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落实情况公开

坪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信息来源:坪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发布时间:2025-04-09 21:04:14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精心指导下,坪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围绕年度工作计划安排,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深化思政教育阵地、稳步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扎实推进移交安置工作、多渠道开展就业创业帮扶、提升拥军优抚褒扬成效、切实做好权益维护,各项工作统筹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不断深化。

  一、2024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思政教育阵地持续深化。一是深化阵地融合创新,打造思政教育品牌矩阵。围绕《深圳市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十件实事实施方案》,深化拓展“红星堡垒户”“老班长工作室”等思政阵地功能作用,整合退役军人住所、自有物业、企业商铺等场地资源,结合各街道特点,打造“一户一特色、一户一主题、一户一亮点”基层群众自治平台,实现退役军人“红星堡垒户”街道全覆盖。二是构建先锋示范体系,激活老兵互助内生动力。共建成老班长工作室30个,招募老班长69名,累计开展活动516次,累计服务2843人次,累计服务749小时,鼓励老兵互帮互助,建功新时代。三是开展红色浸润工程,赓续革命精神血脉。充分利用各类红色阵地资源,常态化开展老兵永远跟党走、主题宣讲、座谈交流、普法宣讲等思想政治主题教育10场活动,强化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引领。

  (二)服务保障水平稳步提升。一是织密三级服务网络,延伸基层保障触角。依托区、街道、社区三级视讯系统,定期召开服务中心(站)视频会议,协调处理重难点问题。在首创退役军人驿站进机关,打造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坪山监管局“退役军人驿站”的基础上,与深圳技术大学对接,协同推进“退役军人驿站”进高校,延伸退役军人服务保障链条。二是发挥基金帮扶作用,精准对接急难需求。充分利用退役军人关爱基金,每季度召开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议,聚焦退役军人急难愁盼,为辖区困难退役军人提供物质援助、精神抚慰、医疗健康等关爱帮扶,全年为20人成功申请帮扶基金。三是拓宽帮扶渠道,传递关心关爱。落实退役军人服务新型帮扶协作。局主要领导率队赴汕头市龙湖区、汕尾市陆河县开展退役军人新型帮扶协作交流,对接退役军人爱心企业,通过区慈善会,捐赠陆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5台电脑,价值3万元。四是擦亮红星志愿品牌,彰显军人奉献本色。广泛开展走访慰问,深入开展退役军人“六必访”工作。发扬“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军人本色,坪山区红星志愿服务队再出发,开展特色志愿服务,弘扬奉献精神。全区红星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活动419场,发动1309人次退役军人参与志愿服务,服务群众13412人次。

  (三)移交安置工作扎实推进。一是优化全周期服务链条,保障退役士兵无忧返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步推进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接收工作。为退役士兵提供报到、落户、组织关系和档案接转等方面的服务,加强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学历提升等方面的指导。二是统筹军地岗位资源,落实医疗补助政策。积极协调安置岗位,圆满完成转业军官和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年度安置任务。联合印发《关于明确逐月领取退役金的退役军官享受公务员医疗待遇的通知》,落实逐月领取退役金的退役军官医疗补助待遇。

  (四)就业创业帮扶提质增效。一是精心组织培训,提升职业转型能力。组织2024年度春季、秋冬季退役军人全员适应性培训2期,组织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参加市局组织的适应性培训。为部队官兵提供多旋翼视距内驾驶员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开展“送政策进军营”活动,邀请律师为驻区某部队讲解法律法规及政策。二是选树军创标杆企业,赋能创业创新实践。挖掘培育退役军人创业典型,走访军创企业,推荐马峦创谷退役军人基地参评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组织鼎链数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数据安全守护者”项目参加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大赛,在新兴产业赛道获全国第七名及三等奖,树立军创企业创新发展标杆。三是搭建军地对接服务平台,精准输送优质就业岗位。组织2场退役军人及家属专场招聘会,联动辖区优质企业提供适配岗位,涵盖多领域多学历层次需求。联合汕尾市陆河县、汕头市龙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举办新型帮扶协作招聘会,组织深圳、汕尾企业提供600余个岗位,构建跨区域就业协作新模式。

