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落实情况公开

坪山区卫生健康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信息来源:坪山区卫生健康局 发布时间:2025-04-02 14:49:11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持续强化医疗资源配置。一是医疗项目加快推进。坪山区人民医院迁址重建项目完成总工程量85%,希玛眼科医院大湾区总部项目进度达75%,有序推进坪山区妇幼保健院地块整体建设、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二期等项目,香港名医诊疗中心开业全市规模最大、香港名医最多的牙科诊所,千人床位数6.17张,稳居全市上游水平。二是人才梯队日渐完善。出台人才办法,全年引进市级三名工程团队1个、学科带头人13名、硕士以上学历人才232人、副高以上职称70人,13人入选市卫生健康菁英人才培养计划,千人医师数增至4.2人,促进事业创新发展。三是软硬件支撑有力。稳步推进区属医院设施设备配备和信息化项目建设,有序开展彩超集采和设备后评价,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获评省智慧中医医院建设示范单位,坪山区中心医院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四级,有效提升诊疗服务能力。四是健康网底织密织牢。出台社康高质量发展方案,在全市率先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退出机制,49家社康在全省率先实现医保刷脸支付,石井社康为全省5家之一获评国家基层糖尿病规范化管理中心“三星门诊”,碧岭、石井2家社康分别以全市第一批、第二批“唯一”成为广东省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的社康机构,社康标准化建设完工14家、开工8家,全年新增3家社康,社康总量增至52家,每1.06万人拥有1家社康,超全市平均水平。

  (二)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一是服务能力再上新台阶。坪山区人民医院通过二甲复审并达到三级医院规模,成为全国首批乙肝临床治愈门诊规范化建设和能力提升项目培育单位,院内急救反应时间25秒为全市最短,代表全市参加第三届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大赛获团体一等奖。平乐骨伤科医院通过三甲中医专科医院复审,成为全市骨伤科唯一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的建设单位,中医护理获评省“十四五”重点专科,获批2个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举办2024年国际经方大会,中医药文化夜市活动获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报道。坪山区妇幼保健院加入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专科联盟、市妇科专科联盟,获评全市首批新生儿保健和儿童生长发育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坪山区中心医院获批二级综合医院,三、四级手术占比达到38%,疑难危重病例占比超过50%,“风湿免疫科”等已形成区域影响力。区属医院市级以上重点专科数量排名全市前列,为建区以来最好成绩。二是满意度提升再获新突破。落实满意度提升深调研、月调度、抓整改机制,持续开展十八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落实交叉检查,区属医院通过在门诊大厅设置投诉窗口、设立院长接待日、举行医院开放日、为65岁以上老年人就诊提供全程陪护、试点运行无陪护病房等有力措施,提升患者就医体验,辖区医疗服务行业满意度创历史最好成绩。三是医产融合再获新进展。坪山区中心医院挂牌中南大学产学研合作单位,坪山区人民医院通过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备案,支持坪山区疾控中心与企业开展传染病多病原监测预警系统可行性研究,推动和顺堂精品中药在区属医疗机构推广,与辖区生物医药企业达成合作。

  (三)筑牢公共卫生安全屏障。一是公卫机构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成立“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新机构试运行平稳有序,登革热疫情处置高效,中心实验室提前全面达到深圳市区级疾控标准化能力建设水平。二是托育供给能力持续优化。因地制宜建设社区托育点,在全市率先实现托育服务机构社区全覆盖。评定首批4家“坪山区示范性托育机构”,备案托育机构8家,推动托育服务向专业化发展。三是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联合区教育局开展学生心理健康“阳光三预”项目,搭建心灵疏解树洞小屋3个,创作心理戏剧10余部,举办心理培训讲座、减压赋能、咨询关爱等活动40余场,服务师生和家长约3.5万人次,为建立完善中小学校心理服务体系提供可借鉴模式。四是健康城区底色十足。深入实施健康先行战略,辖区获评“全国优秀健走示范区”,获评1所国家级、2所省级营养与健康学校(幼儿园),成功申报1个省级、3个市级“向日葵亲子小屋”项目点,连续四年孕产妇保持零死亡,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达全市中上水平。

