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协提案委提出的《关于借鉴先进城市经验、建设一流绿道的建议》(第20200075号)收悉,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生态建设,绿色先行。一直以来,坪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高度重视绿道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依托原有的山体水系、绿地道路,结合现有的滨水路径、林荫大道和道路两侧等设施进行绿道布置,并不断完善绿道网络,提升绿道功能,优化资源,目前已建成绿道总长度146.76公里。结合委员建议,现提出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加强统筹协调
绿道建设涉及面广,由多部门建设和管理,为避免重复建设、多头管理,根据委员的建议,推动成立由区领导任组长,区有关部门和各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区绿道建设领导小组,协调推进绿道建设管理遇到的问题。
二、完善绿道规划系统
2014年8月,原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坪山管理局和深圳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深圳市坪山新区绿道网专项规划》,通过对全区自然和人文资源进行分析,确定马峦山片区、松子坑片区、大型区域绿地片区、坪山河流域和坑梓客家风貌片区共五个重点片区绿道规划,确定了中远期绿道建设规模共513.6km。
基于坪山区“十四五”规划中建设生态人文特色的美丽城区要求,邀请境内外知名规划设计院与专家,结合原有绿地系统规划、绿道专项规划、慢行系统专项规划等内容对原有规划进行修编。一是从公共属性、生态属性、生活属性、生产属性等四大方面出发,综合评估坪山区内山水林田湖草城的生态价值,综合利用已建蓝绿公共空间与未开发的特色生态资源,进一步加强绿道的生态本底、交通体系、业态系统、城园互通、功能配套等规划设计;二是规划一套“山可近、水可亲、园可游、城可赏”的生态蓝绿走廊体系,建设一个能展示坪山生态人文特色生活消费场景的绿道系统,形成一张彰显生态美丽坪山品牌的世界名片。
三、明确绿道建设任务
坪山区目前正在推进的绿道项目有八个,分别是聚龙山生态公园慢跑道改造工程、大山陂水库环湖绿道示范段建设工程、坪山河干流碧道工程、汤坑水两岸公共绿带景观提升工程、坪山河流域短小支流综合整治工程-大山陂水、坪山区花鼓坪-老鸦山水库绿道建设工程、坪山区绿道2号线提升工程和“全域自然博物”项目。大部分项目均处于前期设计阶段,其中“全域自然博物”以研习径建设为主,现已完成碧岭、红花岭、金龟3条研习径。坪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将对各绿道项目年度工作进行分解,形成任务清单,并督促相关部门加快推进项目进度。
四、推动绿道建设,打造一批精品绿道
借鉴国内外绿道建设经验,特别是成都、武汉等现有优点,结合坪山区总体规划与实际条件,将绿道建设进行精品区(点)、引流区(线)、基底区(面)分区划分,点线面结合开发时序进行抓手项目甄别,充分利用最具代表的“大万世居”“东纵故事”等人文资源与“全域自然博物”等生态资源,重点形成1-2个点状精品区,并以此向外延伸串联现状公园、社区、碧道,形成第一批精品绿道示范,进一步推动全域绿道建设。
五、创新绿道运营管理机制
按照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市场化运营原则,在不同阶段采用多元并进的投融资模式,保障多元社会资本有效参与,提高生态价值运营管理的可持续性,探索公园城市文、体、旅、商、农绿色经济体的运营管理模式。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推动成立“绿道建设政府平台公司”作为具体实施部门,组织协调从策划、投资、规划、建设到运营的全流程具体工作。
(信息员:严绿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