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发展规划

深圳市坪山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信息来源:坪山区发展和改革局 发布时间:2023-05-06 15:51:45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以来,坪山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全面贯彻省委“1+1+9”工作部署、市委“1+10+10”工作安排,紧扣区委年初确定的“一手抓创新发展、一手抓问题解决”工作主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地区生产总值历史性突破千亿元大关。主要经济指标情况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1080亿元,增长14.0%(全市各行政区第一)。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91亿元,增长27.0%(全市各区第一)。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亿元,增长8.9%(全市各区第一)。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亿元,同口径增长5.2%。

  (一)着力强工业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根基更加坚实

  防疫情稳经济统筹见效。严格落实国家疫情防控总方针,因时因势优化防控策略,织密织牢疫情防控防线,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防疫“新十条”政策出台前,社会面阳性病例数全市各行政区最少,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稳妥有序落实“乙类乙管”总体方案,聚焦“保健康、防重症”目标,全面提升分级分类救治水平,60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及加强针覆盖率均排名全市第一。建立“1+1+10+N+6”经济运行调度工作机制,“一企一策一专班”强化企业服务,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助企纾困政策,全年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规模34.4亿元,及时出台抗疫暖心援企“十条”政策,拨付6.2亿元产业资金、惠及近千家企业1796个项目,各项促消费措施带动零售(含汽车)、住餐类消费超6亿元。

  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增强成立三大主导产业链党委,引领产业链发展提质增效。全力承接“9+2”产业集群建设,初步搭建“一产业两规划两政策”体系。比亚迪跻身世界500强、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中芯国际8英寸线扩产、12英寸线一期投产,千亿级重大项目启动建设,荣耀20条生产线全部投产、研发中心基本建成、进入市总部企业名录、获评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深圳BioPark产业新地标全球发布,大湾区辅助器具创新中心、深圳市智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基地挂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市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平台动工建设,自动驾驶出租车常态化运行路线正式开通。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实施产业链大招商,引进优质项目45个,其中百亿级项目1个、十亿级项目13个。深圳东进创新中心正式营业,入驻企业70家。成功举办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深圳BT峰会、智能网联汽车峰会等创新创业活动。

  产业发展配套更加完善。大力推进金沙-碧湖、高新南、高新北等三大市级先进制造业园区建设,坪山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器、银星等产业园建成投用,新增产业用房105万平方米,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产业园等8个项目纳入市“工业上楼”试点项目。中芯国际废水深度处理(二期)工程投入运行,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配套集中废水处理厂及干管工程加快建设,集成电路基地等配套污水处理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重大产业项目2个变电站完成选址,110千伏友谊站、复兴站加快建设。市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落户坪山,设立全市首个智能网联产业投资基金——东风智能网联基金,首支以小额贷款为基础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在深交所成功挂牌上市,推动兴业银行、上海银行等金融机构增设网点。

  (二)着力建平台聚人才,全域全链创新生态体系加快构建

  高新区建设进入快车道。编制印发《坪山高新区高质量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年)》,确立“一心三区一配套”的战略格局和各片区发展战略。印发深圳高新区坪山园区“委区共建”专班工作方案,确立全新“委区共建”管理体制机制,联合市属国企组建坪山高新区投资开发集团。完成坪山高新区品牌标识和形象提升专项工程建设,高新区核心启动区完成规划编制招标。高新区全年完成投资163.57亿元,占总投资任务的197%,位居全市各重点区域前列。

  创新引擎功能显著增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6.0%左右。创建产业创新指标体系。支持深圳技术大学成立大湾区第一所集成电路与光电芯片学院,深圳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实验室等重点项目正式运营,深圳细胞谷华南细胞工厂动工建设,国家医疗器械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深圳动物资源和技术研发基地等重大创新平台落地,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0家、总数达13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长107家、总数达803家。高质量举办“4·26”知识产权高端峰会,全年专利授权总量超1.2万件、同比增长18.2%,奥沃医学、新产业等8家企业获中国专利奖,比亚迪获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广东专利银奖,艾欣达伟获首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领域赛”优胜奖。成立区科技协会。

  创新人才引育体系不断完善。“3+1+1”产业人才政策体系正式出台,新增高层次人才126人、博士人才337人,总数分别达885人、1462人。坪山工匠园获评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深圳市人才研修院东部分院正式运营,高质量举办人才全域生态研习行等品牌活动。积极推进企业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深圳技术大学与腾讯携手建立国内首个安全特色班,坪山工匠园与深圳鹏城技师学院合作共建新能源汽车技能人才实训基地、被认定为世赛项目训练选拔基地,促成校企合作共建比亚迪弗迪精工冠名班、深职院-海普瑞实训基地等产业人才培养项目。

