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创新坪山、未来之城”中心工作,以强化党建引领及责任担当为重点,以守护城市发展空间为主线,在党的建设、查违执法、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处置、信访维稳等工作上取得突破,坪山区规划土地监察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一方面严厉打击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两违整治”“三大攻坚行动”,持续确保违建“零增量”“减存量”;另一方面聚焦全区土地使用管理现状,开展为期三年的已征转未入库土地和在库储备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工作,强化国有土地有效监管,切实保障产业发展空间。2022年,拆除消化违建132.94万平方米,完成715.15万平方米已征转未入库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因拆违引发的群体性上访、暴力抗法事件“零发生”,在规划土地监察领域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一、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党建引领,推动队伍建设上新台阶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制定并印发《坪山区规划土地监察局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施方案》,通过专题党组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等形式,以及发放《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等辅导读物,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制作党的二十大主题宣传墙、推送“学思践悟党的二十大、砥砺奋进新征程”主题电子宣传海报,切实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
2.充分发挥党组核心引领作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制度,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全年共开展党组“第一议题”学习42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1次,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民主集中制,对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民主决策制度,充分发挥党组核心引领作用。
3.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通过组织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专题会议、队伍廉政专题会议,以及邀请区党风廉政宣讲团讲师开展廉政教育授课、观看廉政影片等形式,持续强化党员干部纪律观念;扎实开展谈心谈话,累计开展不同层级谈心谈话52次,其中集体谈话3次,“一对一”谈话49次,不断强化队伍廉洁意识。
(二)紧抓主责主业,强化违法建设综合整治
2022年,我局采取系列有效手段严厉打击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取得了良好成效。
1.开展专项行动严控新增。一是聚焦问题短板,在辖区范围内开展历史违建“安坪行动”、“两违”整治“春雷行动”、积存案件“清案行动”三大攻坚行动,累计开展不同程度拆除行动500余次,持续实现违建“零增量”,为推进坪山高质量发展拓展空间资源。二是积极开展占耕建房整治专项行动,统筹推进全区涉嫌占耕建房问题图斑27宗。截至目前,已完成处置18宗。剩余9宗存量问题严格按照《坪山区占耕地建房存量问题整治实施方案》制定的处置意见落实整改,确保按量保质完成全部整改任务。
2.压实工作责任力减存量。坪山区2022年“减存量”任务为130.75万平方米。经深入调研摸底,我局将“减存量”任务分为执法拆除、历史违建处理、城市更新、土地整备等模块,并按职责分配任务到相关职能部门,层层压实责任。截至目前,我区共拆除消化违法建筑132.94万平方米,完成率101.67%,圆满完成年度“减存量”任务。
3.扎实推进卫片执法工作。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展部、省、市卫片图斑审核及违法占耕等执法整改工作。一是处理自然资源部2021年第四季度卫片图斑与2021年度补充卫片745宗,涉及违法图斑46宗(面积352.81亩,其中耕地面积11.69亩);目前已整改面积243.11亩(其中耕地面积10.01亩)。二是处理自然资源部2022年1至9月卫片图斑共597宗,涉及新增违法建设用地66宗(面积475.41,占耕34.76),目前已整改249亩(其中耕地28.5亩);涉及存量违法建设用地38宗(面积191亩),已整改59.4亩。三是处理市卫片897宗,涉及违法图斑29宗(面积418.92亩,占耕2.75亩),目前已整改404.43亩(其中耕地面积2.75亩)。下一步,我局将积极推进剩余违法用地图斑清查整治工作。
