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人大建议办理结果公开

坪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区一届人大七次会议第1-20210082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信息来源:坪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1-11-16 16:43:04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产业政策管理 优化产业服务供给的建议》已收悉。我局会同相关单位认真研究了您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自2017年1月坪山成立行政区以来,坪山区产业政策结合新的定位和发展趋势,对经济、科技、文化、人才等政策均进行了全面优化,建立了以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宣传文化事业、推动人才引进等为主体的产业及人才相关的政策体系。经过四年的实践,同时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规定,结合坪山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我区对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等产业政策开展了几轮修订工作,同时新增了集成电路第三代半导体、智能网联汽车、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政策体系。

  根据第1-20210082号建议,我区产业政策管理和产业服务供给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就此我局会同相关单位认真研究,积极改进,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进一步完善产业扶持政策管理机制

  (一)关于增强政策合理性的相关工作情况

  2020年,我局结合坪山产业发展实际,充分吸纳人大、财政、审计等行政职能部门意见和建议,科学的开展政策修订完善工作。本轮修订中,我局重新梳理了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体系下所有产业政策文件,通过调研摸底坪山区经济发展现状,结合未来发展规划,明确了政策修订方向,对政策体系进行了较大优化调整。重点发展高质量制造业,加大了优质企业培育力度,增强了新兴产业支持,同时发挥政策的引领作用,编制了服务业专项政策,推动薄弱产业的发展,构筑高端服务业的产业格局,形成了《深圳市坪山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资金支持措施》《深圳市坪山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资金支持措施》《深圳市坪山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资金支持措施》《深圳市坪山区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资金支持措施》等政策文件,并于2021年6月8日以区政府名义正式印发。新政策的修订将有效控制资金规模,聚集资源重点扶持大企业发展,同时也为中小微企业量身打造适用政策,做到大小兼顾。

  2020年,区发展和改革局牵头起草了《关于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在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提升道路测试服务效能,构建多元化场景应用示范及优化产业配套环境四大方面提出21条举措,大力吸引全球顶尖和行业领先的企业、机构在坪山区落户、测试和示范运营。该文件已于2020年12月以区政府名义印发实施。

  2021年,区科技创新局根据我区主导产业现状,借鉴其他市、区相关政策,已着手开展《深圳市坪山区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的修订工作。本轮修订将创设性地增加股权投资的资助模式,增加对于重点产业领域企业的政策扶持,并将进一步明确政策扶持对象和范围,避免重复资助,及时调整申报量为零的政策,提高扶持政策设立的科学性。新政策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印发。

  经过几轮研究修订,目前我区的产业、科创政策体系已逐步完善,支持方向更为明确,以支持制造业和服务业高质量、创新发展为主,重点支持集成电路产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等产业集聚发展,辅以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创新型产业用房等专项政策;资助体例更为清晰,资助对象和资助条款上都有了清晰的区分,从政策源头去除重复,对交叉重叠政策进行了优化调整,形成交叉错位的资助政策。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优化提升产业扶持政策,以此推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坪山建设。

  (二)关于建立统一监管平台,提高政策兑现便利性,健全风险防控机制的相关工作情况

  2018年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申报系统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申报系统建设使用以来,我局和科创局每年都对系统进行优化完善,尽量提高企业使用便利度,增强内部审核完整度。同时,我局调研深圳市各区产业专项资金申报平台的搭建使用情况,并会同区相关部门研究建设我区集成化专项资金申报系统,将产业、科技等政策服务集成在一个宣传指引平台上。目前该平台正在搭建,将于今年年底前完成科创局、工信局、发改局申报系统一体化建设,届时企业将通过统一网址进入我区产业专项资金申报平台。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完善集成化平台,争取打造扶持政策自动推送,申报资料自动比对,全流程线上申报、审批、签订合同、拨付,智能化统计分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智能化集成平台,真正做到让信息、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路,打造真正的智慧平台,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更好的服务企业。

  在政策兑现方面,为方便企业申报,缩短资金拨付时间,我局已着手研究企业“免申即报”模式,根据部分政策的特点,探索零材料申报,待产业部门、财政部门、统计部门、税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及行政执法部门等各单位数据信息全面打通,形成全区二、三产业企业机构全覆盖的大数据系统后,资金审核部门将可以通过大数据系统核实相关信息,直接向符合条件的企业拨付资金。不适宜采用“免申即报”模式的项目,专项资金资助部门将继续根据政策编制对应的实施细则或申报指南,并不断的优化申请流程,简化申报材料,指导企业开展专项资金申报工作;同时尽量缩短资金申报环节,将流程中可合并的事项一并处理。

  在风险防控方面,目前我局和科创等相关部门的手段相对传统,主要通过自行核查、网站核查或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核查等方式发现风险隐患。下一步我局将会同相关部门探索通过大数据系统,加强各职能部门联动监督,及时共享企业风险信息,积极探索通过系统实现智能化监督,争取实现政策自动推送,企业自主申报,信息后台比对、各部门线上逐级审核、资金自动拨付、资金用途自动监管、企业绩效及时反馈、风险信息及时推送的流水线式申报审核拨付及监管流程,实现全流程系统留痕,降低专项资金拨付风险,做到事前资质审核,事后资金监管。

  (三)关于提升政策宣传实效的相关工作情况

  产业发展政策实施以来,我局不断创新政策宣讲形式,从最初的小规模线下政策宣讲会,发展到现在的线上线下相结合,多渠道宣传的宣讲形式,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和广度,提升政策宣讲实效。新政策印发以来,我局已召开一场大型线上政策宣讲会,参与人数500余人,并赴10余家企业开展送政策活动。目前,我局和相关部门主要的宣讲形式为:

