿线的红色历史、东纵故事,成为“移动的党性教育基地”。
(三)扩大红色旅游品牌效应。一是结合重要传统节日、纪念日以及特殊的时间节点组织宣传推广活动,如在清明节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活动、在九月十八日开展“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活动,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二是拓宽宣传推广渠道。充分利用坪山发布、深圳东江纵队纪念馆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做好东纵红色文化宣传报道工作,推动网上纪念馆工程。三是创新研发红色文创产品。深入挖掘东纵红色文化资源和内涵,在日常用品中融入红色元素、东纵元素,促进红色文化传播,提升红色旅游形象,延长红色旅游产业链。
(四)壮大红色旅游队伍力量。2020年成立深圳东江纵队纪念馆专家委员会。专委会成员囊括东纵后人、党史研究、东纵史研究专家等,旨在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弘扬东纵精神,充分发挥东江纵队纪念馆在党史和爱国主义教育、公共文化服务、红色旅游等方面的独特功能。同时为更好地发扬东纵精神,确立多元主体合作关系,实现深莞惠各馆资源共建共享,坪山区东江纵队纪念馆向大鹏新区、惠州市、东莞市等地发出建立东纵馆际联盟的倡议。
三、推动生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一是推动金龟生态提升,结合金龟片区自然生态资源禀赋进行统筹规划,梳理和保护自然村落生态,以金龟河绿带为主脉,以文化艺术为牵引,带动环境品质和内涵全域提升,营造自然生长、融汇山水、彰显人文的特色生态村落意象,形成独具气质的生态文化旅游名片。二是规划建设龙田文旅小镇。以保护和活化城市生态本底为目标,重点依托农业观光带的都市农田资源和山水资源等生态本底,打造潮流运动爱好者聚集地、最美都市生态农田体验目的地、最具风情文化体验地。三是规划打造聚龙山公共艺术公园,以聚龙山生态公园景观为依托,借助装饰性雕塑对环境进行美化及提升,并与坪山(国际)雕塑展及其他公共艺术主题活动联动,使其成为一处公共艺术的交流与展示的公共空间,打造为“没有围墙的公共艺术空间”。
四、推动公共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一是采用面向全球招标等形式招引优秀的建筑设计单位,高标准设计建设坪山文化聚落、坑梓文化科技中心、深圳自然博物馆等重点文化设施,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的美学价值,打造新型文旅打卡点。二是创新文化设施功能设计,为其注入观赏、游览、休闲等旅游功能,创设“星光书屋”“大家书房”“汉声书房”“空中花园”“美遇咖啡厅”等特色空间,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场景体验。三是开发特色化、主题化、常规化的文化旅游产品,自坪山文化聚落投入使用以来,坪山美术馆成功举办了“未知城市:中国当代建筑装置影像展”、“叩响:深圳城市历史影像展”、“共时”跨年艺术大展、“2019深圳(坪山)公共艺术季:啁·啾——艺术扎营”、“缪斯、愚公与指南针”等展览与活动,坪山大剧院推出了《天鹅湖》《巴黎圣母院》《剧院魅影》《时间之外》等一批优质剧目与演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四是策划“带你来看文化坪山”及“坪山文化直通车”等专线体验活动,串联坪山文化聚落、城市书房等地标,让游客切身体会文化坪山的魅力,为文旅融合赋能增效。
五、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
一是成立区属国企东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着力推动文创设计,积极创建“亦山品物”文创品牌。以坪山人文历史、自然山水等文化旅游资源为原型,结合坪山文化旅游发展渐进式挖掘、吸纳坪山文旅元素,以巧妙的设计转译文旅资源所具有的人文价值、符号价值和美学价值,推出一批做工精细、文化附加值高、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创意类旅游纪念品。截至目前共有“坪山城市书房系列”“坪水相逢系列”“山光悦鸟系列”“坪山文化聚落系列”等10个系列近200款产品,文创产品体系逐步规模化、体系化。同时在线上开设亦山品物微店、创建坪山城市书房微信公众号,多渠道宣传推广坪山文旅形象,线下结合文化聚落、城市书房等特色文化空间,打造文创旗舰店、文创精品展示区等各具功能的营销体系,增加游客文化体验感获得感,创造亮点文化旅游品牌。二是出台《深圳市坪山区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针对“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制定了相关扶持措施,目前正在推动政策的修编工作,将进一步优化完善政策措施,为招引优质文旅项目、推动文旅项目开发、提质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六、完善旅游交通配套服务建设
目前坪山大部分景点均有直达公交线路,如东江纵队纪念馆、金龟露营小镇、大万世居、马峦山郊野公园等均配备多条公交线路,南中学堂500米范围有公交站点8对,途经公交线路有939、M296、M327、M440、M422等8条,未来将根据实际需求及时调整线路、运力,保障市民出行。同时坪山区轨道交通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地铁14号线、16线、云巴等途经多个文旅景点,将进一步满足游客的出行需求。针对景点停车难的问题,下一步将积极探索共享车位、建设临时停车场或者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等模式提升景点停车效率。
此函。
深圳市坪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0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