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武肇玲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坪山优质医疗资源供给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就提案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快推进重大卫生项目建设
一是高位统筹项目建设,成立由区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建设专责领导小组,将区属各相关部门列为成员单位,建立多边沟通、集体协商、相互监督的有效机制。加快推进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口腔医院(坪山)正式营业,区妇幼保健院新大楼装修基本完工,平乐骨伤科医院新院区项目进行施工,区人民医院迁址重建项目基础工程施工招标中。二是引入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模式,高效有序推进项目进展。区建筑工务署率先在区妇女儿童医院和区人民医院迁址重建项目中,借助全过程管理咨询机构力量,全面梳理项目现状并制定项目管理策划方案,确保项目前期设计和现场施工有序推进。其中,区人民医院迁址重建项目获评“2019年度全国十佳医疗建筑设计”。三是进一步规范招标管理,针对项目特点,灵活采取不同招标方式,将医院项目中专业性较强的系统工程单独招标,在降低发包人对总承包的依赖性、保障工程专业性的同时,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降低工程造价。在后续医院项目建设过程中,我区将进一步探索如手术室、医用气体、净化系统等医疗专项单独进行招标的可行性,促进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二、关于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一是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运行补偿机制。结合坪山实际,参照市属医院标准,区卫健局、财政局联合制定印发《坪山区公立医疗机构基本医疗服务补助实施方案》,调整完善基本医疗服务补助标准及补助系数等,将财政投入与基本医疗服务数量、质量挂钩,提高区属公立医院基本医疗服务补助,目前,补助标准远高于全市各区平均水平。进一步建立体现“多劳质优者多得、少劳质低者少得”的财政补助机制。二是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加大财政经费保障力度。近年来,区财政安排用于医疗方面的支出逐年增长,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引导机构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机构持续健康发展。
三、关于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一是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根据深圳市关于全面深化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相关文件要求,跟进人员总量管理、岗位设置管理和公开招聘办法等办法出台。探索实行人员总量管理,建立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制度,实行以事定岗、以岗定人、按岗聘用的备案制管理制度,形成“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二是推进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完善高层次人才保障。充分发挥名医工作室和医学团队的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依托南方医科大学平台,柔性引进60余名省、市专家到我区开展诊疗、举办学术讲座。三是出台坪山区医疗卫生领域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加大高层次人才子女教育、医疗保健、配偶就业等方面保障力度。做好政策宣讲和前期摸底调研,启动人才认定工作,切实引进一批紧缺的学科带头人和优秀的中青年骨干型人才。
四、关于推动医疗健康集团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与南方医科大学合作高水平运营坪山区医疗健康集团。一是将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等2家区属医院及其举办社康纳入集团运作,同时创新性地将区疾控中心纳入,着力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防融合发展机制。目前,南方医科大学专家已进驻集团开展临床带教、业务指导等工作。二是建立集团和两家医院领导班子联席会议制度,疫情防控期间,统一布置协调医疗救治工作。三是理顺两家医院的发展定位、学科专业布局,区人民医院重点开展综合医疗和急救诊治学科建设,区妇幼保健院重点开展妇女儿童诊治学科建设。四是建立两家医院检验、影像信息互通和结果互认机制,初步实现院办社康统一管理。推进社康管理中心、病理诊断中心和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等资源共享中心建设启动。五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制定集团博士后管理招聘和管理规定。另一方面,探索成立平乐中医健康集团。由平乐骨伤科医院负责,打造以“一总院两分院”为主体,以坪山区医养结合养老院、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平乐医疗器械公司、郭春园中医发展基金会等多个二级机构为补充,以社康中心、诊所为外延,在中医医疗保健、养老助残、科研教育、产业文化等领域全面协调发展的平乐医疗健康集团。
五、关于大力引进优质医疗资源
一是推动香港名医诊疗中心建设运营。2020年1月9日,取得香港名医诊疗中心运营医院深圳(定和)医院的《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2020年6月8日,提请区政府印发《香港名医诊疗中心建设工作方案》,成立以区长为组长的推进香港名医诊疗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协调相关部门积极推动香港名医诊疗中心建设,争取打造国际前沿医疗技术先行试验区。二是推进全新机制深圳医学科学院项目落地并实现实质化运营,目前该项目已经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三是推动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项目进展,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研究院项目已完成公司注册,并将尽快完成公司注资、研究院民非注册、管理团队配备等工作;中医药儿童成长中心已完成公司注册,将继续协调落实场地租赁事宜。四是依托“三名工程”王拥军教授团队筹建骨内科,全面启动我区社区队列研究,为慢性筋骨病的中医早期干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筹备脊柱病研究所深圳分所,按照省级重点实验室标准建设。发挥戴尅戎院士团队技术优势,加快筹建3D打印门诊联合实验室。
六、关于加强基层健康服务能力建设
一是完善社康机构规划布局,编制《坪山区社区健康服务机构设置规划(2020-2025年)》,规范新建配套社康机构建设,鼓励通过购置、置换等方式,进一步提高社康机构业务用房自有率。实施社康标准化改造,2013年项目启动以来,完成13家社康中心改造。二是加强全科医师引进和培养。严格执行深圳市社康机构改革设置标准,引进招录全科医师,重点增加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医师、医学检验等卫生技术人员,配齐各类医务人员。加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执业技能考核,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三是统筹推动社康机构分级分类管理,构建“1+N”的新型社区健康服务体系。推动社康管理中心建设启动,目前,区医疗健康集团2家医院所属社康中心,由区人民医院统一管理。推进“智慧医疗”“互联网+健康”工作,促进分级诊疗。四是与各社康机构签订《坪山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协议》,落实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引进基本公共卫生智能化绩效评价信息系统,精准考核社区健康服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充分发挥社康中心疾病监测稍点作用,利用网络直播课、微信群、腾讯会议、社康通APP等信息化手段,向居民提供家庭医生签约、预约预防接种等线上服务,增强居民满意度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