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年,坪山区成立元年,区委政法委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区委政法委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特别防护期活动,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全面开创新时代坪山政法工作的新局面。
一、主要工作成效
——取得了党的十九大特别防护期的全面胜利。全区未发生一起到市赴省进京上访及滞留情况,深圳市驻京工作组对我区无一人进京、在京提出了表扬;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政治安全、信访维稳、公共安全、社会面防控形势平稳有序。
——维护了社会大局安全稳定。确保了社会治安持续好转,110刑事治安总警情、刑事警情下降幅度全市第二。“飓风2017”专项打击行动全市第五,进入优秀行列,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上升。圆满完成重大节假日、敏感节点安保维稳任务。妥善处置涉稳事件20宗,得到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坪山公安分局“一长四必”全省194个县区局排名第一,荣获“全国优秀公安局”和“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习近平总书记为获评单位颁奖,广东省委原书记胡春华、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和坪山区委书记吕玉印等领导专门接见。
——取得了信访工作优异成绩。深圳市信访局对我区2016年信访绩效考核为100分,全市并列第一。
——夯实了“一中心两化”和“雪亮工程”建设。各街道按国标要求基本完成综治中心筹建工作,部分街道已实体化运作;在广东省综治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共导入67124条,基本完成了区级职能部门数据首次导入工作;在广东省综治信息系统网格事件录入8044宗,办结事件7995宗,处置率99.4%。雪亮工程体系现已拥有一、二类高清监控视频资源点5724路,人脸识别监控30路,拥有三类监控资源点30000个。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党的十九大安保维稳工作取得最优战绩。玉印书记、永欣区长统筹推进党的十九大期间全区维稳安保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身先士卒、靠前指挥、不辞劳苦,广大干部职工放弃休息、协同作战、高效执行,广大公安干警、辅警、信访调解员、网格员等舍小家、顾大家,夜以继日战斗在安保维稳最前沿,每一个环节的细致严密,每一个岗位的协作并肩,每一名同志的顽强拼搏,最终实现了党的十九大特别防护期的全面胜利。
(二)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坚定有力。
(三)信访维稳工作扎实有效。一是工作机制逐步健全。开展信访法治建设年活动,修订信访工作考核暂行办法;建立区级信访数据中心应用系统,打造区级一体化信访管理平台;推动诉访分离善后衔接机制,通过法律途径处理信访问题;修订信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制定维稳应急处突工作意见,提高信访维稳能力和效率。二是矛盾纠纷化解成效显著。落实专班制度,开展涉社区股份公司、劳资、环境、房地产、教育、交通、物业管理等九大领域矛盾隐患摸底排查。三是群体性事件处置妥善。
(四)社会治安持续好转。一是强化治安重点整治工作。以坪山街道为治安重点整治地区,坑梓街道盗窃类警情为突出治安问题,共开展统一行动。开展预防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专项行动,全区无肇事肇祸事件发生。开展平安和反信息诈骗宣传活动,百人以上宣传活动达103场,覆盖群众逾20万人次。开展寄递安全综合治理专项行动,依法查封了3家违法的寄递物流公司。二是夯实平安坪山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社区等“平安细胞”创建活动。将碧岭街道翠峰绿洲安全文明小区纳入市综治委领导挂点名单。三是推进“一中心两化”建设。各街道综治中心筹建工作基本完成,强化指挥协调职能作用,增加排查防控违法犯罪和排查整改安全隐患职能。四是强化群防群治队伍管理。实行政府出资,公安管理考核模式,解决社区“政企”分家“护村队”体制问题;开展群防群治春季大练兵活动;坪山街道办加强“社区治保会+自营物业管理+警务室+政法办专干+专职社工”五位一体群防群治模式建设。区委区政府为在3.26案件中申报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的林飞鹤和梁文波同志分别发放了奖励金。石井街道群防群治队伍协助破案41宗,累计发放“抓现行”奖金121000元,起到了较好示范导向作用。
(五)“东部法治高地”建设稳步推进。一是社区矫正基地建设确立为市区共建项目。成为全市率先探索社区矫正多功能综合管理改革模式的“社区矫正中心+基地”。二是法制公园建设填补坪山法治文化空白。逐步将金牛公园升级改造为区法治主题公园,在深圳监狱附近绿地建设刑法主题公园,将坑梓影剧院东广场改造为街道级法治广场。三是公证处成立初具眉目。已租赁规模办公场所,争取人员资金快速落实到位,尽早解决辖区企事业单位、群众办理公证业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四是创新普法宣传方式。着力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通过专题讲座、模拟法庭、以案说法、小达人“快闪”普法等形式向市民普法。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六进工程”,在重要公共场所、城市U站增设法律服务点,探索安装融媒体机大数据一站式法律服务。五是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全区共有人民调解组织76个,专兼职人民调解员150名,专职人民调解员127名;潘名汉被评选全国先进人民调解员;区、街道、社区、重点企业、专业性行业性调委调解组织齐头并进,初步形成了相互协调、依托基层、多方参与的网络格局。今年来共受理案件2300宗,成功调解2200宗。六是强化法律援助工作。形成社区法律顾问“1+2+5”“坪山模式”,建成法律援助服务大厅标准化窗口,由单一的民事案件拓展到民事、刑事、行政相结合的大法援格局。今年社区法律顾问累计处理法律咨询近150余宗,调解大小纠纷近400宗,协助社区及居民审查合同近80件,开展法律宣传近70场。
