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坪山区卫生健康局关于区政协一届三次会议第20190023号提案答复的函

信息来源:坪山区卫生健康局 发布时间:2019-10-23 00:00:00

孙玉萍委员:

  您提出的《扶持中医药发展,打造中医药服务高地》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坪山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医药的重要指示,依托辖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联合北京中医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等优势资源,着重推动“一院两堂”的建设,突出民生导向,立足产业基础,推动集群发展,深化中医药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多层次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中医药科研转化能力及产业化、现代化水平,推动医药文化传承创新、走向世界,努力创建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创新示范区。

  未来坪山区将依托独特的地缘优势,结合生态坪山、宜居坪山、文化坪山、健康坪山、科技坪山等关于坪山的新型区划建设模式,基于辖区中医药资源优势以及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良好合作基础,打造以中医药健康体系为核心,汇集医疗服务、教育培训、科学研究、生产制造、宜居颐养、健康服务、文化传播、对外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内顶级中医药产业示范基地。

  一、中医药政策和管理体制方面

  落实区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继续实施中药饮片“零加成”政策。推进中医医疗集团建设,将中医药发展深度融入医改。统筹考虑中医药发展需要,扩大中医医疗、养生保健、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等用地供给。按照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领导机制,切实加强中医药管理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在职责范围内,加强沟通交流、协调配合,形成共同推进中医药发展的工作合力。

  二、中医医疗服务方面

  充分发挥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突出优势,加强与戴克戎院士、王拥军教授团队的深入合作,形成中医药学科发展联盟,积极培育和建设国家级、省级中医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高水平运营坪山国医堂,充分发挥其深圳市“名中医诊疗中心”优势,为辖区居民提供优质高端中医药服务。完善社康机构中医药科室建设,满足基层中医药服务需求,建立中医药专家下社康出诊和带教机制。推动建立融入中医药内容的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开展高危人群中医药健康干预,提升基层中医药健康管理水平,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大力发展中医非药物疗法,充分发挥其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的独特作用。规范中医诊疗标准体系,开展中医治未病标准和中医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和疗效评价标准的制定、推广与应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推进中西医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加强中西医结合创新研究平台建设。

  三、中医药预防保健方面

  加快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加快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和区人民医院治未病科的建设,增强基层治未病工作指导中心的指导作用,推进中医治未病融入健康管理、妇儿保健、精神卫生等公共卫生项目,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中的主导作用。探索建立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保障模式。依托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资源优势,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在坪山区建设运营系列新型中医药医疗健康中心,主要包括:国际中医运动康复中心、儿童健康调理中心、肿瘤综合康复调理中心、女性综合养护中心、产后调理中心(月子中心)等。

  四、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

  建立中医药师承教育培养体系,将师承教育融入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充分发挥戴克戎院士、王拥军教授团队以及坪山国医堂巡诊名老中医药专家的技术引领和传帮带作用,加强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鼓励名老中医药专家通过师承模式培养多层次的中医药骨干人才,加速培养本土中医药专科人才队伍。加强中医适宜技术及中医护理技术培训推广,提高基层中医药人员的技能水平。借助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一流的中医药高等教育资源,联手国家级学术学会,举办国家级会议、国家级人才培养教育项目,与国际知名高校合作,探索国际合作办学新模式,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校区早日落户坪山。

  五、中医药传承创新方面

  借助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及北京中医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科技力量,设立中医药科研专项基金,多措并举打造粤港澳地区中医药科研基地,带动中医药科研创新发展。推动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研究院和传统手工中药炮制及调剂中心建设。依托和顺堂和澳门科技大学共建“澳深中医药创新研究院”平台,支持制定“和顺精品中药典”“国家中药饮片出口标准”等国家标准,引导和顺堂剂型改革,开展各类中医药产品研发生产。加强中药产业技术改革和工艺创新,加速中药生产工艺和流程的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提升中药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以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为依托,促进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传承创新发展。

  六、中医药文化旅游方面

  依托北京中医药大学以及平乐骨伤医院在中医药学术领域独特的品牌价值,大力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与发展。包含中医药文化展示中心,中药种植体验区,中医适宜技术体验区等。借助坪山高新区综合服务中心、坪山文化综合体等场地,大力举办国家级中医药会议、中医药文化论坛,开办中医药特色孔子学堂。同时,以深圳创建全国全域旅游城市为契机,发挥马峦山、坪山河、聚龙山湿地公园、燕子湖、燕子岭等生态优势,引入社会资本,打造“产城融合,山水相映”的高品质生态城区,在此基础上,创建中医文化旅游养生酒店、老年颐养社区、特色养护中心,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旅游及养生核心品牌。

  七、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

  借助中医药的特色优势,积极开展“中医外交”,充分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深圳市的国际交流合作的大背景大格局,打造坪山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中医药新名片,并争取早日实现中医药产业输出。支持以深圳市和顺堂医药有限公司为代表,在壮大香港“地铁沿线诊点+中央药房+APP预约”经营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国际中医药市场。一方面适时在东南亚等地开设和顺堂国医药馆,另一方面积极推动精品中药走向日本、加拿大、韩国、欧美等海外市场,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最后,感谢您对坪山区中医药事业提出意见、建议。并恳请您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我区中医药事业发展。

坪山区卫生健康局

2019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