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陈宏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社区管理创新,优化企业服务机制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走访帮扶制度、开展意见诉求征集的建议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开展企业大走访”工作部署,坪山区坚持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组织工作就覆盖到哪里,第一时间选派256名干部分成75个小组,挂点联系服务全区1000余家重点企业,切实帮助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各小组挂点干部深入企业生产经营一线开展调研、宣讲政策、排查问题、推进解决。一是用足用好区级企业版民生诉求系统,破解企业诉求“五个无”难题。大力推广企业版民生诉求系统,“背对背”、零接触解决企业诉求。企业版民生诉求系统主要是针对企业诉求的“五个无”:企业诉求无门、诉求无人、诉求无用、诉求无期、诉求无评的情况,用一个系统,构建起解决企业诉求的五大体系:一个平台、一张清单、一支队伍、一套评价体系、一个会议制度,达到高效、精准、贴心、标准、全面的企业服务目的。企业版民生诉求系统通过整合梳理企业需求,形成512个事项的《职责清单》,基本实现“分类无交叉、诉求描述准、责任部门明”。在此基础上,企业再有诉求提出,就无需确认诉求的种类及对应部门,只需提交诉求内容,“7×24小时”在线分拨队伍根据职责清单,将诉求精准分拨到相关部门。51家涉及企业诉求的责任部门明确了“第一承办人”,实时跟进企业诉求处置流程,实现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接诉即办。二是“线下点对点”,各服务小组对困难反映突出的企业,通过上门走访、进企入户、调研问题现场等方式深入生产经营一线,详细了解企业的困难、诉求和意见建议,并分类建立需求清单,及时协调处理问题,跟踪处理进度,与企业建立点对点的问题沟通渠道,“陪伴式”服务企业发展。三是“资源上门+精准送策”提升助企服务效能。各服务小组充分利用自身职能特点,把所在单位的特长优势和行业资源融合进企业服务中,积极与企业需求进行对接,把资源送上门,产生“1+1>2”的效果。如区应急管理局建立了“安全+助企行”工作机制,在收集、解决企业诉求的同时,为挂点服务企业提供全面“体检式”检查服务,帮助企业消除安全隐患和风险;区委政法委发挥“坪信贷”平台(下属单位区信用办主办)作用,在服务企业中推进信用赋能,加大金融信贷支撑,为三家挂点企业对接了1500万的融资服务,部分贷款利率降低了2个百分点,切实解决了挂点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二、关于培育企业合作组织的建议
目前我区已成立坪山区工商联(总商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扣“两个健康”工作主题,坚持“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多措并举助推坪山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不断完善沟通联系机制。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广泛开展走访服务企业活动,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组织召开政企座谈会,联合多部门宣讲坪山区产业、人才和招商引资政策,助力企业克服疫情影响实现高质量发展;提高惠企政策触达度,通过开展“坪企讲堂”,联合区相关部门为企业详细解读政策,拓大政策宣导覆盖面,精准落实惠企纾困政策,助推坪山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二是聚焦行业发展活力,创新服务会员方式。拓展交流形式,借助区域政策优势和龙头企业力量,组建集成电路(半导体)、生物医药(器械)等5个行业专委会,整合行业资源举办行业专委会活动,助力产业链的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增强区域经济发展韧性;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高质量组织开展“坪山企业家日”“坪企TALK”“青年企业家互助沙龙”等主题活动,搭建交流互动平台;凝聚“法企”合力,成立坪山区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协助会员企业预防化解民商事纠纷,发挥组织优势引导会员企业依法经营,提高法治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三、关于深化党建共建交流的建议
我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服务企业发展的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紧贴企业需求,通过深化两新组织组团共建模式,构建稳企纾困服务桥梁,精准高效护航企业发展。一是组团增效。创新开展全域“组团党建+党群共建+结对共建”的大组团新模式,以示范性党组织为核心,按产业链、区域化原则设立27个党建组团,组团内实行会议列席、活动联办、阵地共享等制度,实现以大带小、以强带弱、优势互补。二是组团赋能。针对生物医药产业链短、创新链支撑强的特点,推动成立全市首个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链党委,通过把党组织建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链上,以党建引领、赋能发展、共融共建,打造细分赛道特色鲜明、高端医疗器械、高价值生物药、先进生物技术服务集群效应显著的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城。针对半导体产业相对完善、特色鲜明的特点,构建以中芯国际党委为核心的半导体产业链党建组团和以新宁物流党支部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产业链党建组团,邀请企业业务骨干列席组团会议和活动,以党建交流助推产业合作,共同探讨行业产业发展现状和前景,集中研究解决产业链发展的共性问题。三是组团挂点。按照“1+N”结对组团方式,组织15个区两新组织党工委委员单位分别与150家重点非公企业结对,通过“组织共建、阵地共享、活动共办、遇事共商”形式,提升结对共建质量。为每个党建组团挂点一名党群干部,制定任务清单,压实挂点干部定期走访企业、牵头组团会议、谋划组团活动的工作责任,既指导企业党群组织规范运转,也全流程参与到所挂点组团各党组织的方方面面,充当好两新组织的党建指导员、政策宣传员、问题收集员、助企服务员。
下一步,我区将充分发挥网格员桥梁作用,大力推广区级企业版民生诉求系统,畅通企业诉求渠道。不断深化两新组织组团共建模式,加强企业与政府、企业间的沟通交流,推动信息畅通、共享,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此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