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车是人工智能应用的典型场景。作为中国工业百强区,坪山区敏锐把握智能车发展的契机,以产业振兴作为高质量推动“百千万工程”县域经济的切入点,持续深耕智能网联产业,综合运用法治化、标准化、市场化等改革组合拳,带动汽车零部件、智慧交通等关联产业协同发展。
2024年,坪山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635.9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4%,为粤港澳大湾区“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动能。
顶层设计与政策支撑体系:构建产业发展生态
坪山以“一片三区多节点”产业空间格局为核心,加速建设占地3.2平方公里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示范区,规划“一核两带三中心”空间布局,目标到2026年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在政策支持上,出台全市首份区级智能网联汽车专项扶持政策——《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构建“1+4+N”政策体系,涵盖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安全、保险保障等专项政策,形成36项具体措施,为产业发展提供立法保障。
在人才招引上,坪山建立“产业+人才”联动机制,靶向制定“聚龙英才”“博士引进”等专项政策,对高层次人才提供奖励补贴、科研启动资金及“拎包入住”人才公寓等支持。
在资金支持上,推动首期规模50亿的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落户坪山,并通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目前已推动壁虎科技、京西智行、承泰科技、商汤绝影、基本半导体等项目立项,形成“研发—测试—商业化”全链条支持。
基础设施与测试验证能力:打造技术硬实力
坪山区建成国内首个“5G+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试验场,覆盖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山地丘陵等7大类38个细分场景,配备5G基站、路侧单元(RSU)、边缘计算节点等2000余套智能设备,成为全市首个全域布局车路云网图的行政区,获授“深圳市车路云核心示范区”。
首创“虚实结合”测试体系,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真实道路与虚拟场景的实时映射,将测试效率提升300%,已累计完成320万公里自动驾驶测试。截至2025年2月,累计进场试验车辆超过7769车次,平均每天在场试验车辆约19辆,累计完成测试里程超过9.5万公里,测试客户包括百度、上汽、比亚迪、小鹏等。
此外,坪山不断对试验场进行升级,增加低空无人机测试功能,一跃成为陆空一体智能网联综合交通测试基地,吸引大疆、亿航、小鹏汇天等20余家头部企业入驻,成功开展全球首例飞行汽车跨场景适航认证测试、无人机城市物流配送仿真等30余项关键技术攻关,并参与制定《深圳市低空智能网联标准体系》。
场景应用与标准创新:引领行业突破
坪山区在全国率先制定区级智能网联全域开放管理办法,成为全市首个同时做到“可全域”“可上路”“可简化”“可无人”“可商试”的区域,涵盖商业中心、工业园区、居住社区等全生活场景。
在坪山,百度Apollo、小鹏汽车等12家头部企业获颁L4级自动驾驶测试牌照,开展无人配送、Robotaxi等8类商业化运营试点。据统计,2024年坪山智能驾驶车辆累计服务超200万人次,事故率较人工驾驶降低82%。
此外,坪山推动出台全国首套无人小车系列团体标准,填补国内无人小车在整车性能、自动驾驶功能及相应检测方法等方面标准体系的空白,当前已吸引美团、新石器等多家无人小车知名企业来坪发展。
产业生态与全球布局:强化竞争优势
坪山成功举办2024世界汽车标准创新大会,推动中国标准国际化,与日本、乌干达等签署合作协议,目前已有35项中国汽车标准被欧盟、俄罗斯等采用,其中11项为电动汽车标准,涵盖电池安全、车联网通信等关键技术领域,助力“深圳智造”突破国际技术壁垒。
过去一年,坪山区联合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创新联盟,聚焦墨西哥、德国、俄罗斯、巴西等重点市场的政策法规、贸易税收体系及投资环境,累计举办多期汽车企业出海培训活动,覆盖比亚迪、腾讯、壁虎新能源等70余家产业链企业,为智能汽车出海竞争打下坚实基础。
下一步,坪山将继续瞄准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发展契机,加强产业配套政策扶持,推进创新应用先行先试,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全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高地。
(转载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