(六)法检两院筹建工作进展顺利。区人民法院和区检察院去年11月批复设立以来,一手抓筹建,一手抓业务,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区法院高标准谋划新型法院发展思路,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后勤保障、规章制度建设,指导法庭审理民商事案件,加强民事执行和化解信访维稳案件,推动辖区经济发展。向上级法院申请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推行内设机构改革,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合力化解社会矛盾。深入企业、社区调研知识产权、产权平等保护等工作,推动司法与市场主体良性互动。区检察院围绕正式运行这个中心,着力打造坪山检察法治大讲堂、“坪检智汇”检察文化活动平台、“党建+”品牌活动等3个特色品牌;全力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规范建设、基础建设等4项基础工作。稳步开展推进案件划转准备、反贪反渎、公益诉讼和“两法衔接”、保障非公经济和科技创新、普法宣传和职务犯罪预防等5项检察业务。主动为六和房地产公司、京鼎等非公经济和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法律服务。
(七)社会建设工作进一步夯实。打造坪山公共信用平台,争取多部门联动,市公共信用技术中心支持,努力实现数据同步、互联互通、市区资源共享等功能。建立每周联席会议制度,编制《坪山公共信用平台工作部署攻坚作战图》,以工作日为单元精准推进。社会治理创新项目在全市率先启动,委托第三方机构(坪山区社会工作协会)监督评估。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搭建“专职人员—兼职分队长—民情志愿者”民情志愿者队伍。今年1月顺利通过市2016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社会建设考核。
(八)政法队伍建设更上新台阶。开展政法队伍政治纪律、纪律作风和党的十九大学习教育活动,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提拔重用科级干部,选调能力强、经验丰富、政治素养高的公务员充实干部队伍。区检察院队伍建设分工明确、纪律严明、沟通高效、培训到位、凝聚力强。区法院注重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注重座谈交流,做好稳定队伍工作,大力推进专业人才建设,汇聚法院发展力量。公安分局严格落实市局《从严治警十项规定》,推进“减压增效”工程,鞭策“庸懒散”,提升执行力。
三、2018年政法工作思路
2018年,区委政法委工作思路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方位对标对表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政法工作的新战略新要求,以党的十九大全面依法治国部署为统揽,“明确三个方向,构建五个体系”(三个方向:新时代法治坪山建设、平安坪山建设、政法队伍建设。五个体系:新时代信访维稳体系,社会治理体系,法治服务体系,公正司法体系,队伍建设体系),将区委区政府主要工作部署具体化、项目化、节点化,形成14个重点工作项目[“法治城市示范城区”暨法治“四级同创”建设、执法监督信息平台建设、法治研究与实践、政法基础设施设备的解决、法治公园建设、社区矫正综合管理模式创新试点、公共信用平台、社会治理创新、社会组织综合监管、新时期信访工作机制建设、推进落实社会矛盾多元调解工作、公共安全社会化建设、无邪教“三个一”示范工程创建、社区综治视联网建设(一中心两化、雪亮工程)],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一)落实法治理念,切实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切实把维护政治安全、制度安全作为政法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发扬党的十九大特别防护期间的良好作风和工作举措,以重要敏感节点维稳安保工作为重点,加强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专项整治,加强交通和消防安全,防止发生重特大交通和火灾事故
(二)运用法治思维,构建新时代信访维稳工作体系。
一是把信访维稳工作纳入法治轨道。根据省委省政府《新时期加强改进群众诉求实施意见和考核办法》,以解决问题为结果导向,深入推进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全面落实诉讼与信访分离制度,依法分类处理群众信访诉求。培育群众法治意识,推动形成依法维权、理性信访的行为习惯。吸纳社会力量,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健全群体性诉求导入司法制度,加强司法应对能力建设。深入推动全区公共安全社会化建设,在6个街道全面推开维稳规范标准化建设项目,配备相关维稳器材。二是健全矛盾多元排查化解机制。坚持“四必查,五落实”(即重点节日必查、重要假期必查、敏感节点必查、重大活动必查。落实领导包案、落实责任到人、落实化解措施、落实处置预案、落实工作时限)。推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常态化制度化,健全“纵到街道、横到部门”的信息研判制度。三是加强信访维稳突出问题治理。打响跨区域跨行业积案化解、推动重大矛盾化解、打击缠访闹访违法行为等三大专项会战;加大环保、水务、城建等容易引发涉访涉稳问题的预防预警。四是建立信访督查工作机制。构建联合督查、专员督查、专项督查等多层次督查机制;完善明察与暗访、实地督办与网上评查,全面督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的督查方式,提高信访督查督办质量水平。
