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人大建议办理结果公开

坪山区人力资源局关于区一届人大七次会议第1-2021024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信息来源:坪山区人力资源局 发布时间:2021-07-14 11:52:23

尊敬的杨勇(等)人大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工人队伍技术技能素质建设的建议》(第1-2021024号)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优化现代职业教育方面的建议

  (一)弥补职教短板,引入优质资源。为满足坪山区高新技术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在中职教育方面,2017年我区引入市属优质职教资源——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深圳一职”),合作开办深圳一职坪山校区。学校位于坑梓街道沙田社区,于2019年9月正式开学。按照“产教融合,服务当地”的原则,深圳一职紧贴我区产业发展,开设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药品食品检验、医疗器械维修与营销等专业,现已招收两届学生共计300余人。2017年深圳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坪山新校区(以下简称“深圳三职坪山校区”)正式启用,开设有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等专业,2019年至2020年与深圳三职坪山校区我区合作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班共12期,培训课程有职工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职工素质提升讲座、国际化质量人才专项培训等,累计覆盖辖区225家次,企业职工904人次;同时,深圳三职坪山校区开启的“圆梦计划”2017年起至今宣传发动约3800多人报名,截至目前共有110名职工申报学费补贴费用共计8.8万元。在高职教育方面,2018年深圳技术大学经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并独立招生,学校紧密对接深圳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设置学科专业,坚持产教融合深度开展校企合作,积极与行业协会、龙头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促进企业需求侧和教育供给侧深度融合。目前,深圳技术大学已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广核、南方电网、华为、腾讯、比亚迪、西门子等160余家国内外著名企业确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二)推广产教融合,创新职教模式。推进产教融合深度发展,辖区比亚迪、理邦精密仪器两家公司确定为深圳市第一批建设培育的产教融合型企业。深圳一职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框架协议,与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办中国特色学徒制(试点班)。引进安克礼德中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该机构已与辖区比亚迪公司、深圳宝山技工学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德国AHK技能人才培训认证,共同打造深圳德国双元制示范基地。大力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2019到2020年,辖区参与企业新型学徒制共14家企业,合计2040人开展培训,预计发放补贴1342.25万元。2021年度企业新型学徒培养已于7月开启申报工作。

  (三)开展“坪工学堂”,打造品牌项目。致力提升职工综合能力素养,联合包括深圳市职工继续教育学院、深圳广播电视大学坪山学院等面向广大职工群众开展的“坪工学堂”服务,涵盖学历、技能、素质提升3大板块,以“菜单式服务”无偿送课进企业、进基层,丰富职工业余生活,拓宽职工成长之路。截至2020年底,在学历提升方面,已完成三届学历提升班开班工作,帮助80余名职工求学圆梦;技能提升方面,已成功开办电工操作、职业核心能力提升、叉车操作等8期培训课程,惠及辖区126家企业468名职工,帮助职工提升岗位技能。素质提升方面,已开展各类培训38期,惠及近2000余名职工。目前,“坪工学堂”已成为服务职工的品牌项目,并荣获2020年深圳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二、关于加强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议

  (一)全面贯彻实施三项工程。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全面推动“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大工程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全面提高我区技能人才工作水平。成立坪山区三项工程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草拟制定坪山区“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培训示范基地认定工作实施办法,促进培训载体建设,我区现已建成省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2个、市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2个、市级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1个,设立省级南粤家政技能等级认定点1个。支持辖区企业结合发展需求和自身特色,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载体,积极开展坪山区市级高技能人才载体补贴申报工作,推动辖区11家企业成功申报市级高技能人才载体,并共发放补贴280万元。与辖区深圳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共建三项工程培训基地和开展技能培训,并依托其作为省级“南粤家政”技能等级认定点合作开展技能水平评价。

  (二)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出台《坪山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1年)》,实施技能提升十项重点行动,持续加大引进培育技能型人才力度,支持企业广泛开展员工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广泛开展普惠式技能提升培训,全面提升我区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今年以来,使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为辖区企业支付相关政策补贴共42,699,580元,补贴人数67,214人次,惠及辖区企业1,448家次。邀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直属科研机构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开展“坪山区新能源智能汽车相关产业人才培养引进”课题调研项目,为下一步人才培育和引进工作提供方向和依据。

  (三)积极开展各级各类技能竞赛。2019年成功举办国家级一类大赛中国技能大赛—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来自全国28个省份的246支参赛队伍542名选手同台竞技,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核准后,最终获得职工组全国决赛双人团体赛项前3名、三人团体赛项前2名的18名选手,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180名获奖选手按规定由相关职业资格实施机构晋升一级职业资格。2020年,我区成功举办深圳市第十届职工技术创新运动会暨2020年深圳技能大赛——口腔修复体制作工职业技能竞赛决赛。承办了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广东省选拔赛、深圳市首届“粤菜师傅”精英挑战赛暨2020年广东省“粤菜师傅”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深圳选拔赛。2020年7月,在辖区世赛省级集训基地举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广东省选拔赛,在该基地参加集训的深圳选手梁瑞琪,取得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车身修复项目优胜奖,获得了进入46届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复项目中国集训队的资格,这是深圳市在该项目上首次进入中国集训队。2021年我区计划举办广东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深圳市选拔赛——塑料模具工程项目及2021年深圳市职业技能大赛——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项目,相关筹备工作正在进一步推进中。

  三、关于提升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及加强宣传教育方面的建议

  (一)大力培育工匠典型。出台《坪山区“聚龙巧匠”认定、管理和保障实施办法》,规范和保障“聚龙巧匠”评选。聚焦于生产和服务一线的技能人才,突出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经前期广泛宣传发动、申报推荐、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评选程序,评选出坪山区首批10名“聚龙巧匠”。成功举办2020年十大“聚龙巧匠”表彰会暨工匠精神论坛,辖区院校、企业以及“聚龙巧匠”代表共同探讨工匠精神培育,并为10名“聚龙巧匠”获得者颁发证书和10万元奖金。活动获央媒新华社宣传报道,切实增强新时代工匠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营造崇尚技能,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

  (二)进行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秉持“立足坪山,服务湾区,联接国际”的宗旨,持续推进工匠型人才交流服务载体建设,目前项目实体建设已完成项目可研编制、EPC招标,目前正在推进装修设计。智囊团建设方面,成立项目建设咨询委员会,聘请世界技能组织前主席西蒙·巴特利为首席顾问,世界技能大赛竞赛委员会副主席冯建强等5位专家为顾问;实训和竞赛基地建设方面,与深圳鹏城技师学院合作建成的实训基地已被广东省人社厅认定为世赛项目省级训练选拔基地。目前,该项目正在进一步推进中。

  (三)推进工匠精神课程开发。经人社部《工匠精神读本》主编宦平指导,制定“工匠精神”课程大纲,已组织相关人员开发“工匠精神”VR/AI课程体系,以数字化课程形式呈现工匠精神的内涵,致力于工匠精神核心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使服务对象完成工匠精神的洗礼和升华,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能人才服务。

  此函。

坪山区人力资源局

2021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