  (四)党建引领干事创业步伐。一是党的领导全面加强。高标准配合完成二届区委第七轮巡察,扎实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营造事业发展良好政治生态。坚持党建与业务深融共促,“党建引领优服务践行宗旨促发展”品牌落地落实,指引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不折不扣落实14项区级重点工作、5项重点民生实事和十大攻坚任务。二是健康发展环境持续巩固。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答复率、满意率均为100%。聚焦行业违规违纪问题风险点,修订安全生产、医院人事管理等规章制度,切实用制度管人管事。深入开展“医安”系列专项行动,建设137家医疗机构信用监管公示系统二期,查处违法行为19宗,立案行政处罚103宗,1宗案例入选市司法局典型案例汇编。三是安全稳定水平有效提升。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完成区妇幼保健院住院综合楼天花板改造项目应急工程,开展危化品、危险边坡等专项检查,年内无安全生产事故。全力化解矛盾纠纷,每周一议民生诉求28期,法治化化解信访疑难积案,全年处置信访和民生诉求同比下降34%。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加快促进医疗资源区域均衡布局。一是多措并举引才育才强才。用足医疗卫生人才政策,开展后备干部调研,实施高水平医疗人才培养计划,引育重点学科带头人、高层次医学团队,培育高水平医疗人才。二是加快医疗项目建设。推进坪山区人民医院新院区建成投用,加快推进坪山区妇幼保健院院区地块整体规划项目建设,配合市属医院项目建设,夯实医疗服务供给硬件基础。三是提升医疗信息化水平。开展医院信息系统集约化试点,高质量推进智慧医疗三期、坪山区人民医院新院区信息化等项目,用数字技术赋能行业发展。四是健全急诊急救体系。应建尽建基层胸痛救治单元,逐步完善急救网络,推动坪山区人民医院建成“五大中心”、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建成卒中、胸痛、创伤等三大中心、坪山区妇幼保健院建成区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坪山区中心医院达到“五大中心”建设要求,显著提升急诊急救水平。五是探索医疗领域跨境衔接和开放试点。积极对接香港名医诊疗中心项目建设,推动港澳医疗机构和优质医疗资源入驻,形成品牌效应。协同推进医疗领域扩大开放试点,积极引进外商独资医院。

  (二)加速建设深圳东部特色医疗高地。一是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出台学科建设规划,打造5-10个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优势学科,推动区属医院国家级、省级、市级等重点学科建设再创新高。二是提高医院发展能级。抓好区属医院绩效考核、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内控建设和业财融合,对照国考提升医院运营管理规范化水平,推动坪山区中心医院与中南大学建立合作,坪山区妇幼保健院启动二甲创建,坪山区人民医院评定三级并启动三甲创建,巩固辖区医疗满意度保持全市中上水平。三是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建设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推动平乐骨伤科医院申报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在全市率先出台中医社康标准化建设指引和服务规范,建设一批中医特色社康,并支持和顺堂探索与国际接轨的精品中药“坪山标准”,提升中医药国内国际影响力。四是构建医产协同生态。立足医产融合需求,鼓励医疗机构引进和培养PI,立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推动深圳平乐骨伤科加强中药制剂生产研发、坪山区人民医院成立代谢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和DPCC深圳东部中心、坪山区中心医院依托中南大学建立GCP管理体系,加速医学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三)推动社区健康服务便民提质。一是提升社康建设水平。完成8家社康机构标准化改造,建设1家“社区医院”,建强区域社康中心和区属医院社管中心,配齐医疗设备和药品,显著改善社康服务效率。二是增强社康医疗服务能力。以创建“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社康为抓手,完善社康绩效考核,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退出工作机制,深化15个市区医防融合合作项目,重点引进全科、中医等方面人才,常态化开展四级督导和培训,提升社康服务规范化、同质化水平。三是做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持续扩大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受益人群,试点在社康配备数字化智能化设备终端,为患者提供健康监测服务,提升健康服务精准化、智能化水平。四是打造家庭医生服务品牌。坚持“主动介入”理念,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制,优化“全专结合”“医防融合”服务模式,制定个性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形成家庭医生服务品牌。

  (四)全力打造高品质健康城区。一是提升传染病防控能力。实施区疾控中心核心能力提升工程,健全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纵向健全三级疾病预防控制协调联动机制,横向夯实各部门联防联控基础。二是加快健康坪山建设。纵深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健康县区建设,探索建立“小胖墩、小眼镜”防治机制,打造口腔疾病综合防治示范案例,建立产业园区综合健康管理服务模式试点,探索医疗旅游项目,保持居民健康素养在全市中上水平。借助市区力量,提炼学生心理戏剧品牌,打造全市亮点,争取在全市中小学巡演。三是汇聚生育友好合力。鼓励助产机构积极创建市级孕产期保健特色专科,拓展辅助生殖技术、儿童心理等新项目,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持续保持辖区孕产妇零死亡。深化计生协综合改革,将计生协工作与生殖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等深度融合,扩大育龄人群覆盖面。推动建设托幼一体化幼儿园、社区托育服务点,完成千人托位数5.9目标,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