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坪山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的主线,攻坚克难,务实创新,积极推动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坪山建设深圳东部中心提供了坚实的空间保障和发展支撑。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牢固树立党建引领,基层组织建设走深走实。始终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致力于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一是强化理论学习。2024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其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党组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支部集中学习等形式,全年共组织“第一议题”学习120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6次,专题学习研讨4次,确保党中央重要决策部署得到迅速传达和学习。二是精心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制定了详细的党纪学习教育实施方案,通过读书班、专题党课、交流研讨等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共举办读书班2期、集中学习5次,开展党章党规党纪学习交流会66次,进一步筑牢了党员干部的思想防线。三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全年召开了17次专题会议进行工作部署,4次党组会进行分析研究,并组织了43次信访业主见面会。同时,全面梳理了2018年以来的意识形态工作,顺利配合市委第四巡察组意识形态专项组完成专项检查。四是规范党支部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制度,2024年共召开支部党员大会7次,支部委员会15次,党小组会72次,民主生活会1次,讲党课5次,主题党日活动12次,确保了党支部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五是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明确党组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组织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将责任细化至每个领导及相关科室。同时,深入开展违规收受红包礼金、违规兼职等重点整治工作,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自查自纠,并更新签订亲清政商关系相关承诺书和倡议书。2024年,全年组织召开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议2次,观看警示教育片3场,通报违纪典型案例4次,开展现场廉政教育1次,在局内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切实抓好巡察整改,短板漏洞全面补齐。坚持贯彻落实市委提级巡察工作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抓好巡察整改工作,确保发现真问题,得到真整改。一是全力配合巡察工作。为高效协调配合巡察组的各项工作,迅速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挂帅,各分管领导以及部门负责人及骨干人员组成的局巡察工作专班,无条件配合市委第四巡察组开展各项工作,确保了巡察结果的真实、准确、全面和深入。二是切实抓好整改落实。在收到市委巡察反馈意见后,局党组迅速响应,当天立即组织召开了巡察反馈意见学习部署专题会议,成立了局巡察整改工作专班。针对巡察反馈的问题,全面梳理问题清单,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及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了整改目标、整改措施、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同时,注重对局各科室(部门)整改工作的统筹协调,定期召开整改例会,听取有关责任人关于巡察整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确保巡察反馈问题件件有落实,桩桩有回应。截至12月31日,巡察反馈的44个问题,除需长期坚持整改的6个问题外,均已完成或基本完成整改。三是建立长效机制。注重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注重深挖问题根源,注重建章立制,注重长效机制和后续监督执行,深刻杜绝巡察反馈问题反弹回潮,真正做到真改、实改、长久改。截至12月31日,根据巡察反馈意见,已完成局内相关工作制度修订9项,新建立相关工作制度4项。
