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坪山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区政协二届五次会议第20250057号提案答复的函

信息来源:坪山区发展和改革局 发布时间:2025-10-29 16:59:55

刘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总部经济配套,提升经济发展效能的提案》已收悉。现就提案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总部经济制度体系”的建议。

  2023年12月8日,市发改委、市工信局等9部门联合发布了《深圳市总部经济集聚区布局规划》,明确了总部企业认定标准、支持政策。坪山区依据上级规划和其他区级总部经济扶持政策,聚焦坪山“6+3”产业集群,完成坪山区总部经济集聚区建设方案预研项目,因地制宜打造中心区高技术服务业总部经济集聚区和东部高科技企业总部经济集聚区,明确坪山区两大总部经济集聚区的发展目标、产业发展思路和措施、产业空间供给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策略、配套政策支持。当前,坪山区正在研究制定出台区级总部经济政策,确定契合坪山企业发展特点的区级总部企业认定标准,重点明确支持方向和支持内容等。

  在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方面,2025年3月开始,坪山区基于往年的申报进度,组织了一对一企业走访及辅导;在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发布申报通知后立即分批次、有针对性地面向辖区潜力企业开展宣传发动及辅导工作:一是对全区省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重点宣传,对培育平台企业数据进行分析,初筛数据符合企业逐一电话通知,最终共有58家企业成功提交申报材料;组织召开一场政策线下宣讲会,辅导60余位企业负责人及申报负责人,帮助企业快速掌握申报要点;三是“点对点”开展企业申报材料咨询辅导,电话答疑解惑160余次,线上沟通辅导企业50家,一对一走访潜力企业合计29家。2025年坪山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申报企业共54家,复核企业4家,合计58家企业完成申请流程提交。经初审符合认定标准的企业共53家,已推荐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

  下一步,坪山区将加快制定出台差异化总部认定标准,构建全面支撑总部企业转型升级的制度体系,继续加大力度支持“独角兽”企业、“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长为市场占有率更高、产业链带动作用更大的“小微型总部”,培育具有根植性的本土创新型企业总部。

  二、关于丰富前瞻性、专业性的总部企业服务供给的建议

  2024年,坪山区实施“6+3”产业集群建设计划,组建新能源汽车、医药和医疗器械、人工智能等三个产业办公室,组建专业化服务团队,为总部企业提供法律、财务、税务、人力资源、咨询设计、检测等全方位专业服务,构建面向全球的专业运营服务网络。

  在检测服务方面,坪山区重点深化检测服务与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推动检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区拥有CMA资质检测机构42家,其中,新能源汽车领域检测机构3家,半导体人工智能及电子电气领域检测机构7家、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机构2家。引入吉因加医学、韦格纳医学(基因检测)、德尔塔技术(医疗器械检测)等特色机构,补足多元化检测服务供给,全方位满足总部企业检验检测需求。2025年7月2日,坪山区人民政府印发了《深圳市坪山区落实“双碳”战略 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注重产业检验检测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的培养,在检验检测共服务平台建设、氢燃料电池应用示范等多个方面提供配套支持,做实新能源企业发展多级保障。

  在法律服务方面,坪山区司法局牵头积极开展总部企业涉及的新兴领域和热点问题的研究,并及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企业出海法律风险防范指引,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法律支持。依托坪山区涉外涉港澳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积极打造专业涉外法律服务平台。定期开展培训和研讨活动,邀请涉外法律专家以及律师分享经验。同时搭建总部企业与市律协、区律工委的沟通平台,统筹整合涉外律所和涉外律师资源,针对总部企业在岸、离岸业务提供法律服务。2025年,坪山区司法局推出“法治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暨涉外法律服务‘每月一主题’活动”,截至目前共举办5场涉外法律服务宣讲活动,共150余家企业参加,为坪山辖区企业“出海”提供有针对性的法治保障。

  在财税服务方面,坪山区税务局聚焦辖区产业发展方向,通过深改革、出实招、办实事、优服务,不断提升纳税人获得感和满意度。一是锚定税收营商环境优化目标,不断丰富总部企业税费服务有效供给,推动打造“6+3”产业集群专区,为辖区重点税源企业提供“一窗通办”等服务,开展定制化、个性化的“一企一策”精细化服务。二是充分发挥“益企聊”税企互动平台作用,推出“益企聊”“益企办”“益企学”三个递进式服务举措,加强对辖区总部企业纳税人问计问需,集中区局税政、征管专家团队力量切实回应企业诉求。三是针对“走出去”总部企业开展“税助外贸”等主题沙龙培训,开展多层覆盖个性化精细辅导,构建“税源直通服务中心+疑难问题协调处理中心+涉税(费)争议咨询调解中心”三级联办的“多元化”调解机制,及时汇总梳理涉税诉求,合力推动解决高频诉求,提高工作效能。

