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坪山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区政协二届五次会议第20250013号提案答复的函

信息来源:坪山区发展和改革局 发布时间:2025-10-29 16:00:44

民建坪山区总支(筹)、民革坪山区总支筹备组:

  您提出的《关于积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提案》已收悉。现就提案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生产性服务业的培育扶持力度”的建议。

  坪山区聚焦“6+3”产业集群,针对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关键领域,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力度。

  在扶持政策方面,坪山区出台完善《深圳市坪山区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深圳市坪山区关于鼓励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若干措施》《深圳市坪山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资金支持措施》等系列政策,具体通过“鼓励联合创新载体建设”“鼓励高能级载体组建”“鼓励科技成果转化运营”“鼓励转化项目入驻”“鼓励转化项目融资”“鼓励产业化项目落户”等多条措施,以减免场地租金或按照项目建设完成情况等方式,持续政策倾斜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

  在资金支持方面,坪山区持续致力于以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在财政收支“紧约束紧平衡”大背景下,紧紧围绕“6+3”产业集群,每年安排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人才等专项资金,规模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在全市前列。同时持续保障普惠性专项资金支出力度,确保资金惠及广大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创新载体建设方面,近年来,坪山大力推进创新载体建设,北理深汽院、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华南安评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先后入驻,市级以上创新平台累计达204家。特别是,近期在产学研政策的鼓励下,南京大学等多个高校同坪山区人民政府签署科技创新合作协议,南京大学拟同辖区企业比亚迪合作,在坪山建设南京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首个高能级创新载体,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及卓越工程师培养。

  在人才引育方面,一是制定并落实人才政策,2022年底出台“3+1+1”产业人才政策体系,政策实施以来,已认定聚龙顶尖人才2 名、聚龙领军人才216名。截至2025年5月底,产业人才政策补贴惠及5259人,共计发放补贴约1.448亿元。二是深化产教融合机制,打造人才培养基地。2025年坪山区持续构建“智能车”“中国芯”“创新药”三大产业技能生态链,协助9家省链主企业,带动53家链员企业与43所院校协同育人,推进覆盖电子元器件制造工、药物制剂工等34个工种的技能生态链建设工作,相关经验入选省人社服务“百千万工程”典型案例。同时推动搭建“一院一联盟三中心三基地”(人力资源研究院、高技能人才发展联盟、职业标准研发中心、技能人才考试中心、粤港澳(坪山)技能人才服务中心、技能人才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政校企合作服务基地、工匠精神培育基地),为产业发展源源不断输送产业技能人才。

  下一步,坪山区将从加大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力度、降低生产性服务业经营成本、深化创新载体建设,继续加大生产性服务业的培育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为企业提供更多技术创新平台和资源,引导优秀的生产性服务业落地坪山。

  二、关于“依托坪山中心区高技术服务业总部经济集聚区建设,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聚集和发展”的建议

  2025年,坪山区组织开展坪山区总部经济集聚区建设方案预研工作,明确坪山中心区高技术服务业总部经济集聚区的定位是两业融合总部基地。总部基地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两大重点产业集群的特色生产性服务业,吸引研发机构、科创金融机构、科技中介机构等生产性服务类平台和企业,营造创新生态,并加快完善商业配套和生产型服务职能。在智能网联汽车方向,重点发展车联网、软件信息服务、检验检测服务、AI技术服务、数据服务、动力电池回收资源化利用等核心领域,构建智能网联汽车全链条产业生态。在新能源方向,重点发展电池控制系统研发、检验检测、新一代电池技术研发、智能电网系统研发等核心领域,通过四大板块的技术耦合与产业联动,构建从研发到应用的垂直生态体系,驱动新能源产业向高效化、安全化、智能化方向升级。同时集聚区将加快发展投资服务、绿色金融服务、科技金融服务、创新孵化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和管理咨询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下一步,坪山区将与市级生产性服务业行业协会及其业务主管部门对接,持续推动在坪山区建设行业性的聚集地,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聚集和发展。

  三、关于“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的建议

  坪山区在政策制定,企业服务、政策宣传等方面持续发力,鼓励企业加大数字化投入和创新力度,推动政策实施落地。

  一是制定优惠政策措施。坪山区积极落实2023年出台的《深圳市坪山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资金支持措施》,从供需两端发力,激发企业数字化转型动力。在支持企业数字化建设方面,鼓励企业打造数字化示范产线、车间、工厂及园区,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相应奖励,如对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获三级认证的企业最高奖励50万元,获四级认证的企业一次性奖励200万元。此外,支持优质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推动数字化转型全覆盖,助力企业提升数字化水平。二是强化企业指导与帮助。坪山区牵头成立深圳市工智联产业数字融合发展促进中心,联合区内龙头企业比亚迪及多家工业互联网服务商打造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诊断咨询、工业互联网技术服务等全方位服务。坪山区发布首批31家数字服务商名单,涵盖华为、金蝶等大型服务商以及“精而专”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覆盖数据采集、工业互联网安全等多个领域,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支撑。坪山区完成市级数字服务商对区内146家企业开展诊断咨询服务,引导激发企业数字化转型动力,并推动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探索“共性转型技术+个性转型技术”模式,实现中小企业低成本、快捷化部署。三是加强政策宣传与解读。2024年以来,坪山区举办数字经济政策宣讲会、数字化转型研讨等活动10余次,组织区内企业前往鸿合、永迦电子等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三级工厂走访交流,学习先进经验,提高政策知晓率和落地率,让更多企业了解并享受政策红利。四是在政策评估机制方面,坪山区通过资助项目年度考核、专项资金年度审计、财政重点绩效评价、事后绩效评价等多种方式,及时追踪评估发现问题、多部门联动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专项资金政策执行监督管理效果。

  下一步,坪山区将继续推动建立一批高水平的技术创新平台,吸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入驻,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同时,加强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对接和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四、关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结合坪山区的产业特点和优势,坪山区积极引导传统产业加大数字化投入和改造力度,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一是以头部企业为突破口,利用数字经济专项政策,发挥“头雁效应”,激活“群雁活力”。目前,坪山区已培育出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荣耀)、2家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共进电子、方大智源)等,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阶段的制造业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参考样本。二是遴选数字化智能化示范产线6条、示范车间1个、示范工厂2个、示范园区3个以及5G全连接工厂2个,树立行业标杆,引领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下一步,坪山区还应加强对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支持工作,推动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和发展壮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关于“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坪山区持续加大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力推进网络建设与优化升级。一方面,政务外网已基本完成区财政预算单位的全覆盖,政务外网终端用户上网速率可满足日常办公需求;另一方面,全区已累计建成5G基站4207个、5G-A基站192个,网络覆盖率和带宽速度显著提升。同时,坪山区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培训、实施网络安全日常监测,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相结合,确保数字化基础设施安全稳定运行,提升数字政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筑牢数字底座。

  下一步,坪山区将继续加大对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同时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此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