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彭顶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坪山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建议》(第20230073号)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区建筑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收到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视,对您在提案中对坪山区建筑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不足的客观分析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围绕相关建议开展了系列工作,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完善建筑业产业体系方面的建议
近年来,坪山区建筑业一直秉持高质量发展的基调,强化创新驱动,加快转型提升,推动经济稳进提质增效,争创发展新辉煌。截至目前,坪山区共有建筑业企业265家,其中特级企业1家,一级总承包企业5家,二级总承包企业15家,三级总承包企业81家,专业分包企业163家;劳务施工企业208家;工程设计企业11家,其中专业甲级3家,专业乙级1家,专项甲级2家,专项乙级、丙级5家;工程监理企业4家。
为进一步完善建筑业产业体系,我局一是严格落实“管行业就要管招商”的要求,及时捕捉行业领军企业的投资意向,主动对接潜在目标,本年度成功推动造价咨询、工程监理、全过程工程咨询综合实力均位居“全国30强”的友谊国际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在我区注册成立子公司;二是厘清建筑产业体系,梳理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建筑业产业链条,从勘察、设计、监理、咨询、施工、劳务、建材供应等方面,打造覆盖建造全过程产业链;三是筹备坪山区建筑业协会,结合我区实际情况,梳理本土建筑施工、监理、设计、造价咨询、材料供应、专业分包、劳务分包等企业,摸排各企业情况,形成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谋划覆盖建造全过程产业链的建筑产业集群。
下一步,我局将加大力度壮大产业规模,持续完善建筑业产业体系。一是强化骨干企业培育。鼓励建筑业企业扩大规模、晋升资质,着力培植一批建筑、市政公用、公路、水利水电、机电工程等高等级资质的一流企业;鼓励建筑企业向关联度较高的上下游产业链延伸,逐步实现由建筑施工为主,向投融资、设计咨询、工程建设、建材制造、运营维护等多领域全方位发展,形成“投建营一体化”格局。二是坚持政策导向,优化建筑业产业布局。根据坪山区建筑业发展情况和产业特色,结合国家有关指导意见及省、市工作部署,加快推动区级资源整合,扶持建筑企业做强做大,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稳步实现增产创收,扎实提升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逐步优化建筑产业布局,整体提升我区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二、关于升级建造方式方面的建议
为全面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机制,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创新,激发建造方式升级改造,具体如下:
(一)大力推广高品质绿色建筑
近年来,全区新建建筑100%为绿色建筑。2022年,全区新开工绿色建筑总面积211万平方米,高星级绿色建筑面积占比88%,新建民用建筑100%落实绿色建筑标准,其中,安居秀馨苑获得深圳市金级绿色建筑建成标识,深圳市第二十高级中学、深圳市第十八高级中学获得深圳市银级绿色建筑建成标识;2023年上半年,全区新开工绿色建筑总面积76.23万平方米。为全面推动我区建筑节能、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高社会认知度,我局积极组织绿色建筑宣传培训及观摩活动。
(二)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一是加快发展以装配式建筑为主的新型建造方式。2022年,全区新开工装配式建筑总面积179万平方米,占新开工项目总面积比例83%,处于全市前列水平,其中碧岭小学扩建项目及科韵学校2个项目满足现行国标要求,预评价达到AA级装配式建筑。2023年上半年,全区新开工装配式建筑总面积76.43万平方米。二是大力推进智能建造项目试点。深圳自然博物馆、沙湖保障性租赁住房、秀沙学校、中建科技深圳科研产业基地被列入2023年度智能建造试点项目。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示范引领。2023年5月19日,我局组织召开“智能建造”专题调研座谈会,区相关职能部门及辖区内重点建筑业企业参加会议,区人才安居有限公司对沙湖保障性租赁住房智能制造应用情况进行介绍,该项目为全国全市首个建筑机器人应用项目,有效降低了碳排放量,实现绿色智能建造。
(三)深入推广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
我局牵头成立区BIM工作小组,印发《坪山区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实施方案(试行)》。截至目前,已完成26个项目共175万平方米的既有重要建筑BIM建模工作,累计应用BIM技术的建筑项目71个,其中,坪山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器园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项目分别斩获全国BIM技术应用一等奖、二等奖,深圳技术大学等近30个项目获评其他国家级、省级BIM技术应用成果奖项。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促进绿色转型,升级建造方式。一是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加快推动建筑业与先进制造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体系、发展路径和监管模式。二是培育一批智能建造龙头企业,打造由骨干企业担任链主的涵盖设计、生产、施工、运行维护及建筑机器人、建筑产业互联网等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的全产业链,优化建筑行业资源配置效率。三是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发展。通过推进既有民用建筑绿色化改造、新建建筑落实绿色建筑等级要求,加强绿色低碳城区建设,推动超低能耗建筑、零碳建筑、既有建筑节能及绿色化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装配式建筑、区域建筑能效提升等项目落地实施,推动高质量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
三、关于增强建筑业企业竞争力方面的建议
为切实提升我区头部企业竞争力,我局对积极梳理相关企业名录,定期开展联系及服务指导,具体如下:
(一)引导企业落户
2022年以来,我局引导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等6家特级央企及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我区注册成立子公司,为让企业能尽早承接工程,协助符合条件的企业向市住房和建设局申请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和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
(二)倾听企业诉求
2022年以来,我局主要领导带队,实地走访调研区建筑业企业30余次,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技术创新、产业拓展、市场开拓、未来发展规划等情况,认真倾听企业诉求,针对企业在市场开拓、员工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与困难,我局积极协调区相关职能部门,切实为企业解难纾困。
(三)出台助企政策
2023年6月,我局出台了“我为企业找市场、我为企业跑手续”相关工作方案,工作方案中包含加强项目信息共享、提升项目审批效率、加强部门协同服务、降低项目融资成本、支持项目评优创先、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建立退出机制、优化房产项目监管、推进企业优势互补、激励本土建筑业企业对外拓展业务等十条工作举措。我局以工作方案为指导,服务好本土建筑业企业,助力坪山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动能。一是加大“引进来”力度。加大我区建筑业企业培养力度,采取自我培育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积极鼓励央企、外省市高等级资质建筑业企业在我区设立区域总部或成立子公司,带动我区建筑业整体实力提升。二是深化科技赋能。鼓励施工企业加大科研建设投入,建立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孵化载体和科研技术研发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三是激励争先创优。鼓励建筑业企业建设高质量精品工程,建设具有引领效应的“鲁班奖”“詹天佑奖”等示范工程,引导装饰装修、机电安装等专业承包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发展道路。四是加强建筑市场监管。强化建筑市场从业主体行为监管,严厉打击转包、违法分包、挂靠、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违法违规行为。
衷心感谢您对我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为推动我区发展建言献策。
专此函达。
深圳市坪山区住房和建设局
2023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