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半年重点工作
(一)化纠纷,促和谐,积极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今年1月20日,广东省人社厅正式批复同意开展省市共建深圳市坪山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赋予了我区探索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新路径的光荣使命。以此为契机,我局不断加强源头治理,完善多部门应急联动机制,统筹处理好企业发展和维护职工权益的关系,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一是建队伍。加强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两支队伍建设,不断通过劳动法律知识培训和业务实战,提升劳动保障队伍素质,严格实行劳动监察执法人员资格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二是促联动。不断健全省、市、区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联动机制,积极推进省市共建坪山区和谐劳动关系试验区建设;联合区安监局实行查封企业抄告制度,将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联合住建局在全区建筑行业实行建筑工地用工实名制与分账制管理;组织街道办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活动、开展 “厂中厂”劳动监察执法行动。三是谋创新。组织举办了全国社会力量参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劳动关系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和社会组织代表50余人参会。我局申报的“社会组织参与劳动争议调解”项目成功入围第四届“粤治-治理现代化”广东探索经验交流会优秀案例。
(二)惠民生,促就业,高效服务就业创业民生。
一是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服务。为3899名居民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介绍等就业援助服务。累计完成技能人才培训193人次,组织643人参加申请职业技能考试,185人申请广东省劳动力技能晋升补贴。二是搭建公益招聘平台大力促进就业,举办“春风行动”等各类公益招聘活动19场,入场招聘企业580家次,提供岗位信息22100个,参与求职人数21210人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人数13250人。三是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在区留学生创业园、创客中心等地举办3场创业政策宣讲活动。举办6场生命健康产业人才创业系列培训活动,培训相关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400余人次;与新东方烹饪职业培训学校合作开展创业训练营系列品牌活动,培训辖区居民270人次。
(三)打基础,促服务,助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提出技能人才“百千万”工程构想。组织举办第八届中国医药人力资源发展论坛暨2017中国医药行业人力资源创新大赛,邀请全国近300名医药行业人力资源精英齐聚坪山,共商生物医药领域人力资源战略发展与变革;积极对接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深圳大学、深圳技术大学等高校,组织国药致君和萨米医院等6家企业赴深圳大学参加医药行业专场招聘会,引导高校和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二是搭建人才服务载体。积极协商深圳市人才交流中心在坪山设立人才交流服务东部中心,为人才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夯实基础;以留学生创业园、深城投及中城生命科学园等地为载体,广泛举办人才引进政策宣讲会等活动,参加人数达220人,受到参会人员广泛好评。三是搭建人才服务宣传阵地。编印1000册《业务指南汇编》,广泛宣传我区办理人才引进政策。举办坪山区2017年人力资源经理大讲堂系列活动(第一期),邀请市外国专家局领导就留学人员来深就业创业相关政策进行解读。起草编制《深圳市坪山区关于支持人力资源发展的若干措施》,鼓励和促进产业、企业发展所需人才发展。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统筹推进省市共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建设。
一是推动劳资纠纷应急指挥(处置)中心平台建设, 力求实现劳资纠纷处置的同步化、三维化和可视化功能,提升突发劳动纠纷事件的处置效率。二是对小微企业提供劳动关系托管服务试点工作,推动100家小微企业完成劳动关系托管服务项目,有效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三是筹备“5+4” 高端劳动关系论坛。召开“社会力量参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研讨会”,深入研讨全国社会力量参与和谐劳动关系的先进案例,夯实坪山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二)不断优化就业创业公共服务模式。
一是完善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工程,推动配备“首席职业指导师”,建立就业社工精准化就业创业服务机制。二是实施就业援助活动,多渠道挖掘岗位信息,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充分就业。三是搭建创业者交流平台,建立创业帮扶机制,为创新创业交流、沙龙等提供导师“一对一”帮扶服务。
(三)广泛搭建技能人才引进培育平台。
一是积极推动“人才服务、创业孵化、技能实训”三大功能于一体的人力资源综合服务园区(坪山工匠园)筹备工作。二是组织举办深圳市“工匠之星”之新能源汽车维修技能竞赛活动。三是组织重点企业赴内地重点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及现场招聘工作,为企业做好人才引进、储备、培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