  (五)拥军优抚褒扬成效显著。一是推进实事拥军,营造良好氛围。落实军地双清单制度,推进民兵训练场建设。创新医疗拥军“六优先四免费三优惠”政策,覆盖军人军属、重点优抚对象等群体。春节、“八一”期间慰问部队官兵及优抚对象。推动66家企业入驻“鹏城老兵APP”,实现衣食住行购优待全覆盖。开展“送法律进消防”活动,探索服务退役军人新模式。二是落实优抚政策,提高保障水平。实现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医疗救助及补助发放3个100%全覆盖。为重点优抚对象统一办理“深圳惠民保”,提升重特大疾病保障,开展免费体检、短期疗养、送医送药等活动。三是做好烈士褒扬工作,赓续红色血脉根基。完成坪山革命烈士纪念园县级烈士纪念设施标识牌悬挂,推进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划定、不动产确权及英名墙建设。规范清明、烈士纪念日线下祭扫,依托坪山英烈网拓展线上祭扫活动。开展全省烈士英名录编撰及跨区域信息核查。落实烈属关爱“五个一工程”,开展“关爱烈属红九月”活动,严格落实烈属优抚政策。系统整理坪山英烈史料,编纂英烈故事集,营造尊崇英烈、关爱烈属的社会氛围。

  (六)权益维护工作稳中向好。一是动态摸排情况,防范化解涉退风险。每周通过召开区、街信访会议,全面摸排辖区风险隐患,研判退役军人权益维护工作,协调处理退役军人诉求,确保社会大局平稳可控。二是淬炼专业队伍,法治赋能矛盾调处。组织开展权益维护专项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学习、广泛宣传与退役军人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推动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手段、法治文化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三是妥善化解矛盾,筑牢权益保障防线。始终以退役军人为中心,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工作成效得到退役军人认可,获老兵赠予“铁肩扛道义,妙手解兵忧,退役新起点,事务局护航”锦旗等。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筑牢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根基。组织开展“五进”宣讲活动,引导广大退役军人做“爱国敬业、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依托红色教育资源,组织开展“老兵永远跟党走”主题活动。组织开展退役军人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加大《退役军人保障法》宣传力度,教育引导广大退役军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扎实推进“红星堡垒户”建设推广,加大指导监督、及时解决问题,结合各街道特色优势,充分发挥红色资源教育作用以及老军人、老党员的思想引领作用。

  (二)着力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水平。规范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政治文化环境建设,强化基层站点风险感知与快速响应能力。开展常态化“大走访”活动,做实“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服务,动态更新服务对象信息档案,做好退役军人人事档案管理。发挥信息平台作用,提高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工作效率。发挥关爱基金和应急救助资金作用,切实帮助困难退役军人解决合理需求和实际困难。深化新型帮扶协作,促进资源互补与经验共享。丰富志愿服务形式,挖掘先进典型,动员更多的退役军人和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

  (三)高质高效完成退役安置任务。认真落实相关政策。认真落实中央、省、市退役安置工作相关政策法规,牢固树立全区一盘棋思想,会同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稳步、妥善、科学做好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各项工作,确保指令性安置计划全面落实。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千方百计保障安置对象的合法权益,搭建安置接收单位与退役军人之间的沟通桥梁,优化双向选择过程,力争妥善安置、合理使用、人尽其才、各得其所。

  (四)扎实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开展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对接坪山本地优质企业,为退役军人提供优质就业岗位,为企业输送退役军人优秀人才,搭建退役军人和企业双向选择服务平台。加强军创企业帮扶。全面摸清全区登记在册的军创企业底数,广泛宣传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优惠政策,主动收集军创企业发展难点问题,为军创企业提供创业贴息贷款、政策咨询、税收优惠等服务,帮助军创企业纾困解难。强化就业技能培训。组织当年度的退役军人开展全员适应性培训,引导退役军人退役后参加一次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鼓励退役军人参加学历教育,开展驻深部队官兵职业技能培训,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打通新渠道、拓宽新路径。

  (五)深化双拥共建格局。深化军地双清单制度落实,协调解决驻军实际困难,开展春节、“八一”拥军慰问活动,强化媒体宣传营造爱国拥军氛围。深化双拥共建,推进拥军支前机制建设,完善支前保障机制,构建军地协同、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双拥工作新格局,促进新质生产力与战斗力融合发展。加强烈士纪念设施常态化管护,优化祭扫服务保障,组织社会各界开展敬献花篮、瞻仰烈士活动瞻仰献花活动,强化“褒扬烈士、教育群众”阵地功能。深挖本土英烈事迹,讲好坪山英烈故事,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弘扬红色文化。

  (六)推动涉军信访平稳可控。不断规范权益维护工作,保障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让退役军人权益维护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组织开展退役军人事务人民调解工作培训,不断提高退役军人人民调解员的法律素养和纠纷化解能力,及时有效预防化解退役军人矛盾纠纷,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中的基础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