(三)夯实法治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按照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要求,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一是健全社会治理制度。健全完善联席会议、信息通报、协查联检等各项制度,统筹各方资源,强化各级责任,深入开展好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二是强化“互联网+治安防控+综合治理”建设。加强综治“一中心两化”建设,实现综治中心实体化运作。完善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推进基础网格与业务网格对接,细化事件分级分类清单,提高事件分拨处置效率,以每个网格的精细治理保障全区社会的和谐稳定。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健全跨地区、跨部门视频图像信息共享应用机制。三是强化“平安坪山”建设。加强治安重点区域排查整治,完善社区警务工作,加强市际治安卡点建设,严抓严管危爆物品,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开展校园欺凌专项行动,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心理疏导等工作。强化公共安全场所防护,加强对精神障碍患者等高风险人群的管理救助。加强平安志愿者建设,在公安分局、6个街道强化群防群治阵地建设,建立政府、社会协同共管的管理服务模式。四是培育平安细胞。加强政法系统各种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的建设监管和专业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扶持培育;加强“社会心理服务项目”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四)强化法治服务,打造“东部法治高地”。全面推进依法治区,推进“法治城市示范城区”项目试点建设和“四级同创”活动,加强“法治坪山”宣讲,促进法治理念深入基层、深入民心。推进司法行政体系指挥系统平台建设,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构建政府部门主导,社会组织发力,多元主体参与的普法新格局。打造市区共建社区矫正基地,稳步建设法治公园,筹备成立公证处。引进涉外法律服务机构,推进人民调解法治化建设,推广普及阳光调解模式。完善社区法律顾问“1+2+5”(“1”即一个律师团队,“2”即1个执业律师+1个实习律师;“5”即实习律师每周驻点社区服务时间为5天)坪山模式,建立健全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检查和评估制度,组建民事行政类、刑事类法律援助服务团队,构筑覆盖全区、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发挥坪山法学会新建优势,联合高校及研究机构,落实国家、省、市法学会课题任务,开展“法治坪山研究与实践”专题调研,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具体工作措施。
(五)维护法治权威,推进公正司法体系建设。一是在全区政法系统推进执法监督大数据系统建设,参考贵阳等地先进经验,运用大数据开展信息化、规范化、智能化执法监督平台规划建设,实时记录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执法信息,实行“线上”与“线下”同时监督,通过“数据铁笼”督促实现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二是区法院方面,切实做好民事审判、刑事审判和执行工作,着力解决“执行难”问题;坚持重拳惩治“老赖”,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加强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推动案件繁简分流。三是区检察院方面,将“创新检察管理,建设科学化、智能化、人文化基层检察院”作为主建设品牌,在办公办案智能化、检察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康体活动中心等硬件上加快进度。妥善完成反贪反渎预防转隶工作,加快推进公益诉讼、两法衔接、社区矫正、控告申诉等业务。
(六)加强法治保障,建设一支过硬的政法队伍。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把政治建警摆在首位,大力加强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做好优秀人才引进和科学配置,推进不同人员分类管理、分途发展。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健全执法司法权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促进干警清正、队伍清廉、司法清明。抓好履职能力建设,努力锻造一支既政治过硬又本领高强的新时代政法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