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吴刘菊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建设电动自行车停车棚的建议》(第20250622号)收悉。经认真研究,我区答复如下:
一、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停放区域的建议
(一)加强停放区域建设方面。一是加大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设施供给力度。目前坪山区电动自行车约30万辆,今年以来,结合辖区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和分布情况,经评估论证群众停放充电客观需求和城市规划建设进度,坪山区推动35个住宅小区、6个国企自有产业园区、1个重点企业开放电动自行车停放空间,同时在地铁口、城中村、商圈等周边和工业园区内增设电动自行车停放点520余处、可停放2万辆电动自行车,新增充电端口1.05万处。二是拓展重点整治区域安全停放空间。今年来,结合坪山区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强化交通秩序治理等专项工作,在原有停放场所和充换电设施的基础上,落实新建商场、写字楼、学校等公共场所非机动车停车位共计3260个,其中含充电桩的非机动车停车位952个。三是结合辖区道路交通节点需求设立停放点。今年来,在全区20个地铁站点的72个地铁口周边,新增6153个电动自行车停车位,盘活1384平方米的人行道通行空间。目前,正持续推动深圳技术大学地铁口、田心地铁口、深圳萨米医疗中心侧面空地等6个电动自行车停放量较大的点位,作为电动自行车充换电一体示范站的选址。
(二)规范停放行为管理方面。今年来,坪山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结合迎“十五运”城市环境面貌品质提升行动安排,聚焦电动自行车通行停放安全管理,切实推动辖区停放行为大幅改善。一是建立每日视频巡检工作机制。全面梳理全区地铁口、商圈、学校、医院、交通枢纽、重要场所等重点区域周边,形成问题清单和整治计划,开展视频和实地巡检通报。目前已巡检重点区域1530余次,通报各类问题61条,均已落实整改。二是强化宣传引导,规范重点区域停放秩序。组织街道社区、职能部门、网格力量和志愿者共3278人次到重点区域开展规范引导和宣传工作,督促清理不按划定区域停放、堵塞消防通道的电动自行车17421辆,劝导教育违规行为8156起。三是“惩教”结合,提高驾驶人规范停车意识。发动交通部门依法查处违规进入机动车道、未上牌等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案件5229宗,劝导处理违规拉客行为1273起,同时教育违法人员摒弃“交通陋习”,规范驾驶和停车行为,做到“惩教”相结合,有效提高驾驶人自觉规范停车意识。
二、关于建设电动自行车停车棚的建议
一是完善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停车棚建设。督促物业服务企业依法依规做好电动自行车风雨棚建设和安全管理,持续评估论证居民对于停车棚客观需求和小区规划用地权衡,坪山区现有68个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停车棚共2.8万㎡,平均每个住宅小区411.8㎡,基本满足电动自行车充电和部分防雨、防晒需求。二是推进重点区域停车棚建设进程。组织各街道、相关部门持续摸排走访,充分调研公共场所、城中村、地铁口周边、工业园区等场所建设停车棚的合法性、可行性。目前重点区域已建成停车棚的充电点1300余处,并在公共用地选址空间合适、需求较大的地点安装集中停放雨棚72处。三是加强充电设施和停车棚日常管理。督促充、换电设施运营企业安排专业人员定期检查,加强充电设施和雨棚的管理、维护工作;同时,发动社区网格力量开展充电设施和停车棚日常巡查工作,通过微信群向居民宣传停车棚的使用规定,提醒居民群众安全、文明、规范停放电动自行车。四是开设电动自行车电池、线路安全隐患智慧管理试点。已在坪山街道六联社区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预警平台监测试点创建工作,对集中停放电动设施及电动自行车电池、线路进行科技化监测管理,实现电动自行车火灾预警、信息共享和快速处置,并将对前期的运用成果向全区推广。
三、关于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安全设置的建议
一是固化“常规+专项”机制。印发《坪山区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坪山区物业管理区域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方案》,打造“物业服务企业自查、属地街道巡查、区物业主管部门督查”三级工作体系,固化“常规+专项”的安全监管机制,全力压实消防安全四方责任,同时组织区住建、消防、发改、各街道实地指导物业服务企业根据充电需求,合理布局电动自行车充换电场所。二是深化“疏导+治理”模式。持续加强架空层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整治工作,今年以来,累计排查架空层用于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的高层民用建筑443栋,指导改造3个住宅小区架空层作为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使用,督促清理违规停放充电的电动自行车3214辆。三是强化“警示+指导”结合。开展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飞线充电”等违法行为排查整治行动,2024年以来,累计清理电动自行车“两违”5990辆,处罚个人4人,拘留3人,罚款300元;同时持续加强对辖区充、换电场所开展消防安全指导服务,增设消防器材、漏电保护开关等设备配置累计2337处,指导运营单位增配灭火器材187套。四是细化“标准+运用”衔接。各街道、部门按照深圳市地方标准《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安全规范》(DB4403/T183-2021),深入排查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与人员密集场所、汽车停放区安全距离不足的企业单位,并对排查发现的70个不符合安全条件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进行升级改造。
四、关于提高市民安全意识的建议
一是鼓励换电模式。今年来,坪山区通过“坪山发布”公众号发布《【提示】新规来了!电动车用户请注意!》《【3月28日·坪山要闻】首个、试点、“直达快享”“共享充电宝”》等推文,宣传正确骑乘电动车的方式与“以换代充”的能源消费理念,从源头上引导压减电动自行车室内充电火灾。二是公布停放点位。在南方+、读特等主流媒体平台推出《坪山检察院推动地铁口非机动车违停治理见成效,沙田地铁口新增电动自行车停车场》《防患于未“燃”,马峦街道着力构建住宅小区良好消防安全环境》等文章,及时公布电动自行车安全停车地点,普及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知识,切实防范因电动自行车电池及内部线路老化引发的安全事故。三是紧盯重点业态。组织区新就业群体联合会、网约配送企业单位等及部分快递配送从业人员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教育120余次,发放《致全区快递、外卖行业骑手朋友的倡议书》1000余份,成立坪山首支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队,向快递骑手宣传普及电动自行车室内充电的危害和高温天气下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知识,提高重点业态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四是聚焦关键人群。发挥“小手拉大手”宣传作用,发动全区学校、物业服务企业开展电动自行车骑行和充电停放安全知识普及活动,多措并举全力提升电动自行车使用者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及处置能力。五是开展“敲门”行动。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五进”宣传等活动,全区共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上门宣传1200余次,组织讲座及培训活动46场、演练17场,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居民普及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规范停放等知识,切实提升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六是加强线上宣传。定期发送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知识、火灾案例警示等内容至企事业单位、物业单位微信群,在重大节假日等时间节点向辖区居民群众发送消防提醒短信,全力提升消防安全意识。七是鼓励以旧换新。发动群众使用“电车专家”小程序开展车辆安全自检,及时消除事故风险,坪山区累计完成电动自行车安检超2.2万辆,同时积极推动深圳市2024年、2025年《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指引》落地落实,全力遏制旧车因电池、电路老化等问题引发火灾,2024年申报“以旧换新补贴”460余人,补贴金额20余万元;2025年以来,已申报“以旧换新补贴”390余人,预计将补贴金额19余万元。
诚挚感谢您对坪山区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工作的关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