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倩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坪山区“城中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就提案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全面加强城中村环境卫生管理
(一)加强清扫保洁力度。我局常态化开展主次干道、商业大街、背街小巷、公共厕所、城中村等薄弱区域为重点的生活垃圾清理整治工作,加大生活垃圾清扫频次,加强路面的清扫保洁力度,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环卫设施设备干净整洁。截至目前,全区共发动环卫工人71.90万人次,出动环卫企业作业车辆105106台次,清理卫生死角29581处,清运生活垃圾11.25万吨。
(二)完善区-街-社协调机制。我局明确“责任分工”“责任清单”,进一步加强环卫监管力度,深入城中村、集贸市场、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等重点场所开展巡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着力解决环境卫生短板问题,确保环境卫生干净、整洁。今年以来巡查发现环卫类问题38289处,其中暴露垃圾问题12635处,垃圾收集点问题13103处,大件垃圾10419处,其他市容秩序问题2132处,发现问题均已整改。
(三)持续开展城中村清洁大扫除。我局会同各街道携手辖区物业公司持续开展“弘扬志愿精神,争做环境卫士”之每周一小时环境卫生大清扫活动,充分发挥区城管局及各街道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参与到清洁环境、美化家园的行动中。从4月17日始至今,坪山城管每周一小时环境卫生大清扫活动已开展20周,动员各街道及物业公司在辖区内共出动8586人次,清理卫生死角28.05万平方米,冲洗路面污垢338.4公里,清理乱张贴小广告5327个,清理乱堆乱放的杂物、大件垃圾68.9吨。
(四)实施“菜地”美化工程。在原新区时期,我局牵头统筹原坪山街道、坑梓街道共19个社区的闲置地块绿化整治提升工作,共计投资1815万元,完成了20.4万平方米闲置地块绿化整治,取得一定效果。后续,我局将充分征求社区居民的意见,以社区为单位,由各街道办申报,将社区的闲置地、菜地列入绿化提升项目中,对于有条件的社区,我局将征求国土规划部门的意见,适时开展社区公园建设。
(五)认真落实“城中村”餐饮单位规范管理,实施“阳光智慧餐饮”工程。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坪山监管局对“城中村”200平方米以上的餐饮服务单位开展“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系统建设,对餐饮单位食品加工流程、操作规范、环境卫生等开展智能巡检,自动识别未按要求佩戴口罩、未戴帽子、垃圾桶未加盖等后厨常见的违规行为,并第一时间向监管部门推送,实现“人防”和“技防”的深度融合。要求“城中村”餐饮单位加装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强化食品安全制度上墙,督促食品经营这对食品许可证、营业执照、食品安全量化等级、从业人员健康证、索证索票等信息进行公示。各街道市场监管部门结合实际,制定日常食品安全监督督导工作制度,监理日常食品安全督查督导台账,对无证无照经营、未办理健康证等违规行为采取责令整改、警告、罚款或停业整顿等处罚措施。
二、加强环保教育,推动城中村垃圾分类工作
(一)将环境卫生和垃圾分类知识纳入日常教育。各学校已普及环境卫生教育、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区教育局组织学生到我区垃圾分类教育基地进行了参观学习,增强学生垃圾分类和环保意识,普及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知识。通过开展环境卫生、垃圾分类宣传教育进课堂、进校园活动,力争提高每个学生环保意识,从小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学校利用公众号、家长会等方式向学生家长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垃圾分类知识。目前,部分学校购买市教育局与市城管局联合编写了《深圳市中小学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读本》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教学。
(二)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我局将生活垃圾分类宣传纳入文明城市迎检宣传体系,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作用,利用各行业部门的宣传阵地广泛宣传,加大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实施“蒲公英计划”,强化公众教育。同时,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宣传监督。截至2020年9月,全区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活动55场,参与人数8554人;开展督导员及机关单位培训173场,培训人数2129人;进学校6次,进社区167次,累计参与人数12413人;入户宣传3185户;发放折页52666份;媒体宣传报道28篇。