  1.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线上线下全覆盖、精准化开展政策宣讲服务,对中央、省、市、区最新政策进行集中宣讲,帮助辖区企业“摸”准“吃”透产业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及时、规范地做好专项资金申报工作。每年召开大型线上宣讲会两场以上(工信局和科创局各一场以上),大型线下宣讲会两场(工信局和科创局各一场以上),分行业宣讲会3-5场;

  2.主动作为,对符合条件的产业聚集区、重点企业及规上企业上门送政策、讲政策,每年为100余家大中小型企业单独讲解政策内容;

  3.发挥街道办事处作用,会同各街道开展政策宣讲工作,让中小微企业了解政策,用好政策;

  4.充分利用坪山区人民政府网站、传统媒体宣传、微信群、QQ群、咨询电话等进行政企沟通,为企业答疑解惑。

  (四)关于完善政策后评价机制的相关工作情况

  产业政策实施以来,我局每年都会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开展绩效评估工作。2020年我局对2017-2019年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了三年整体评价,为了解专项资金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企业使用专项资金的情况,以及企业对产业扶持政策和专项资金资助流程的满意度评价,我局会同第三方专业机构组织开展了问卷调查工作,共向180家企业(涵盖大、中、小规模企业)发放了180份调查问卷,为优化政策体系提供了不少意见和建议。

  同时在政策中明确政策后评价机制的重要性。新印发的《深圳市坪山区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特别规定了绩效自评工作的内容。《管理办法》作为区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的纲领性文件,围绕“强职责”“强监管”“强衔接”三大核心目标,进一步完善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的监管流程和制度体系,保障制造业、服务业、集成电路、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创新型产业用房、外贸稳增长等专项政策措施在实施过程更加安全可控,同时通过对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绩效评价,包括对系列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执行的合规性进行全面评价,为调整优化政策、改进资金管理、保障资金安全和安排年度资金投入提供重要依据。

  二、进一步加强产业配套供给及服务

  (一)关于健全产业空间供给制度的建议

  2021年1月,区投资推广服务署联合行业机构发布《坪山区2020年度产业用房租金基准价(片区)》,通过市场调研,综合考虑各片区或园区的平均租金和个别因素修正系数,为每个片区或园区评定符合市场实际的参考租金价格,有力保障工业用房租赁价格的稳定性,防止租金大幅波动,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2021年4月6日,市府办印发了《深圳市优质产业空间供给试点改革方案》,通过试点改革探索产业用地与产业空间供给的新机制,此次产业空间供给试点范围为市属国有独资城市建设平台企业,项目建成后拟试点产业用房及配套用房可分割销售,但还需要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根据市级层面相关用地政策进行衔接,区投资推广服务署下一步将积极配合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坪山管理局、国资局开展试点,充分发挥“用房招商”的政策优势为我区招引优质企业。

  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一直秉持“服务大局、服务产业、服务城市、服务民生”的战略定位,并根据区委区政府重点产业项目工作部署,不断拓展优质产业空间。一是持续推进产业园区租赁、收购及运营,2020年新增产业空间23余万㎡,引进区重点人才及产业项目3个(人才研修基地、RY项目、创新创业学院)。二是继续推动多项重大产业载体项目开工建设,预计建成新增产业空间160余万㎡,为我区引进重大项目提供优质载体空间。

  (二)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片区基础设施建设,探索生物医药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的新模式的建议

  2020年,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已着手开展区属国企资本优化布局改革,一方面,在推动区产业投资服务有限公司生物医药加速器二期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的同时,力争做优做专做精产服公司,将其打造成以高端产业园区及产业公共服务平台运营、围绕生物医药、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未来产业研究、服务为核心的平台型公司;另一方面,该局已于2021年3月成立深圳市坪山区产业资本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作为坪山区国有金融类资本的投资管理平台和持股平台,具体负责坪山区股权类资本的出资和管理,在法律法规及上级部门允许范围内开展除引导基金业务外的其他金融服务,按照以融促产、牌照协同、投贷联动、参控有序的发展思路,打造“产业投资+资本运营”双驱动。在产业投资方面,通过开展投资融资、产业培育和资本运作等职能,推动产业集聚、化解过剩产能和转型升级,培育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在资本运营方面,通过股权运作、基金投资、培育孵化、价值管理、有序进退等方式,实现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和保值增值的同时,各国企之间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持续服务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三)关于增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供给的建议

  为吸引公共服务平台落户坪山,鼓励区内企业在产业集聚区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我区在新修订的实体经济产业政策中,加大了对公共服务平台的资助比例和资助力度。对在坪山区运营的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5G、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的公共服务平台给予30%的运营支持;支持开展资源数据共享、产品推广标准制定、认证测试等数字化公共服务的平台建设;对在综合保税区建设的,为企业提供保税研发、保税存储、检验检测、进出口服务等综合服务平台给予50%的建设支持;支持企业(机构)在坪山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给予企业50%的建设支持,20%的升级改造支持;对国家级集成电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或分中心给予100%运营支持。通过产业政策,增强公共服务平台的供给。

  (四)关于鼓励园区运维企业转型升级,为入驻企业提供服务的建议

  2021年新印发的实体经济产业系列政策中,新增了“打造特色产业园区”“数字经济专业园区建设支持”的资助政策,以园区入驻企业的经营发展情况作为核准指标,给予运维企业相应的奖励,以此鼓励园区运维企业加强园区管理,积极提升产业服务,打造专业化、精细化的产业运营园区。

  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区将结合坪山区产业发展需求和产业政策实施的绩效评估情况,不断优化产业政策,提升产业服务,进一步完善对重点产业的扶持政策和服务机制,以此推动我区经济快速发展。

  此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