(三)聚焦国土问题,着力推进土地历史问题处置
2022年,坪山区集中力量破解发展掣肘问题,在全市先行探索已征转未入库土地和在库储备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处置路径,保障土地历史遗留问题专项攻坚进展顺利。
1.健全机制狠抓落实。我局作为已征转未入库土地和在库储备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工作统筹单位,通过多次走访、调研、摸底,在数据分析、意见征集基础上,制定《坪山区已征转未入库土地和在库储备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工作三年行动方案》,搭建了“1+2+5+6”改革组织领导框架,即1个工作领导小组、2个区级保障组、5个统筹单位、6个工作专班,集区、街、社区三级资源力量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已征转未入库土地和在库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工作。同时,建立“一制度两指引”机制(《会议制度》《坪山区已征转未入库土地和在库储备土地附着物分类处置指引》和《坪山区已征转未入库土地出、入库及移交工作指引》),有效保障专项工作顺利推进。
2.夯实基础提升效能。一是注重资料收集。针对档案收集难现实问题,我局会同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坪山管理局、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和各街道办事处,多方寻求帮助,累计收集1657个地块的全套档案资料,档案收集率由原来不足20%提升至83.74%。二是强化培训教育。先后组织召开30次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处置推进调度会,及时收集各街道相关部门专项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研究解决。与此同时,还专门开展了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土地入库核查、已征转未入库土地工作软件ArcGIs、已征转未入库土地及在库储备土地执法、已征转未入库土地土壤调查及入库工作等业务培训,切实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三是优先处置重点。制定《已征转未入库土地中可开发建设用地现状分析统计表》;组织各单位锚定重点地块,扎实推进证据收集、现状调查、清拆整治等工作,释放出可开发建设用地约7万平方米,有力保障项目用地需求。
3.优化程序提高效率。在市土地储备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结合实际情况优化入库程序,一是对3类地块采取容缺办理入库。二是采取“线上+线下”模式,一方面由辖区中队力量与各街道办事处紧密配合,联合开展资料审核及现场踏勘工作;另一方面探索借助技术手段赋能入库工作,创新搭建地块出入库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地块入库串联模式改为并联模式,目前该系统已初步建成并进一步优化,系统使用后预计可将办理时限由1-2个月压缩至15天左右,大大提高入库效率。全年累计办理入库440个地块、面积715.15万平方米,整体入库率26.36%,超出今年预定10%目标16个百分点。
(四)强化服务意识,筑牢为民服务宗旨意识
我局一直坚持以服务民生发展为原则,在临建审批、信访维稳、查违执法等方面,始终注重社会效益与法治效益相统一。
1.切实保障民生需求。一方面针对重点的公共配套及民生服务项目,持续加大力度提供保障,解决临时用地和临时建筑需求,全年共审批经区政府同意用于民生的临时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共125宗;同时做好政策引导,对于此后确需建设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项目,引导建设主体提前做好政策预判工作或探索其他合理的土地利用路径。另一方面大力支持辖区街道、行业主管部门的项目建设,为我区21个工程建设项目开展苗木迁移选址等工作40余次,调度储备土地各项目苗木集中迁种场地16处,累计迁移苗木20000余棵,为项目建设腾出了空间,推动民生配套建设和产业项目高效落地。
2.妥善处置信访矛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工作理念,对2020年10月份以来信访案件全面梳理,尤其针对多次投诉、纪委转办案件,以及回复内容为“投诉不属实、不属单位职能范围、查无此地址”等情况的案件进行重点“回头看”;对新办理的信访案件要求各部门负责人要宗宗过、实地看、现场核,全面掌握情况,确保信访矛盾能及时有效化解。2022年共受理各类信访案件1160宗,同比下降27.63%,因拆违引发的群体性上访事件“零发生”。
3.注重执法社会效益。今年来,我局在执法中继续采取“3+3+3”工作策略(即拆前与当事人沟通3次以上,团结街道、社区、股份公司3种基层力量,视当事人配合程度区别使用3种策略),强化沟通协调,引导督促当事人自拆违建率93%以上,因拆违引发的暴力抗法事件“零发生”。
