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周红满、陈钦峰、谢水双、陈禄荣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优化坪山区体育设施的建议》(第1-20200005号)收悉,所提出的我区体育设施在体系、布局、用地、选址、设施品质和管理六个方面进行提升改进的相关建议,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经我局会同我区相关部门研究,现提出办理意见如下:
一、关于“体系方面,完善“四级体系”补足中型设施,重点打造街道级体育综合体,就近布局社区级体育场馆”的建议
为高标准规划布局坪山区体育设施,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我局会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坪山管理局开展了《坪山区文体设施专项规划及近期实施计划》研究(以下简称《专项规划》)及《坪山区大型体育场馆规划选址研究》。未来坪山区将形成“市区级-街道级-社区级”三级体育设施规划体系,我局将会同该局对大中型体育设施选址进行充分的研究论证。以上两个规划的要点一是每个街道都规划建设一个全民健身中心(街道级体育综合体),将体育设施与住宅休闲、商业、娱乐等业态融合,为群众参加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体育培训、运动训练提供优质服务。二是体育设施注重结合公园绿地、绿道、文化设施、交通枢纽等多样化空间配置体育设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坪山管理局也将大力支持“体育+”公园、“文体+”居住、商业、公交场站等用地混合开发模式。坪山区采用混用开发模式的用地潜力很大。这样一来可集约用地,提高体育设施的使用率和可达性。三是根据《专项规划》的小型体育设施布局原则,社区级体育设施应进一步利用“口袋”用地灵活设置,体现公平人性原则,满足多人群对活动空间的需求。四是在新建小区的规划审批中进一步强化小区级体育设施的配建要求。
目前,以上两个规划正在修改完善,下一步拟将其纳入我区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使其作为制度固定下来,形成长效机制,并真正落实到位。
二、关于“布局方面,强调体育设施的近便可达”的建议
我局将建设体育设施同“体育生活化社区”、“15 分钟健身圈”有机结合起来,选址契合城市发展战略,应交通便捷、易于疏散,应能接近人口大规模聚集区或区域中心,可充分利用,确保人口密集区优先布局、密集布局体育设施,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在家门口使用体育设施的日常需求。
三、关于“用地方面,倡导混合用地”的建议
一是积极探索“体育+园林”的新模式,向“体育公园化”方向发展。利用绿地及滨河环湖空间植入体育场地设施,让园林既有休闲游憩的功能,也能满足体育健身的需要。坪山区足球场建设工程项目选址聚龙山片区,旨在打造聚龙山足球公园。该项目已纳入2019 年区政府投资项目首次前期计划,计划年内完工。场地设置为2片11人制足球场、1片7人制足球场和3片5人制足球场,面积为 27734平方米。另外,在公园及绿地新建一批全民健身设施,满足广大群众健身需求。
二是鼓励文体设施的用地混合开发,打造新型的“文体+”空间。大中型文体设施作为民众日常休闲游憩、健身锻炼的重要场所,在特定时段(节假日、下班后)有着较高的人流量,合理地与商业、交通等用地结合,进一步激发用地活力。大中型体育场馆建设要特别注重符合综合化、人性化、智能化的特点,提升场馆综合利用率和服务品质,满足大众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需求。
四、关于“选址方面,大中型体育设施选址和人口密集区高度契合”的建议
《专项规划》提出大中型体育设施应靠近城市主干道和城市轨道交通,均衡布点,宜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模式。应形成区域中心,并紧邻居住区,提高使用效率和区域中心的吸引力和聚集性。我局在我区大中型体育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中将以上原则落到实处。
五、关于“设施品类上,打造‘标配+特色’多元化体育设施”的建议
一是升级改造现有体育场馆。大工业区体育中心改造项目已于2020年2月经区发改局正式立项,该项目拟打造坪山中心区全民健身及文体娱乐中心,以运动娱乐为主题的文体综合体,总投资金额为61974.8万元。该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约76000 平方米,新建总建筑面积约5800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多功能馆、接待中心及室外运动场地等。该项目很重要的一个建设内容是将部分需求强烈的游泳池、足球场等体育设施纳入,同时融入轮滑、儿童平衡车、击剑、跆拳道、武术馆等运动培训功能,打造具有艺术特色的城市标志性建筑。二是各街道的全民健身中心正逐步实现健身功能的多样化,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健身需求,注重关注少年、儿童等群体,使其能够同时服务少年、中青年、青少年(儿童)以及残障人群。
六、关于“管理方面,积极盘活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议
落实上级关于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管理的优惠政策,加大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力度。每年中央财政下达 20 万元补助资金用于加大我区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力度,我区也正进一步规范开放时段、范围、惠民价格等,进一步降低收费标准,鼓励公共体育场馆惠民开放,提高大型场馆的使用率。同时,积极实现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共享,建立一套共建、共管、共享的机制。
此函。
深圳市坪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0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