(三)一体化推进更新整备,三年行动计划基本完成。以城市更新+土地整备一体统筹,齐头并进的工作思路和“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实效化”的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坪山区全面推进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各项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城市更新方面。完成城市更新计划立项40项,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审批38项,城市更新项目开工建设任务9项。二是土地整备方面。完成工业用地整备132.92公顷,居住潜力用地整备75公顷,公共服务和城市基础设施用地整备124.5公顷。三是城中村改造方面。完成拆除新建类城中村改造项目立项3项,整治提升类城中村改造项目立项5项并开工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几大核心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
(四)统筹谋划城市更新,风险化解名列前茅。秉持科学规划、精细管理、风险可控的基本原则,全力推动城市更新项目的有序实施。一是坚持连片统筹,高质量规划再获殊荣。坪山区以石井片区6个城市更新项目为试点,创新推出政府主导下的“计划、用地、公配、空间、实施”五维统筹连片开发新模式,实现了一次性统筹项目最多、规划拆除面积最大、公配设施最集约高效、传导落实法定规划最彻底、实施分期最完善的几大目标,为我区“整体统筹、连片开发”理念的实践提供了鲜活的案例和成功的样本。该项目的专项规划继碧岭中心花园城市更新城市项目之后,再获缪斯设计大奖。二是积极防范风险,推动问题项目盘活。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城市更新领域“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部署,印发《坪山区城市更新问题项目风险化解分类处置方案》,坚持有的放矢,分类施策。今年实质性推动城市更新项目风险化解2项,取得阶段性成果2项。谷仓吓项目作为首批盘活项目试点,通过引入深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兴业银行作为第三方,协调引导其与回迁业主开展多轮磋商最终达成化债共识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成功实现项目盘活和年内复工,成为全市首批处置68个典型项目中首批成功盘活的项目之一,在首次市城中村改造指挥部会议做典型案例经验分享,盘活期间的成功经验作法也被吸收进市级层面政策,在全市复制推广。三是主动靠前服务,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完成臻文府、财富城育德苑等5个项目的开工验线,卓越蔚蓝云鼎府、财富城明德苑等6个项目的工规变更,预期未来将提供约34万平方米的商品房和约5万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四是多方努力挖潜,圆满完成固投任务。通过积极沟通、科学统筹和合理调度,实现各类更新整备项目应纳尽纳,应统尽统,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75.3亿元,圆满完成年度固投任务。
(五)蹄疾步稳落实城中村改造,试点项目有序展开。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精心谋划,周密部署,有力提升城市形象。一是建立了城中村改造总体工作机制。印发《坪山区城中村改造专班工作方案》,成立了区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城中村改造领导小组,统筹全区、高位推动我区城中村改造各项工作;明确了各类城中村改造方式的工作流程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任务分工,形成了高效闭环的工作机制。二是积极推进拆除新建类城中村改造的试点工作。项目立项方面,首批石井街道太阳村、坪山街道三洋湖村和马东村试点完成立项,首批立项个数全市第一。项目实施推进方面,强化了区街联动和基层调研,与坪山街道、石井街道、项目所在社区深入开展调研和政策宣讲十余次,为改造工作深入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制定了太阳村改造项目的第三方招选方案,明确了第三方机构工作内容、工作经费、招选资质等相关要求,为提前引入第三方协助开展前期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步全面启动了三个试点项目的意愿征集和基础信息核查工作。太阳村意愿征集完成率达到85.4%,三洋湖村和马东村已启动意愿征集相关工作。新项目谋划方面,为彻底消除咸水湖村公共安全隐患,按照异地安置思路,开展了可行性研究,并在全市率先申报纳入2025年批次拆除重建类城中村改造项目库,形成了我区拆除新建类城中村改造项目滚动开发、压茬推进的良好态势。三是有序开展整治提升类城中村改造试点工作。纳入首批试点的马峦山古村落群、金龟村、大万村、黄果坜村和中兴村涉及改造范围约44.5公顷,改造户数约5900户,预计投资总金额高达2.72亿元。目前试点项目已完成年度投资计划,达到了整治提升类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年度任务要求。
