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在深圳坪山“与周国平共读经典”,一起走进《老子》的智慧海洋!

信息来源:坪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发布时间:2025-09-23 14:17:14

  深圳九月,暑热渐退,秋意初显,恰是静心读书、涵养性情的好时节。

  9月20日下午,坪山图书馆二楼公共阅读文化体验馆内书香弥漫、思想交融,“与周国平共读经典”第三站——《老子》小讲及读者互动活动在此温馨举办。众多传统文化爱好者齐聚一堂,跟随坪山图书馆馆长周国平深入《老子》的智慧海洋,聆听优秀读者的心得分享,在经典与现实的碰撞中,完成了一场充实的心灵之旅。

  活动伊始,周国平从《史记》中老子的生平引入,勾勒出这位隐逸智者的形象,并系统解读了老子思想的三大核心:本体论、人生论与政治论。

  从本体论出发,周国平阐述了“道”的双重内涵——既是“先天地生”的宇宙本源,也是“惟恍惟惚”却真实存在的万物法则。他特别解析了“反者道之动”的辩证规律,指出事物发展至极致便会转向反面,因而老子提倡“守柔”“不争”,实为一种深邃的生命智慧,并自然延伸至人生层面。

  在人生论方面,周国平强调,“无为”并非消极避世,而是不妄为、不强为,是顺应自然与社会规律的智慧。面对当代人的焦虑与“内卷”,老子的“虚静”“寡欲”思想具有鲜明的“逆熵”价值,帮助人们从欲望中解脱,回归内在宁静与自由。

  政治论方面,周国平指出,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等理念,反对过度干预与严苛政治,强调统治者应“以百姓心为心”,通过“我无为而民自化”实现社会的自然和谐。这一政治理想与其人生哲学一脉相承,均源自对“道”的体认与践行。

  周国平总结说,老子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生命哲学,涵盖宇宙、人生与治理三个维度,教导人们放下执念、顺应自然,从而在个人修养与社会理想中达到更高层次的精神自在。

  随后,四位读者代表分别登台从不同角度分享感悟。

  朱蔼享将《道德经》视为现代人的“逆熵指南”,倡导从“有限游戏”的输赢追逐转向“无限游戏”的持久自由。

  王钦龙剖析“道”为体、“德”为用的关系,并分享如何将“少私寡欲”“无为而治”融入生活、育儿与学习。

  于英宏以“不敢为天下先”为切入点,辨析老子思想是否隐含权谋,指出其本质是依道而行、反向达成的高明策略。

  吴彦莹以“三句话说道”开场,巧妙比喻儒道如“上班与下班”,提倡现代人在“进取”与“放下”之间自如转换。

  分享结束后,活动进入温馨的荣誉环节,现场对在共读中坚持深度阅读与积极思考的读者和坪山图书馆馆员予以表彰。

  荣获“共读之星”的有:胡平姣、赵香、孙小丽、程伟明、刘思琦、杨欢、戴辉、李中青、陈子健、黄桂梅、吴美玲、徐少平、夏丽娜、张贵州(陕西)、张晶(陕西)、肖息(四川)、梁虹(江西)。

  “优秀共读之星”称号则花落:朱蔼享、王钦龙、于英宏、吴彦莹、麻伟、张菁菁、张健宏、山丹丹(四川)、方言、赵文娟、王尖、朱宁波。

  这一刻,不仅是对他们积极参与的肯定,更是经典与共读所带来的共鸣与喜悦的凝聚。

  紧接着的互动环节气氛热烈,读者围绕“社会广泛接受道家思想是否会影响稳定性”“个人如何修心养静”以及“老子之‘无’与阳明心学的异同”等问题踊跃提问。周国平结合自身体悟与文本精髓,作出细致生动的解答,进一步启发大家思考经典如何融入日常。

  互动摘录:

  若社会广泛接受老子思想(如追求内在自洽、自由等),是否会影响现有社会结构的稳定性?管理者是否会担忧?

  周国平:道家强调生命回归朴素自然的状态,对社会整体有益;但其“反文明、反制度”的部分不可行,应区分对待。

  性格急躁,如何通过读《道德经》获得“静”的内核?

  周国平:需明确自己真正想要且能要的东西,基于兴趣与能力进行自我认知,内心自然会静,不随外界混乱。

  老子的“无”与阳明心学“心外无物”等观点是否有联系?

  周国平:阳明心学主要受孟子与禅宗影响,强调“理在心内”;而老子的“道”是客观存在的,与心无关,二者并无直接关联。

  活动在融洽的交流中渐进尾声,而经典的智慧依旧回荡在心。老子思想如一股清泉,清凉而深邃,指引我们在纷繁变幻的世界中安顿自我、温柔前行。(转载来源:坪山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