  (三)着力抓改革促开放,改革发展动力活力加速释放

  综合改革试点深入实施。主动对接综合改革试点赋予深圳在无人驾驶等领域的先行先试权,积极配合市人大研究出台全国首部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管理机制改革入选中国改革年度典型案例。持续推进香港名医诊疗中心2家独立诊所筹备和“港澳药械通”申报。持续推进特殊工时改革,确定6家新增试点企业,适度扩大特殊工时制度适用范围,相关改革经验获全市推广。

  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民生诉求系统”改革深化推广,拓展升级企业版民生诉求系统,民生诉求“一网统管”改革获国家部委推广。深化“党支部+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小区治理模式改革。国有已出让低效用地整备政策试点深入实施,利益统筹整备路径全覆盖推进,土地空间加快盘活。区属国企和股份合作公司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纵深推进,实现国有和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房地产全周期治理模式改革相关经验被应用于全市房地产监管办法。投融资模式改革创新推进,探索多途径多举措拓展投资项目资金来源。“远程喊停”噪声监管执法模式入选深圳建设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创新成果。

  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扩大。高新东、高新中等片区纳入广东自贸区联动发展区。建成坪山区深港跨境运输集中接驳点项目,与盐田港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畅通外贸企业跨境货物运输通道。坪山-大鹏共建大湾区生命健康创新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出台。区港商会成立,推动一批高质量港澳台侨企业投资贸易项目落地坪山。香港名医诊疗中心已签约17个香港名医和医疗机构,希玛眼科大湾区总部项目开工建设。深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入驻港澳团队27个,举办第二届海归创新创业大会,打造海归创新创业实训基地。陆河、田东、德保对口帮扶协作成效明显,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

  (四)着力强功能提品质,有颜有品的城区形象全面提升

  重点片区规划建设高质量推进。加快编制国土空间分区规划。召开高质量推进城市建设工作大会,出台实施全面推进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三年行动计划。优化完善城区总设计师制度,高标准推进燕子湖、坪山中心区等重点片区规划建设,燕子湖片区TOD和城市专题研究深入开展,燕子湖等片区法定图则修编完成,站前商务区法定图则局部修编和城市设计持续推进。完成第六轮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划定,基本农田保护持续加强。

  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加速补齐。地铁14、16号线相继通车,云巴1号线一期正式运营,坪山迎来“双地铁”和“空中公交”。推动19号线一期纳入市轨道五期建设规划,协调推动深圳东部综合交通枢纽提升为主枢纽,东部快轨专题研究持续推进,深大城际、深惠城际大鹏支线项目建设全面启动。外环高速二期正式通车,深汕西高速改扩建等项目加快推进。完成金田东路等22条市政道路建设,打通创景南路等13条断头路,建成3个机械式立体停车库。优化地铁公交线路,推动共享单车投放,打通公共交通接驳“最后一公里”。

  城区功能配套更加完善。坪山全域自然博物建设深入推进,斩获深圳市最具示范意义项目大奖。全市首个区级专类儿童公园——坪山儿童公园建成开园,全年新建成开园5个公园。聚龙山生态公园慢跑道改造工程一期完工,新增绿道11公里、碧道21公里,全长82公里的远足径郊野径全线贯通,新建坪盐赏梅步道、儿童稚趣步道等7条研习径建设。坪山华侨城“坪山之眼”创想中心广场设计方案荣获2022国际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金奖,华侨城综合体等地标建筑开工建设。建成5G基站540个,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宏富百货开业运营,佳华领悦广场、安居凤凰苑等商业综合体启动品牌招商,商业配套增量提质。

  (五)着力破难题防风险,城区现代化治理水平再上台阶

  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加快解决。召开集中力量解决发展掣肘问题动员大会,印发《关于加快推动解决坪山区发展掣肘问题的工作方案》,围绕10大类、37项问题攻坚突破,妥善化解碧岭“一户一栋”等积案难案,圆满解决香江花园拆迁安置房、金田小学留用地补偿、莹展工业园土地历史遗留问题等一批掣肘难题。深入实施土地整备利益统筹试点,完成产业用地整备50公顷。已征转未入库土地综合管理改革有序推进,完成715万平方米已征转未入库土地问题处置。累计拆除消化违建132.7万平方米,完成城市更新土地供应25公顷。