(六)高质高效开展土地整备,优质空间加快拓展。聚焦产业发展,加速推进土地整备工作,不断释放优质产业空间。一是加快推动项目进度。完成老坑、乌坭浪、天健3个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计划立项;完成昱科环球、碧岭北、中集集团、华控赛格、天健、卢屋6个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实施方案和规划方案编制;完成沙田(二期)、田心、田头3个项目实施协议签订,完成居住潜力用地整备15.36公顷,完成率101%。二是大力拓展产业空间。围绕年度工业用地整备任务30公顷,努力攻坚低效产业用地整备。截至目前,已通过碧岭北、已征转未入库历史遗留等产业地块完成整备工业用地30.42公顷,完成率100%。完成碧岭北平方公里级连片产业用地空间首批约40公顷的整备释放工作。沙田北片区完成2.7万平方米建筑物的签约和拆除工作,释放1平方公里连片优质产业空间,引入十余家高新科技企业,同时,为中集产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高新区先导区等提供了土地空间。三是实现重点项目突破。为保障深圳都市圈城际铁路动车基地建设和老坑社区长远发展,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目前,动车基地范围内已签约建筑物195栋(处)24.12万平方米,完成率89.67%。开展全区未完善征(转)地手续土地历史遗留问题专项行动,全年完成土地处置838公顷,完成率224.66%。
(七)大力推进连片开发,集中招商颇具成果。科学规划,统筹协调,有效整合各类资源,推进招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加强制度建设。牵头组织编制《坪山区集中连片区域规划建设项目招商工作方案》并印发实施。工作方案设立了坪山区集中连片区域规划建设项目推进工作专班,确保项目按工作计划执行。二是加大宣传力度。编制《坪山区集中连片区域招商推介手册》和坪山区集中连片区域招商视频,向企业宣传播放。三是主动对接企业。会见企业30余家共计120余次,已与中铁二十二局、中冶长城、中铁九局、招商蛇口、中国能建五家企业签订意向合作协议,与特发集团、中冶南方开展合作洽谈。
(八)坚持改革初心使命,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以赴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一是妥善回应民生诉求。落实领导包案、类案预警清单、预警排查、站内信等各项信访工作要求,切实做好现场接访工作,及时回应群众关切问题。全年办理民生诉求事件约1200宗,办理舆情件20余宗;局党组研究信访、民生诉求事项12次,领导干部接访44次;受理信访件65宗,其中群众不满意4宗,不满意率约6%。二是积极完成市、区各级制定的市政征收年度任务目标,全力推进坪山大道北段、绿梓大道北段、深圳自然博物馆(红花路)等重点道路及16号线共建管廊、深大城际、19号线一期、深圳都市圈城际铁路(老坑动车基地)等民生项目房屋征收工作,累计签约建筑物379栋(处)、建筑面积约31.45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已通过绿梓大道北段新建工程、深圳外环三期等项目完成民生设施用地土地整备任务21.16公顷,完成率106%。三是以政策创新加强公共利益项目用地保障。出台《坪山区城市更新公共利益用地拆除工作指引》,统筹城市更新与房屋征收两大策略,成功保障市三十八高、19号线宝山站和南塘围站等重点公共利益项目的顺利签约拆除;移交公共设施用地3.57公顷,有力保障了深圳外国语学校和萨米医疗中心二期的用地需求。四是破解急难愁盼问题。探索安置房不动产权登记工作,保障拆迁安置权利人权益,为竹韵花园权利人办理202本不动产权证明;积极推动香江花园项目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工作,完成物业专项维修资金0.154亿元缴交,为后续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2025年工作安排
接下来,坪山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改革创新,真抓实干,为“建设创新坪山、打造未来之城”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一)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深入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强化教育培训,提升干部素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确保理论学习常态化;要常态化开展党纪廉政教育,将学纪、遵纪、守纪融入全局党员干部日常;要加大业务学习力度,系统组织城中村改造、房屋征拆等业务知识等相关法规制度的学习,全面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二是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制度监督执行。加强廉政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常抓不懈,确保制度落实。同时,要加强党员干部日常管理监督,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谈话和批评教育,防止小问题变大。三是做好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从当下改过渡到长久立,将巡察整改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推进长效机制真正发挥作用,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良好局面,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坚持规划先行,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坚持“一个尊重,五个统筹”,以系统规划和整体思维,做好“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高水平开展《坪山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十五五”规划》以及《坪山区城中村改造“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充分衔接《坪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任务目标,充分落实《坪山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0-2035)》的管控要求,为坪山加快打造深圳东部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综合交通枢纽、未来高端产业集聚区提供路径指引和空间保障。
