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蒋武韬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深化金融服务,推动坪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区制造业发展与金融业服务融合工作的关注与建言。现就提案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更是坪山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而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则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一直以来,我区始终将金融服务制造业作为重点工作,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整合金融资源、完善政策体系,努力打通金融“活水”流向制造业的“最后一公里”。
一、关于“搭建对接平台,提高服务制造业企业精确度”建议
一是出台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为更好地引导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发展,2025年1月,我区出台《坪山区强化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措施》。该政策涵盖设立科技创新种子基金、支持资本市场融资、推广投、贷、保、担联动创新模式、常态化开展政金企对接活动等板块,为辖区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二是常态化开展银企对接活动。通过市区两级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党委、“一起益企”座谈会等形式开展“走进园区”产融交流会、“智驭未来”交流会、企业投融资合作大会、坪山区金融大讲坛等系列活动十余场,并通过联合街道走访、调研等方式,常态化收集企业融资需求解决企业融资诉求。
三是持续完善企业上市梯度培育机制。在企业上市培育方面,我区分层分类做好跟踪辅导,针对企业具体诉求,联合辖区券商及交易所等开展“星耀鹏城”拟上市企业培训系列活动。7月,召开辖区企业上市培训工作交流会。8月,联合深交所开展“金融大讲坛”企业上市交流会,会场设置“洽谈区”,供深交所专家“一对一”现场诊断答疑。此外,今年我区联合深交所、北交所累计走访辖区企业调研8家次,为市场主体提供专业化、全周期、全产品服务。目前全区境内外上市企业总数达23家,进入上市筹备阶段或有上市计划企业50余家。
下一步,我区将持续整合财政专项资金与金融服务资源,不断完善金融支持政策体系,强化金融服务功能,优化融资环境,为中小微企业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二、关于“优化银行信贷服务,强化融资贷款支持”的建议
一是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互动。一直以来,我区与各银行保持密切沟通,今年以来与广州银行、渤海银行、北京银行、江苏银行、浙商银行等深圳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提请区主要领导、分管区领导多次通过会见、拜访的形式,与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深圳分行保持良好沟通,更好了解辖区产业情况,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二是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为有效解决辖区内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打通金融惠企利民“最后一公里”,我区印发《坪山区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暨推进开展政银“千企万户大走访”的工作方案》,成立“坪山区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专班”,落实推进“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组织相关部门、街道联合银行机构“结对子”开展企业走访活动,帮助小微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截至目前,全区累计走访小微企业超3.5万户,累计授信超200亿元,放款超150亿元,其中信用贷金额超50亿元,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压力。
三是联合银行创新金融产品。我区常态化走访辖区金融机构,在广泛听取多方面的意见的同时,推动银行机构精准发力,建议银行从创新金融产品、扩大贷款总量、提升制造业贷款余额及增量占比等方面多措并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资金使用效率。联合辖区银行开展“园区贷”业务,充分发挥政府、园区、银行、担保机构协同作用,由园区归集共享企业经营信息,帮助银行对园内企业精准画像,有效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目前农业银行为莹展工业园量身定制出专属信贷产品“莹展e贷”,通过“线上+线下”双线发力,仅一天时间,便通过电话回访与实地拜访,成功对接2户有融资意向的客户;仅用3天,深圳市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就获批分行首笔“莹展e贷”,200万元授信资金及时到账,解决了企业原材料采购的燃眉之急。正在发动马峦创谷、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十余家重点园区推进“园区贷”工作,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下一步,我区将持续在重点园区推进“园区贷”工作,并结合《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方案》有关工作要求,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推进工作力度,不断丰富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支持,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运用,提升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三、关于“围绕推动金融科技应用,支持产业链整合”的建议
一是提升金融服务智能化水平。2025年7月,我区推出“益企贷”数据产品,该产品梳理了辖区企业公积金、社保、信用8大类企业运行指征性数据,在企业明确授权数据使用的前提下,通过数据核验、脱敏等技术,为金融机构创新相关金融产品提供数据支撑。目前已和多家银行签署了数据合作协议,企业可在“益企行”小程序查看具体贷款产品,进一步提升我区企业融资支持力度。
二是鼓励银行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依托坪山三大主导产业资源禀赋,鼓励金融机构依托产业链核心企业,通过融资推荐、交易信息共享、确认款项收付(或确认债权债务关系)、协助存货变现、强化供应链管理等方式,共同开发个性化、特色化产业金融、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银行创新企业授信模式,引导银行授信全过程紧密贴合企业最新经营情况,精准满足企业发展的金融需求。例如,我区接到某贸易公司融资需求后,将其推送至中信银行坪山支行。在梳理企业经营情况后,发现其财务指标无法达到银行传统贷款产品要求,中信银行坪山支行另辟蹊径,从企业的产业链上下游着手,用企业的应收账款匹配中信银行应收账款无追索权保理产品,为客户放款452万,助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三是支持企业间并购重组,促进产业链整合。我区在“金融大讲坛”活动中专门设置企业并购重组讲解板块,面向辖区企业普及专业知识,为其开展相关业务提供指导。2024年以来,并购重组方面,坪山区9家公司共完成11笔并购重组,有效提升投资价值,激发市场活力;9家公司实施股票回购,涉及金额4.9亿元;2家公司公告实施增持计划,涉及金额0.2亿元;3家公司获批股票回购再贷款3亿元。
下一步,我区将持续优化系统开发和对接,扩大银行覆盖面,从而助力金融机构完善信贷模型和创新产品服务,为信贷业务增量,降价,提质,扩面等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原动力。
四、关于“加强风险评估与管理,发挥保险重要功能作用”的建议
一是加强与保险公司沟通合作。目前,共有10家保险公司在我区设立分支机构。今年4月,我区引进中国人寿财产保险公司新设网点。上半年,我区保费收入同比增长6.2%。我区与中信保深圳分公司、人保财险深圳分公司等加强沟通交流,多次邀请其参加区内活动,例如邀请其参加关税变化下外贸企业专场座谈会、“金融大讲坛”等活动,为辖区外贸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金融服务及风险防控措施。此外,经对接,平安财险坪山支公司其为智能网联产业企业提供专属科技保险产品,已与美团、萝卜快跑等无人驾驶企业开展合作。
二是持续推动“费改保”工作。我区持续推进“费改保”事宜,探索将“公租房维修基金”等项目支出变更为购买保险,并邀请人保财险、平安财险等辖区保险机构召开“小散工程安全责任险”项目座谈会,发挥保险重要功能作用。
下一步,将持续推进辖区保险机构提供定制化的风险管理方案,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发挥其资金融通的功能,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解决方案。
四、关于“政策引导激励,建立专项基金”的建议
一是完善金融业支持政策体系。《深圳市坪山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资金支持措施》,其中包含支持企业融资担保的条款,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贴保资助。《深圳市坪山区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对通过知识产权质押或证券化获得贷款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按照不超过实际综合融资成本的70%给予补贴,单个企业每年累计可获得的补贴总额最高200万元。《坪山区强化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措施》,包含支持中小微企业资本市场融资、支持科技支行服务中小微企业等条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同时鼓励制造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为区内民营企业融资发展提供助力。
二是发挥引导基金带动作用。坪山引导基金已参股子基金14支,子基金群认缴总规模214.62亿元,子基金群已完成210个项目投资,子基金群完成返投坪山项目89个,去重后70个,返投坪山金额35.64亿元,整体实现超3倍返投比例。
下一步,我区将谋划设立总规模1亿元的种子基金,关注发展潜力良好的项目,落实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战略方针。
此函。





粤公网安备 44031002000124号
"创新坪山"
i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