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人大建议办理结果公开

坪山区教育局关于区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2020157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信息来源:坪山区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0-11-13 12:03:21

尊敬的赵大运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社区公益课程品质助力坪山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建议》(第1-2020157号)收悉。经会同各街道办事处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优化需求调研方式,摸准百姓学习需求的做法

  结合代表建议,为更好地摸准社区居民学习需求,2020年1月,坪山区教育局分别采用互联网调查(问卷网)和现场访谈两种方式开展调研:一是针对社区居民通过问卷星和纸质问卷的形式进行调研;二是走访党群服务中心,从服务中心了解开展课程情况和居民学习需求。精确锁定各社区居民学习需求和学习场地资源情况等,为后期合理制定课程规划及制定每周课程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关于以优质合作机构为基础,搭建优质课程统筹平台的做法

  “学在坪山”公益课程项目现已建立稳定专业的讲师团队(签订聘用合同42份),其中博士1人,硕士2人,本科15人,大专15人,本科以上42.9%,专科以上78.6%,形成“一师一档”制度。通过建立统一的教师准入制度和课程管理制度,不断优化教师管理程序。结合代表建议坪山区教育局将进一步优化招标程序,通过多方整合资源,吸纳更多的优质机构参与合作,同时将邀请专家团队参与评标,遴选优质机构服务于社区课程,切实保障课程品质。同时,鼓励优秀教师志愿者开展免费公益培训,为社区公益课程开展奉献爱心、贡献智慧,组织部门可为其颁发授课证书。

  三、关于优化过程管理机制,促进课程良性发展的建议

  结合课程实施情况,为保障课程良性发展和课程资源有效利用,“学在坪山”公益课程逐步完善项目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档案管理制度,并建立了教师和学员管理制度。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课程、学员签到制度;二是项目人员跟课制度;三是管理人员定期随堂抽查制度;四是根据学员反映及到课情况,建立课程准入和退出机制。

  四、优化(拓宽)场地供给形式,保障课程顺利开展

  2019年坪山区教育局在坪山街道、碧岭街道分别建立了共享学习中心试点,今年坪山区教育局将争取再建设2家共享学习中心,同时将成立流动学习站。后疫情时代,开课方式将继续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缓解实地开展课程的场地压力,采用方便快捷、利于传播的方式,开展居民学习活动。

  五、关于加大财政支持的建议

  按照教育部、广东省等文件,坪山区教育局按照区常住人口每年人均不低于2元标准申请社区教育专项培训经费,保障“学在坪山”公益课程项目持续开展。

  此函。感谢代表们对坪山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