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坪山区司法局围绕区人大建议办理要求,积极推动各项具体建议落地落细,保质保量完成了区人大建议的办理和答复,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办理基本情况
2024年,我局共收到区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6件,其中主办件1件、会办件5件,所有建议已按时办理完毕,办理结果均在深圳市坪山区议案建议提案管理系统进行回复,做到了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主要做法如下: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全面推进。我局高度重视区人大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坚持第一时间研究、部署、落实,由局主要领导直接部署推进,主持召开区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专题,深入研究分析我局承办的人大代表建议类型、涉及领域,明确具体承办科室、责任人及办理方向。二是压实工作责任,强化督办工作。为确保建议保质保量完成,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办公室承担督办责任,要求各经办科组定期汇报进度,严格审核、全面把关,确保流程全畅通,时间不延误,对进展缓慢的科组及时督促整改。三是加强沟通协调,提高办理质量。始终坚持将沟通协作贯穿于建议办理的全过程、各方面,充分了解代表的意图和诉求,准确把握区人大代表所提建议的现实背景、任务目标与具体要求,踏实做到办前交流充分、办中有的放矢、办后答复满意。
二、典型案例
(一)《关于引进港澳律师助力坪山产业高质量国际化发展的建议》(第20240229号)
该建议提出“全力搭建企业出海服务平台”。我局依托坪山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与深圳市律师协会合作共建,设立坪山区涉外涉港澳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打造集“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公证服务、商事调解、法治宣传”六大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涉外涉港澳台法律服务平台。3月28日,坪山区涉外涉港澳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成立,组建首批28名坪山区涉外涉港澳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志愿律师队伍,印发《坪山区涉外涉港澳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志愿律师管理办法(试行)》,推出《坪山区涉外涉港澳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服务指南》和咨询热线。此举为企业在投资评估、海外资金导入、海外市场拓展、项目审批等方面提供便捷、高效的公益法律服务。
(二)《关于完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建议》(第20240075号)
该建议提出“强化社会组织培育引导,激发基层自治活力”。坪山区司法局立足工作职责,不断加强各类调解衔接联动,逐步形成“多元主体参与、多种方法运用、多种资源互动”的多元纠纷化解体系,构建起以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主阵地”,以街道、社区调委会为基础,以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为特色,以个人品牌调解室为标杆的人民调解组织体系。一是构建以区、街道、社区三级架构为基础的人民调解组织体系网。在街道、社区调委会、调解小组及调解工作室的基础上,推动调解工作进入物业管理、知识产权、医患纠纷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领域。二是五调融合,构建“大调解”格局。在人民调解创新发展过程中,促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商事调解和复议调解的融合,即“五调融合”。三是创新体制机制,在全市率先成立首个区级商事调解院。设立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调解中心、金融纠纷调解中心、合同纠纷调解中心,与坪山区法院、福田区法院、坪山公证处、市律师协会坪山工作委员会建立多元化解纠纷机制,打造商事领域“一站式”矛盾纠纷综合调解平台。发挥社会组织作用,通过调解等非诉讼方式解决基层矛盾纠纷,共建共治,助力平安深圳和法治深圳建设。
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区人大代表所提建议内容广泛,涵盖坪山产业高质量发展、基层社会治理、知识产权保护等诸多方面。面对人大建议的广泛性,我局虽能够紧抓核心、及时答复,但在思考建议办理对策、强化办理流程方面仍存在考虑不够全面、调研不够深入、探讨研究不够系统等问题。接下来,我局将持续坚持充分听取代表意见建议,不断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切实把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与实际业务工作相结合,确保人大代表意见落实,取得实效。
四、对区人大建议工作的意见建议
人大代表建议反映的是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也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好人大建议办理工作,要求我们要积极主动与人民群众取得联系,与人大代表积极沟通,相互配合,努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希望人大代表聚焦法治坪山建设持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我局将一如既往做好此项工作,不断提高办理质量,为建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坪山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保障。
深圳市坪山区司法局
2024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