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坪山区司法局关于区政协一届四次会议第2020028号提案答复的函

信息来源:坪山区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0-11-16 18:13:25

尊敬的戴少雄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诉源治理机制的意见建议》(坪山区政协一届四次会议第2020022号)收悉。经认真研究,现函复如下:

  一、关于对社会矛盾纠纷进行分层分类处理,建立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层级机制的意见

  我区已基本建成“大调解”工作格局,基层调解工作已成为全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首选方式,调解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目前,全区已建立人民调解组织共98个,其中包含1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调委会,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6个,社区调委会23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6个,2个个人调解工作室(陈丽卿、阿潘调解工作室)。全区共有专职兼职调解员约350人,其中专职人民调解员98人。我区通过规范性标准化建设,明确了各社区、街道、区、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及和个人调解室和品牌调解室的职能,实现功能互补,在属地管理的基础上,推行矛盾纠纷“分类分级”处理,专业性行业性矛盾由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室化解,街道、行业层面的重大、疑难、复杂和跨地区、跨行业的民间矛盾由个人调解室和品牌调解室,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经此,仍然无法化解的矛盾,最终进入法院,由法院作出最后的裁判。下一步我局将结合我区产业特色及发展趋势,重点打造物业管理、校园安全领域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健全相关领域调解机制,提供便捷、高效、专业的矛盾纠纷调处服务。同时吸收新加坡国际调解中心先进经验,健全商事调解院体制机制,优化商事领域矛盾纠纷一体化化解平台。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将法院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

  二、关于充分整合全区矛盾纠纷解决资源,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格局的意见

  一是将坚持“大调解”理念,将打造大调解格局作为全年调解工作重点,大力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有机结合,打造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大调解”工作格局。防疫期间,我局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大调解”平台,保证防疫期间各项公共法律服务正常开展,广泛发动人民调解组织、专、兼职人民调解员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疫情防控宣传等工作,努力筑牢疫情防控工作“第一道防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二是建立援前调解工作机制,完善诉前调解工作机制,印发《深圳市坪山区法律援助中心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援前调解工作规程(暂行)》,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律师、人民调解员作用,将人民调解和法律援助有机结合,将矛盾化解在第一线和源头,自今年机制建立以来,通过“援前”“援中”“援后”调解,我局共调解纠纷36宗,调解成功14宗,6宗案件当事人自行和解。三是依托“多调联动”工作机制,整合资源,坚持以实际出发,依托现有的人民调解“诉调”“访调”“警调”多调联动工作机制,以适应坪山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原则,做到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实现预防和化解矛盾效果最大化,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坚持“大调解”工作理念,完善“三调联动机制”,打造大调解格局,积极协调好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大调解主体之间关系,规范“三调联动机制”衔接流程,提高人民调解工作实效。

  三,关于加强各部门、行业协同力度,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建设机制的意见

  2019年以来,我局积极与区信访局、区委统战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对接,推动设立信访事项调解委员会、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退役军人事务调解委员会,同时加强与公安、区法院、区卫健局、群团工作部的协同力度,完善驻派出所人民调解工作室、驻法院(法庭)人民调解工作室、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婚姻家庭调解委员会,下一步推动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坪山监管局、区教育局等单位合作打造校园安全调解委员会。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建设机制,公安、信访、司法、调委会等单位形成部门联动,实现由单一调解向多元化解转变,形成多种调解主体协同作战,多种调解方式多管齐下的多元化调解机制。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方针,发挥人民调解的“第一道防线”作用,注重纠纷排查,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调解,有效防止民转刑案件、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等,努力将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问题,全力减少存量、控制增量,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逐渐实现“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

  四、关于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形成多元解纷合力,建立覆盖全区各矛盾纠纷调处部门的统一信息平台的建议

  我局高度重视信息化手段在人民调解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努力提高人民调解工作信息化水平。目前,已开发完成“互联网+人民调解”、坪山“法智”公共法律服务一体化平台等线上法律服务平台,推行“线上+线下”工作模式,即线上实现手机在线法律咨询与调解申请功能,居民足不出户即可申请调解或咨询法律问题;线下依托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及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安排专业律师及社区法律顾问线下值班值守,做好窗口服务。信息平台在服务不断档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推动人民调解信息化应用,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联动,将我局开发的坪山“法智”公共法律服务一体化平台与坪山智慧管理指挥平台对接,依托区智慧管理指挥平台民生诉求系统,建立覆盖全区各矛盾纠纷调处部门的统一信息平台,实现问题隐患、矛盾纠纷等事件信息“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分拨、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反馈”,形成闭环式智慧管理体系。

  此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