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王悦宁委员:
《关于我区建立健全常态化疫情防控保障体系的建议》收悉。现就提案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调整公共卫生应急体系规划,制定预案及实施方案
提高我区医疗救治能力,落实救治病床配备要求,区人民医院按照不少于总床位数的10%准备救治床位,按照不少于救治床位的10%准备重症监护床位,提高突发疫情时开展排查、隔离、转运和应急救治的能力。加快实施区属三家医院传染病防控救治设施升级改造项目,落实发热门诊医疗装备、防护设备、留观隔离病房配置要求,确保发热门诊改扩建项目在9月底前完成,整体工程在12月底前完成。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体系。正在修订《深圳市坪山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深圳市坪山区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深圳市坪山区卫生应急物资储备调拨应急预案》,固化新冠疫情防控经验,把指挥架构、疫情预警、综合救治、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内容补充到预案中。同时,细化应急预案分级机制,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建立区委区政府领导、各部门配合的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应急指挥部,明确部门职责,统筹协调,共同做好重大疾病防治工作。有计划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应急演练工作,并根据演练情况动态修订完善预案。
二、强化社康中心的作用
继续强化社康中心在“三位一体”联防联控工作中的作用,机关人员下沉挂点23个社区,协助“三人小组”医护人员压实一线。协助各社区分类施策、精准有效落实重点人员排查、健康管理工作,健全和提高社区、社康中心和社区警务室“三位一体”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机制。23个社区疫情排查小组对重点疫区抵(返)坪山区人员开展居家隔离观察工作。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日常服务工作,落实疫情期间的诊疗、感控要求,设置全科门诊预检分诊点和临时隔离区,24家社康中心预防接种业务全部恢复。实施分时段预约接种、预约诊疗,尽可能引导居民预约就医、错峰就诊。加快社康中心的标准化建设。2013年开始,启动社康标准化建设项目,截至2020年9月,已完成13家社康中心标准化改造和装修,正在改造2家。做好社康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掌握发热门诊工作流程和中高风险地区的调整情况,提升对发热和可疑传染病患者开展排查、隔离、转运和应急救治的能力。
三、数据平台功能整合
区医学科教信息中心正在加快推进区级公共卫生数据平台建设。现有的坪山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包括医疗驾驶舱、社康驾驶舱等系统。其中,医疗驾驶舱可对医院的发热门诊科室挂号人数进行实时监控,发热人数数据及时在医疗驾驶舱中体现,为医疗机构、政府部门及时提供数据层面的科学决策支持;社康驾驶舱可对全区三十天内传染病上报最多的5项数据进行监控,为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传染病情况监控。下一步,我区将在智慧医疗新项目中,规划疫情作战指挥舱系统、潜在风险分析系统和疫情物资管理系统,使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在疫情早期发现、疫情数据上报、流行趋势分析方面更好发挥作用。
四、全民健康教育,树立正确防疫理念
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卫生管理体系,以推进健康坪山为契机,建立健全健康坪山议事协调机构,建立街道、社区一级公共卫生委员会(健康行动推进委员会)。2020年8月10日,我区印发《深圳市坪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健康坪山推进委员会的通知》,要求各街道于9月底前组建健康社区行动推进委员会和健康社区工作小组,推动健康社区、健康学校、健康企业等“健康细胞”创建活动。创新实施“健康联络员”机制,积极发挥健康知识传播“裂变效应”,辐射带动辖区小区居民、学生家长、企业员工等各类群体主动学习防控知识、参与防控工作,构建群防群控工作格局。推进健康细胞示范建设,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国资局、工信局、教育局等单位,推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建立健康管理员制度,建立健康档案,完善健康保障,普及健康生活,建设健康环境。2012年至今,我区共有18所学校(园)完成区“健康学校”创建工作。
诚挚感谢您对我区卫生健康事业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