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坪山区群团工作部关于区政协二届五次会议第20250145号提案答复的函

信息来源:坪山区群团工作部 发布时间:2025-10-28 14:14:58

尊敬的谷广兴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区儿童友好城中村建设的提案》(第20250145号)收悉。经认真研究,结合各会办单位情况,现就提案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在城中村内合理规划并建设安全、多样化的儿童游乐场地,配备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游乐设施,如滑梯、秋千、攀爬架等,并确保场地的安全性,设置防护围栏、地面软化处理等设施”的建议

  近年来,坪山区高度重视儿童友好成长空间建设,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在城中村改造中合理规划并建设儿童游乐场地,配备多样化设施,并严格保障场地安全。一是科学统筹布局。依据相关规划标准,在居住用地内优先选址日照充足、环境舒适区域设置儿童游戏场地,并对城中村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适儿化改造。二是推进设施配备。推动儿童友好城中村覆盖各街道,因地制宜增设适龄游乐设施,丰富儿童活动空间,如坪山街道建成沙梨泡泡、元气岛、栈道、菜地及科普彩绘墙等多处儿童友好公共空间;碧岭街道在新村入口设置儿童友好城中村指引牌及趣味地图,增设儿童友好广场导视牌及灯杆旗,设置跷跷板、摇摇马、滑梯等适龄游乐设施。三是强化安全防护。定期开展设施安全检查,有效避免儿童磕碰受伤。如石井街道在多个居民小组的儿童游乐场地设置防护围栏、地面软化处理等设施;碧岭街道在儿童游乐区域地面铺设柔软塑胶材料,周边加装安全围栏,采用圆角设计、选用高耐耗材质,确保场地的安全性。

  二、关于“优化城中村的交通环境,设置儿童专属的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完善交通标识和减速带,保障儿童出行安全”的建议

  我区着力构建“人车分离、标识清晰、安全舒适”的儿童友好交通网络。一是系统优化与秩序管理并重。依据法定图则及相关标准,科学确定道路断面,修复破损路面,保障慢行通畅;加强日常巡查与高峰时段校园周边交通疏导,整治违停占道等行为,提升通行秩序。二是设置儿童专属通道。在城中村主干道、学校、幼儿园等儿童密集区域设置独立连续的步行道和自行车道,通过物理隔离实现人车分流。例如,碧岭街道在汤坑新村设置围栏、石墩等隔离设施,规划3处分流路径;龙田街道改造800米儿童友好路径,提供安全独立的通行空间。三是完善安全防护设施。在儿童活动频繁区域增设限速标识、注意儿童警示牌、减速带,施划彩色斑马线及“礼让儿童”标识,强化车辆礼让意识;严格监督施工质量,确保铺装材质、隔离设施和交通标识符合规范,持续提升儿童出行安全保障水平。

  三、关于“加强城中村儿童文化教育设施建设,设立小型图书馆、科普馆或文化活动室等,定期举办各类文化、艺术、科普活动,丰富儿童课余生活”的建议

  积极盘活城中村儿童文化教育资源,通过新建、改造、功能融合等多种方式,推进小型图书馆、科普馆、文化活动室等儿童文化教育设施在城中村区域的建设与布局。同时围绕文化、艺术、科普等主题定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有效提升儿童参与度与获得感。一是聚力设施载体建设。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实现全区各街道、社区图书馆及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儿童专区全覆盖,区图书馆绘本馆、区少儿图书馆、汤坑社区图书馆获评深圳市“儿童友好图书馆”。各街道多措并举积极推动城中村儿童文化教育设施建设,如碧岭街道贯彻“空间共享、功能融合”理念,打造“儿童友好型社区”主题空间,创设含扫码听书、互动留言墙、共享自习室的多维学习场景,利用闲置集装箱建成可定期更新适龄读物的公益读书角;坑梓街道打造“15分钟阅读圈”,配备24小时智能书柜,街道藏书总量达2.4万册;石井街道对现有公共空间进行适儿化改造,设立小型图书馆、科普馆、文化活动室,并在各社区设置“读书角”和文化活动室。二是丰富活动内容供给。全区依托少儿图书馆、文化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室等阵地,常态化开展亲子阅读、科普教育、艺术培训、手工坊、非遗体验等各类文化活动。例如,区少儿图书馆年举办“小小生活家”等活动近250场;区文化馆开展“叩响艺术之门”公益艺术培训;各街道也积极打造品牌项目,如龙田街道构建儿童参与体系,全年开展儿童议事及文化类活动超200场;碧岭街道系统开展传统文化、科技创新等主题儿童活动超百场;石井、坑梓、坪山、马峦等街道均结合儿童需求,定期举办阅读分享、亲子沙龙、心理成长、科学普及等形式多样的专项活动,全年惠及儿童超5000人次,有效丰富了城中村儿童的文化体验。

  感谢您对坪山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并多加指导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