(三)坚持群策群力,稳妥有序推进更新项目风险化解。一是制定“一项目一方案”。组织街道、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市场主体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深入剖析各个城市更新问题项目的具体情况,逐一制定针对性的处置方案。二是持续推动项目盘活工作。在谷仓吓项目盘活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继续思考,持续提升,探索运用“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双融资、组建有限合伙公司盘活架构模式推动项目盘活,通过政府协助磋商、拆迁和去化等方式增加企业出资信心。三是协调转变过渡费支付方式。积极发挥辖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工作站和股份合作公司的协调作用,引导物业权利人与市场主体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转换拖欠过渡期安置费的支付方式。四是强化被拆迁房屋权益保障。跟踪市场主体无力开发且缺乏“第三方”介入的项目情况,压实各方责任,探索可能路径,确保被搬迁人基本权益得到保障。
(四)坚持谋定后动,加快推进各类型各阶段城中村改造工作。一是继续完善城中村改造工作体制机制。制定《坪山区城中村整治提升类规划设计导则》,对整治提升分区各城中村进行分类,因村施策,提出各村的整治提升策略、功能优化和实施路径,精准指导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二是切实推进各类城中村改造工作,务求取得实效。力争完成第一批拆除新建类三个试点项目的意愿征集、基础信息核查等工作;推进第一批整治提升类五个试点项目实施,完成一个城中村整治提升。三是提前谋划,实现我区城中村改造工作良性有序发展。推动咸水湖片区拆除新建类城中村改造项目可研获批并开展项目基础信息核查工作;开展沙新路两侧及自然博物馆东侧整治提升类城中村改造项目。
(五)坚持集中攻坚,持续加大整备力度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一是加快推进项目进度。继续推进沙田(一期)、沙田(二期)、田心、田头土地整备项目招商和留用地出让开发工作;进一步加快沙湖、天健、乌坭浪、昱科环球、中集集团、华控赛格等土地整备项目方案编制及报批进度;积极做好龙田北、汤坑土地整备项目前期摸底调查和可行性研究工作。二是加大连片产业空间整备力度。压茬推进碧岭北、高新南、龙田北三个平方公里级产业片区土地整备工作。三是力争完成年度土地整备用地任务50公顷。完成工业用地整备任务20公顷;完成居住潜力用地整备任务5公顷。
(六)坚持民生为要,全力夯实民生保障基石。一是加速开展轨道交通项目征拆工作,大力推进绿梓大道北段新建工程、深圳外环三期等高快速道路及深圳地铁19号线、深圳都市圈城际铁路项目(老坑动车基地)的土地整备工作。二是持续推进我区各项民生项目的法定征收工作,按照《深圳市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办法(试行)》(深府令第342号)的规定,依法依规与相关单位有关部门做好协调沟通工作,推进轨道交通16号线(坪山围站)、深圳自然博物馆周边道路(红花路)等项目的法定征收工作。三是持续破解急难愁盼问题。以竹韵花园成功案例为基础,坚持改革创新,以点带面加速推进其他历史遗留项目的产权办理和安置房分配相关工作。
(七)坚持产业导向,扎实推进集中连片招商工作。一是持续强化宣传推介力度。加大走出去,请进来的力度,主动对接更多实力企业,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渠道,主动搭建各类招商展示平台,努力提升坪山在全国的知名度,擦亮坪山“产业强区”和“深圳东部中心”品牌。二是巩固招商成果,推动合作走深走实。推进沙田北等集中连片区域规划建设项目意向合作协议签订工作,并积极推动碧岭北片区连片开发的一期资金保障和项目启动建设。三是探索“多部门,多业态”集团化招商制度。由过去的单一部门组织,面对特定产业的定向招商改为多部门联合,多业态融合的集团化招商,充分对接具有城市开发、城市运营、产业引进等多方综合实力的大型企业或联合体,真正实现产城融合,一体化发展。
(八)坚持智慧转型,大力推进全业务全链条信息化建设工作。一是完善“数字孪生坪山”的数据底座。充分收集包括但不限于我区城市建设尤其是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和土地整备所涉及的各类信息、实现数据动态更新,做好数据安全管理,强化数据集成共享;二是流程优化与信息化转型。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全面深刻感知群众诉求,对我局的各类业务进行系统深度的信息化改造,实现由传统的、孤立的、静态的“线下业务”向数据有支撑、结果可感知、实时可更新的“线上”甚至“云上”业务的转型;三是实现多级联动。全面对接和融入我市、我区智慧城市综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