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

坪山区人力资源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信息来源:坪山区人力资源局 发布时间:2022-03-30 09:18:28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一是大力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成立常务副区长任组长的三项工程领导小组,依托省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培育“粤菜师傅”1164人次。开展以母婴、居家、养老、医护四大培训项目为重点的家政类培训,2021年以来共培训四个重点项目1240人次。二是积极落实乡村振兴就业帮扶。印发《深圳市坪山区结对帮扶深汕特别合作区鹅埠镇人才振兴工作方案》,开发储备一批适合当地劳动力特点的就业岗位。组织比亚迪、昂纳等16家企业到当地举办公益招聘活动。提供近2000个实际岗位,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42人。三是高标准建设坪山工匠园。该项目实体建设已完成项目可研编制、EPC招标,装修设计方案,施工图和项目概算已通过区发改局审批。经与香港职训局数次交流探讨,就坪山工匠园合作培训项目、两地互派师生交流实习等方面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二)高端引才,强化创新坪山人才支撑。一是聚焦引进高素质人才。参加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精英天下”中高级人才招聘会,提供算法工程师、高级软件工程师等优质岗位233个。活动接洽人才564人次,接收简历276份,其中硕士以上人才占比34%。全年新引进人员5636人(同比增加50.7%),其中博士71人(同比增加69.0%),硕士1005人(同比增加80.4%),引进海外人才290人(同比增加88.3%)。二是完善政校企合作机制。组织辖区优秀企业共35家企业赴长沙、广州、珠海共9所高校开展“龙聚坪山 名校引才”招才引智活动,收到简历达1850余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达901人。三是开展特色品牌活动。开展4场“龙聚坪山”2.0版人才政策体系宣讲活动;开展3期“人力资源经理大讲堂”活动,邀请珠海科技大学和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专家学者分别就“政校企”合作和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分享经验。

  (三)加强培训,健全职业技能教育体系。一是加强产业研究分析。与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建立合作机制,开展我区新能源智能车相关产业人才培育引进情况调研,提升我区技能人才培育和重点产业发展的融合度。二是精心组织技能竞赛。成功举办深圳市第十一届职工技术创新运动会暨2021年深圳技能大赛——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职业技能竞赛决赛,承办市级技能大赛及省级技能竞赛选拔赛,2021年广东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深圳市选拔赛——塑料模具工程职业技能竞赛。三是培育工匠典型。开展2021“聚龙巧匠”评选活动,从57名参评优秀技能人才中成功评选出10名2021年坪山区“聚龙巧匠”,获奖者获发证书和10万元奖金。

  (四)推进改革,创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是开展特殊工时改革试点。推动区政府与市人社局在全市率先联合印发《坪山区开展特殊工时管理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结合区主导产业,完成39家企业特殊工时调研,梳理10个符合特殊工时特点岗位,聚焦辖区内5家重点企业开展特殊工时改革应用场景试点,指引各试点企业有序开展试点工作。二是探索建筑领域劳资纠纷源头治理。推动区政府办公室印发《坪山区建筑工地劳资纠纷预防和化解工作方案》;联合区住建局印发《<坪山区建筑工地劳资纠纷预防和化解工作方案>5个配套子文件》;联合财政局印发《坪山区关于推进金融机构托管政府工程项目工资专用账户试点工作方案》。不断健全治理机制,压实治理责任,积极推动我区在建筑工地全面落实实名制、对账制、劳务分包备案制、内设劳资纠纷投诉受理中心、建立工地内部对账机制等工作,全力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会同相关部门制作农民工开工第一课视频,增强农民工法治意识、安全意识,促进农民工更好融入城市。三是提升劳动关系公共服务实效。2021年5月,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办公室在《信息交流》上刊登坪山托管服务经验,向全国各省市宣传推广。目前天津、苏州、广州、中山等地参照坪山做法,相继开展小微企业劳动关系事务托管。联合区法院,在全市率先印发《关于推进劳动争议调裁审一体化的工作方案》,聚焦完善行政调解、争议仲裁、司法审判衔接。

  二、2022年工作安排

  (一)聚焦重点群体就业服务,提升人力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激励政策,持续推进高校人才交流引进平台建设,组织辖区重点企业参加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开拓高端人才引进渠道。深入落实上级稳就业各项政策,保障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加强企业用工支持,满足企业常态化招聘需求。依托“坪山云招聘”“春风行动”,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招才引智、柔性引才等服务。在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辖区主导行业推进大学生实习基地建设工作,推动认定一批市级创业孵化基地。

  (二)聚焦“1+2+3+4”职业技能培育体系,优化技能人才服务。高水平建设、运营坪山工匠园。以坪山工匠园为核心,贯彻落实《坪山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坪山区“聚龙巧匠”认定、管理和保障实施办法》两个制度,大力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深入实施职工技能提升行动、产教融合发展行动、技能人才选拔行动、培育工匠典型行动。推进国内外优质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与区内院校、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就建立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高技能人才融合发展合作交流机制方面开展合作,推进产业发展和高技能人才培养融合互促。广泛开展岗位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高水平办好“聚龙巧匠”评选及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积极挖掘“聚龙巧匠”的先进事迹和精神内核,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营造尊重技能人才社会氛围。

  (三)聚焦多部门协同、多元共治体系,确保辖区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稳步开展特殊工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落实工作方案内容,扎实推进改革试点,在工时制度管理、行政审批、优化服务等方面继续探索,努力形成可实施、可复制、可推广的特殊工时管理制度成果。扎实推进建筑领域纠纷“1+N”机制落实落细,加强部门间的联动协作,大力推进金融机构托管政府工程项目工资专用账户等举措,有效预防和化解建筑工地劳资纠纷,从源头实现劳资纠纷的预防化解。持续推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审判一体化工作,完善行政调解、争议仲裁、司法审判衔接程序,提升劳动争议调处效能,缩短劳动争议处理链条,实现劳动争议调处更加便民、高效、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