(五)规范执法方式,切实提升法制建设效能
1.程序完善更高效。不断推动查违执法规范化建设,制定《坪山区规划土地监察局案件考核工作制度》《房屋安全管理主体及查处工作指引》等指引,加强队伍执法规范化建设。同时,加强与检察院、司法局的沟通协调,共同研究推进行政案件执行中存在问题。2022年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双下降”,败诉案件0宗,在全市规划土地监察机构执法案卷评查中排名第一;市规划土地监察局将我局报送的2宗执法案例作为典型案例上报省自然资源厅评查。
2.律师驻队促规范。聘请1名法律顾问针对我局在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每周提供1-2次的面对面专业的法律指导,同时派驻1名驻点律师配合法制科共同负责重大行政决策、案件办理及日常合同、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不断加强对法律顾问服务质量的监督和考核,充分发挥法制机构人员和律师组成的法律审核队伍的作用。今年以来,法律顾问已审核各类合同文件71份、协助开展案卷评查4次、开展6次执法讲座,资深律师前往我局50余次面对面解答疑难问题,回答各类法律咨询600余次。
3.法制培训有力度。印发《坪山区规划土地监察局关于开展法制员专项培训的工作方案》,邀请法律顾问为全局执法员、法制员讲解《规划土地监察执法实务系列讲座:调查取证及送达要点分析》《已征转未入库及在库储备土地清理实务》等执法培训6期;同时,梳理我局在执法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以及土地监察执法领域相关的典型案例,不定期在局政务微信群推出“普法小课堂”20期,不断提升队伍执法水平。
二、2023年工作计划
我局将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创新思维、法治理念为抓手,走好群众路线,全力破解土地发展掣肘问题,坚决打好查违拆违攻坚战,为推进“建设创新坪山,打造未来之城”贡献力量。
(一)紧抓查违攻坚腾挪发展空间。严厉打击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持续实现违建“零增量”“减存量”目标,为推进坪山高质量发展拓展空间资源。一是“控新增”。继续加大执法拆除力度,综合运用坪山全域实景城市空间应用平台、卫片执法等手段,严厉打击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以查违攻坚护航辖区重点项目落地。二是“减存量”。严格落实“减存量”年度计划任务,协调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等相关部门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途径力减存量;同时加快推进《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产业类和公共配套类违法建筑的处理办法》配套实施细则出台,拓宽“减存量”路径。三是“保安全”。严守安全底线,持续推进到期临建清退、历史违建安全纳管、自建房安全整治等工作,确保规划土地监察领域安全可控。
(二)深入破解土地历史遗留难题。严格按照三年处置工作方案要求,加快对已征转未入库土地和在库储备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力度,对已征转补偿到位、不存在历史遗留问题、达到入库标准的地块,直接办理入库纳储手续;对补偿未到位、征转不彻底的,进行整备清理,完成补偿后再办理入库手续;对不存在权属争议或经济纠纷的非法侵占行为,进行执法清理,直至达到入库标准或出让标准,争取2023年完成已征转未入库土地和在库储备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各30%的目标任务,切实保障坪山辖区民生产业发展空间。
(三)践行法治思维提升执法效能。进一步强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始终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不断健全执法流程、规范执法程序等,持续推动查违执法规范化建设;对小规模的违建行为,以劝导行政相对人自行拆除消除违法状态为主,通过制定年度普法计划、加大普法力度等,提高大众法律意识,避免行政争议,降低行政成本;对规模较大、严重影响规划等情节较重的违建行为,除依法对违建予以拆除外,一律依法从严处理,坚决遏制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行为。
(四)坚持党建引领强化队伍管理。坚持党建引领,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业务工作相结合,持续深入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强化队伍考核,将考核情况直接与年终评优评先、晋升提拔挂钩,进一步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持续抓好队伍党风廉政建设,通过常态化开展队伍轮岗交流,定期对一线查违执法人员开展谈心谈话,广泛组织廉政教育活动等防范廉政风险,持续筑牢思想防线,切实管好人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