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等五部门近日发布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标志着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进程迈出实质性一步。
“车路云一体化”即“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强大的云”融合协同发展,重庆、深圳、长春等20个试点城市正加快完善政策体系、积极开展示范应用、探索新型商业模式,分阶段推动“车路云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完善顶层设计
2022年8月,深圳正式实施全国首部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首次对智能网联汽车准入登记、上路行驶、交通事故权责归属等事项作出具体规定,为深圳打造智能网联汽车高地开辟宽阔空间。
此外,深圳还提出产业发展目标,计划到2025年,全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营业收入达2000亿元,形成10家以上营收超百亿元企业及20家以上营收超10亿元企业的战略梯队;到2025年底,建成全国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
开展示范应用
深圳市坪山区是深圳车路协同生态建设最为完善、智能网联汽车全域开放及商业化试点经验最为丰富的城区,拥有粤港澳大湾区唯一的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平台“湾区智联试验场”,将率先建设成为深圳车路云网图先行示范区。
“湾区智联试验场占地645亩,拥有设计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资源,可支撑企业开展各类研发测试、出口测试以及陆空协同测试等。”湾区智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探索商业落地
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方面,深圳拥有相关企业约460家,基本形成覆盖车路云上下游环节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初步实现功能型无人车常态化、多元化场景运营试点。此外,深圳自动驾驶开放道路里程已达944公里,其中坪山区自动驾驶全域开放道路达440公里,包含143个智能化入口改造及6大类80多个智能网联汽车场景。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坪山区将完成“车路云一体化”项目基础设施的主体建设,加强与整车及前、后装终端企业在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合作。(转载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