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人大建议办理结果公开

坪山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区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50173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信息来源:坪山区发展和改革局 发布时间:2025-09-11 09:06:16

尊敬的潘名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20250173号)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坪山区深刻领会,全面落实这一部署要求,在政策支持、政务服务、金融支持、民生实事、基础设施等具体工作中创新打法,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一、关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建议

  坪山区住建、市场监管、街道办等部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通过专项整治等方式打击厂房租赁市场违规行为,打击“二房东”恶意抬高租金,企业可通过坪山发布微信公众号直接反馈相关情况。产服公司等国有企业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优化租赁条件,并对已入园的企业及新引进企业,制定了一定期限租金不递增、额外免租期等多项租金优惠措施,切实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同时,推进“工改工”、城市更新项目,建设生物医药加速器、新能源基地等政府主导的产业园区,以低价优质空间平抑市场租金。区财政局建立了坪山区产业空间租售信息共享平台,集聚了坪山辖区国有、集体及民营各类社会主体优质产业空间资源,为需求企业与业主搭建一对一沟通桥梁,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企业入驻成本。

  下一步,坪山区将加大产业空间供给,提高集体建设用地和留用地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拓宽工业用地来源。鼓励建设多层标准工业厂房,引导产业空间地上地下双向利用。完善产业空间供后监管制度,明确监管主体、监管过程和责任追究等,保障厂房租赁市场有序推进。

  二、关于出台扶持政策的建议

  坪山区严格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着力推动政策红利精准快速直达经营主体。今年以来,坪山区税务局已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宣讲形式开展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培训14场,惠及企业超4000户次。宣传、发动区制造业企业积极申报“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2024年度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申报期间,初步审核近400家企业资料,其中383家通过最终审核,加入享受政策名单。

  下一步,我们将落实好国家关于税收优惠政策,推动企业应享尽享。

  三、关于解决招工难的建议

  坪山区扎实推进充分拓展招聘工作覆盖面,结合“南粤春暖”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直播带岗等云端招聘活动,招引更多优质人才到坪山就业创业。一是构建信息互通桥梁,搭建高效招聘平台。自2022年起,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通过微信公众号线上定期发布招聘岗位信息,打造便捷、高效的招聘渠道。截至目前,已累计发布144期招聘内容。截至2025年6月,依托“坪山工匠园”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19期“就业超市”栏目,295家次企业累计提供岗位需求8672个;发布9期“名企优岗”栏目,详细介绍比亚迪、康泰健医疗、亿道集团等企业的发展状况、岗位需求,为解决招工难题奠定信息互通基础。二是深化人力资源合作,增强劳动力市场供给。大力推进与人力资源机构的对接和引进工作。2025年上半年,成功与全国排名第二的国投人力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时引进7家人力资源机构,为劳动力输入提供坚实保障。组织2场企业用工需求对接活动,邀请恒祥达人力、昌龙劳务等15家次人力资源机构参会,精准对接企业用工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累计为企业输送劳动力1200人,有效缓解了企业阶段性用工紧张问题,保障企业生产经营顺利开展。三是创新共享用工模式,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为缓解辖区劳动力富余和短缺无法及时匹配的矛盾,2024年创新建立劳动力余缺调剂机制。通过提前研判企业用工形势,主动收集企业用工变动信息;灵活调配富余劳动力,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动态平衡;主动开展用工变动指导,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专业建议,促成劳动力余缺高效对接。自该机制运行以来,已累计服务41家企业,掌握1200多名富余人员信息,收集1500多个岗位需求,成功促成860人顺利调剂至合适岗位。四是推动智能化生产转型,助力企业减员增效。为从长远角度缓解企业用工难问题,积极宣传推广可植入企业使用的机器人设备,鼓励企业推进智能化生产转型。目前,辖区已有不少制造业企业积极响应,引进机械臂等自动化设备用于车间生产。通过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企业在减少实际用工人数的同时,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效降低了对传统劳动力的依赖,为破解招工难问题探索出一条创新路径。

  下一步,坪山区将立足现有工作成果,持续发力。通过营造积极的就业氛围,定期收集和发布企业岗位需求,深化区域劳务协作,完善余缺调剂机制,鼓励辖区企业加速智能化转型,缓解企业招工难、用工难的问题,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四、关于引导企业转型创新的建议

  坪山区在引导企业转型创新方面,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平台搭建等多维度举措,形成了一套系统性支持体系。设立“坪山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覆盖研发投入奖励、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等领域。支持企业新建或升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平台,今年以来,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超滑技术研究所、深圳普瑞金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入选工信部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新增市级以上创新载体11个,总数达215个。全市首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在坪山成立。为更好支持企业数智化转型,坪山积极搭建供需对接桥梁——落地深圳市工智联产业数字融合发展促进中心,为辖区企业提供数字化等公共服务;引入专业市场力量,打造由华为、金蝶等组成的首批数字服务商队伍,引导探索“共性转型技术+个性转型技术”的创新模式,助力中小企业低成本、快捷化转型。

  下一步,坪山区将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引进高能级创新载体,强化高质量服务供给,依托市科技创新种子基金子基金助力更多优质项目落地坪山。力争2025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不低于90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增长20家。推进“1121”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和校地、校企合作的“双飞地”模式,加快实现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协同供给。

  五、关于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的建议

  坪山区通过构建多层次、全链条的金融服务体系,系统性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建立融资企业动态管理机制,整合各行业主管部门资源建立中小微企业库,精准推送融资需求至金融机构,并推动银行开发专属融资产品。设立科技创新种子基金,以“投早、投小、投科技”为原则,支持种子期科技项目转化,覆盖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前沿领域。依托“链上坪山”“金融驿站”等平台,定期组织政金企对接会。例如,2025年5月,坪山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区工信局联合举办“链上坪山”之“金融赋能助民企 同心聚力创未来”2025年银企对接会,通过搭建银企对接服务平台,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坪山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器成功引入了深圳证券交易所科融通V-Next平台,为园区内所有企业提供一个规范化、市场化的高效融资渠道。坪山创新广场围绕入驻园区的中小微企业在贷款、融资等方面的需求,积极建设“金融超市”,探索“园区贷”业务。

  下一步,坪山区将以“政策牵引+金融工具+精准服务”为核心,持续深化产融结合,缓解企业融资压力,为“创新坪山”提供更强劲的金融动能。

  此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