(三)做好大件垃圾、绿化垃圾集中处理。我局一方面积极统筹开展年花年桔回收工作,借助坪山迎春花市、互联网等手段进行宣传,累计张贴宣传海报500张,派发宣传单张2000多份。今年以来,累计收到123个预约电话,累计回收了年花年桔16791盆(年桔1012盆,年花15779盆);另一方面,督促相关企业收集公共区域的大件垃圾、绿化垃圾(树枝、树叶等)并运往我区大件垃圾、绿化垃圾处理基地集中处理。截至目前,累计回收处理大件垃圾3570.82吨、绿化垃圾6590.26吨。
三、发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环境整治
(一)充分做好基层协商,推动公约修订工作。根据深圳市民政局等七部门联合转发的《关于转发做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行动方案的通知》,区民政局于2019年8月组织各街道启动了居民公约修订工作,指导各社区依托居民会议,将民约的修订纳入城乡社区协商的框架体系,使协商成为制修订的重要环节,引导居民广泛参与,针对本社区存在的突出问题因地制宜提出约束措施,力求实效,要求居民公约表述简洁明了、接近群众生活生产、易于掌握和遵守。并将于2020年底完成辖区社区居民公约修订全覆盖。
(二)推进“党支部+居民小组(小区)+物业进城中村”模式。区委组织部组织以社区党委为核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充分利用社区党员积分制管理平台,引导社区党员主动向社区党委报道,增强社区党员在参与活动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和获得感。强化流动党员自组织能力和服务意识,推进“党支部+居民小组(小区)+物业进城中村”模式,引入优质物业资源,提升城中村治理水平。
(三)组建志愿服务队,做好公共卫生工作。群团工作部利用“区义工联公众号+志愿深圳”平台,通过挖潜志愿者擅长项,培养志愿者能力点,群团工作部初步搭建了管理层级化、协调专业化、服务精细化的志愿服务平台,围绕重点工作开展志愿服务。沿用坪山“河小二”的成熟模式,采取政府牵头、社会参与、群众响应的方式,广泛调动各方积极性和创造性。结合防疫和创文工作要求,组建了由义工组织、环卫企业、菜市场党群服务站、菜市场经营方、商铺等共同参与的菜市场清洁志愿服务队,倡议全社会共同守护家园,清洁家园,提升居民卫生意识,协助政府进一步做好公共卫生工作。截至目前,已组建覆盖全区菜市场的菜市场卫生清洁志愿服务队伍14支,每周200多名志愿者根据其居住地,就近走进全区12个正在营业的菜市场(另有两家正在升级改造),协同城管和市场监管部门对各个菜市场及周边进行清洁,彻底消除卫生死角的同时,发挥宣传和监督作用。
(四)落实企业减排措施。工业和信息化局积极配合市生态环境局坪山管理局制定涉及VOCs排放企业错峰生产计划。支持包装印刷、表面涂装、家具制造、塑胶制品、印刷线路板等使用VOCs溶剂的企业妥善安排年度生产计划。组织企业落实错峰生产,不使用高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等物料。
四、落实工作责任,加强智慧系统建设
(一)严格落实责任范围。各街道与辖区内经营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制。并向临街商铺发放“倡议书”、“致沿街商铺的一封信”等方式,调动居民、沿街商户的积极性,引导其自觉遵守市容环境卫生规定,主动解决门前市容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对“门前三包”责任不落实、内容不达标的店铺,严格按照《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开具行政处罚单,屡教不改的联合同市场监管部门,探索将相关信息纳入征信系统。
(二)加强“城管+”智能化建设。一是通过借助“智慧坪山”等视频监控等大数据分析手段,进行大数据追踪溯源,严查随意倾倒工业垃圾、建筑垃圾违法行为。今年以来,我局联合各街道执法队开展生活垃圾非法倾倒专项行动6次,立案查处非法垃圾乱倾倒23宗,罚款61288元;二是利用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在视频资源智慧管理平台上开发的视频智能分析系统,识别街面散乱的生活垃圾、塑料袋装的垃圾,以及公共场所堆放的纸箱、塑料筐、凳子等。目前,已实现“店外经营”、“乱堆物堆料”、“沿街晾挂”等视频事件检测,并推送至智慧管理指挥平台进行分拨处置。自2020年3月22日系统运行以来,视频事件检测立案数503宗。其中,店外经营38宗、未经批准设置广告牌90宗、乱堆物堆料88宗、沿街晾挂66宗、私搭乱建48宗,平均处置时长为0.6个工作日。
此复。
坪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2020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