  下一步坪山区将持续依托新能源汽车、医药和医疗器械、人工智能三大产业办公室,持续探索构建全球化贸易服务平台。一是支持境内外商会、行业协会、专业服务机构等,为总部企业提供“走出去”专业服务,举办“走出去”系列沙龙、投资促进活动、论坛等多种形式活动,促进企业交流;二是就企业涉外经济活动中的资金流动、利润分配、法律适用、税费缴纳等问题进行梳理规范,就企业发展中可能存在的涉外问题开展学习研究,提前做好预案规划。持续为总部企业提供便利的在岸、离岸业务运作支持。

  三、关于“针对坪山优势产业和急缺机构,按图索骥,根据实际需要针对性引进品牌专业服务业机构,助力区内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坪山区引进权威车检机构,打造国际级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整合汇聚各方资源,积极引进权威车检机构,主动对接中汽中心、中国汽研、招商车研、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等,推动创建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为开展产品准入、车辆上路运行构筑更加牢固的产品质量防线,保障我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安全持续发展。整合中汽中心、中国汽研、招商车研、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等各方资源,推动创建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坪山区汇聚了生物企业1287家,2024年新增144家,其中规上企业10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3家,专精特新企业119家。坪山区药品生产企业数量、药品批件数量、高端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高端医疗器械注册证数量等核心数据,均占全市近四分之一,已初步形成生物医药产业先进制造业集群。坪山区持续加速生物医药产业服务升级,强化高质量服务供给,打造优质产业生态,助力坪山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一是在生物医药方面,引进的产业服务机构涵盖从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到注册上市的全部重要环节。药物发现方面,引进了深圳湾实验室坪山生物医药研发转化中心、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深圳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院。临床前研究方面,引进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华南安评中心。在CRO(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和CDMO机构(医药研发生产合同外包服务机构)方面,引进布局了华先医药(同时从事CRO和CDMO业务)、华南细胞工厂等创新载体。成功推动坪山区纳入省药品监管局创新服务体系重点地区,共建多层级协同的产业服务+监管新模式。二是在医疗器械方面,新型研发机构已涵盖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注册申报等环节。在临床前研究方面,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所坪山实验室已经落户,目前正在推动国家医疗器械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加快落地。在临床试验方面,区内的人民医院、平乐骨伤科医院和萨米国际医疗中心可为医疗器械上市提供临床试验服务。

  下一步坪山区将落实国家、省、市工作要求,积极推动国家医疗器械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落地,建成后将覆盖医疗器械全产业链的计量测试、标准制定、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能力,助力医疗器械企业的质量提升和自主创新。推动在坪山区设立广东省药械注册指导服务工作站(深圳),为企业提供前置沟通服务,提高企业药械注册效率。推动广东省生物医药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医疗器械可靠性可用性实验室及医用机器人等前沿医疗器械产品质量安全评价实验室落地建设。

  四、关于“建设专业化服务业产业园区,集聚发展专业化服务业产业”的建议

  坪山区专业化服务业集聚产业园区包括以会展服务为主的燕子湖片区,以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为主的湾区智联试验场等。2025年上半年,坪山区加大力度引进前沿艺术潮流、创新科技成果、高端装备等“首展”。2025年上半年,引进展会19场(其中首展3场:美育展、家博会、生命文化博览会),活动22场。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方面,湾区智联测试场低空升级改造项目已经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停机坪的建设,正完善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功能和安装试验设备,基本具备一定的测试功能。

  下一步,坪山区将推进2025深圳eVTOL展、航空航天展、8月份深圳坪山家博会、大湾区机械展、年货节等项目落地。2025年全年计划引进展会活动70余场,其中首展6场以上。完成湾区智联测试场低空改造升级工程竣工验收和投入使用。同时,联合大批专业化服务业产业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地方专业化服务业产业,促进本地专业化服务业、工业服务产业向更前沿、更大规模发展,围绕产业发展实际需求,谋划打造更多专业化服务业集聚区。

  五、关于“打造专业化服务业的中心地位”的建议

  坪山区持续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与服务全链条能力水平,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通过建立全方位的专业化服务平台,树立坪山区专业服务业集聚区的金字招牌。一是支持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建设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聚集行业龙头共建联合创新平台。2024年,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转化5项科研成果,孵化5家高科技企业,助力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二是在坪山区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产业园区和行业协会成立7个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在宣传培训、维权援助和纠纷调解等方面为辖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服务。三是建设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坪山分窗口,为区内创新主体提供综合咨询、知识产权维权、纠纷化解等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累计受理坪山法院委派调解知识产权类案件314件,成功调解63件,涉案金额152.69万元,调解金额45.84万元。成立了坪山区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坪山区坪衡商事调解院、坪山区顺为商事调解中心、坪山区沃本商事调解中心,配备专兼职调解员,通过调解方式化解知识产权矛盾纠纷,有效解决企业举证难、诉讼周期长、成本高等知识产权纠纷问题,为区域重点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下一步,坪山区将通过系统性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服务体系,着力引进法律、会计、咨询、知识产权等领域的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组织机构,在重点产业园区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和专业服务站,为区内企业提供全链条、高品质的专业服务支撑。树立坪山区专业服务业集聚区的金字招牌。

  此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