  城区治理水平不断提升。“深坪安”块数据智慧治理体系案例获评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治理创新案例,“三同步”基层舆情治理体系获中央网信办肯定,“五社联动”社区服务体系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坪信贷”项目获评第三届“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案例,政务服务事项“全市域通办”率排名全市前列,时空信息云平台荣获国家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建成投用智慧流调、固定资产投资调度等信息化系统,新增多功能智能杆520根。坪山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纠纷调解中心、金融纠纷调解中心在坪山区商事调解院揭牌。坪山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4个街道11个所站揭牌。田头、老坑、沙坣社区获评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44个城中村综合治理整改加快推进。

  平安城区韧性不断增强。刑事治安警情在去年大幅下降基础上再降10.5%,坪山公安分局获评“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市第六看守所动工建设。制定区安全生产“七十五条”硬措施,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三防工作经验在全市推广,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12.5%。实体化运行“1+N+6+23+M”应急管理监测预警指挥体系,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上线“城市生命线”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城市风险及时感知、高效处置。推进“瓶改管”工程,实现减瓶2万个。积极探索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深圳首位食品安全副校长在坪山上任,食品药品安全考核连续5年排名全市第一。

  (六)着力创特色树品牌,深圳东部文化新高地加速崛起

  坪山文化品牌焕新出彩。高品质运营坪山文化智库,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进一步深化。坪山自然博物系列讲座获评深圳市阅读联合会“全民阅读推广优秀项目奖”并亮相央视新闻,央视《直播大湾区》特别节目对坪山文化聚落等进行生动展示,持续擦亮“与周国平共读一本书”等品牌,推出全新品牌“听阅·坪山”系列沉浸音乐会,举办“守护美丽家园——国门生物安全科普展”等市级展览及7场艺术展览。引进经典话剧《断金》《“爆笑坪山”——中国南北笑星喜乐荟》专场演出等多个项目。引进石倚洁声乐工作坊艺术家工作室。坪山区东江纵队纪念馆获评“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称号。

  文体服务供给更加丰富。深圳自然博物馆、坪山体育聚落正式开工建设,坑梓科技文化中心主体结构封顶,重大文体设施布局不断完善。坪山区第二届市民体育节成功举办,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5大区级联赛、5大高端赛事和20项特色活动。高品质运营坪山足球公园,先后承办23次足球赛事。“i深圳”一键预约平台已上线75所体育设施,涉及359片运动场地。建成开放深圳首家区级少儿图书馆和首家儿童公园内主题图书馆,累计建成区级图书馆总馆1家、区级主题分馆2家、街道级社区级分馆15家。第二届市民文化节开幕,举办喜迎党的二十大专题展、“献礼二十大”音乐会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

  文产业发展稳步推进创新运营大万世居特色文化街区,招商入驻加快推进。金龟自然生态艺术村落获“深圳特色文化街区”创建资格。成功举办第十八届文博会坪山会场系列活动。推广“文物保护+文化服务/文创空间”模式,大万世居二期等省、市级不可移动文物修缮加快推进。建立坪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深入推进非遗项目认定,新增捏面人、太平歌词、箔金工艺等五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七)着力抓重点补弱项,普惠性民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教育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深圳技术大学永久校区交付使用。聚龙科学中学、深圳实验学校高中园等12所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学,新增高中学位1.11万个、义务教育学位1.13万个、幼儿园学位1260个。全区小一公办学位保障率达92%,初一公办学位保障率接近100%,全市持续领先。政府教育履职评价成绩在珠三角48个县(市区)排名第七。成立中小学教育集团2个,新组建6个幼教集团。4所幼儿园获评深圳市“优质特色示范园”。新增10家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双减”工作全面落实,课后服务高品质开展。

  健康坪山建设提质增效平乐骨伤科医院总院区建成投用,全区新增床位556张,坪山区人民医院迁址重建项目加快建设,区中心医院即将运营。实施社康扩容提质,新建及改造社康机构3家。南方医科大学与香港希玛眼科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开展公立医疗机构托育服务试点。区医疗健康集团加快建设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五个中心,初步实现集团社康一体化管理;平乐中医健康集团挂牌运营,揭牌成立深圳市骨伤科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深圳经方培训基地、黄煌国家名中医工作室。

  民生保障底线不断筑牢。辖区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0.35%,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全年累计发放企业招困、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等补贴1655.39万元。比亚迪、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园分别获评全国和谐劳动关系示范企业和园区。率先设立全市首个退役军人“红星堡垒户”。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坪山街道残疾人综合(职业)康复服务中心获评广东省首批五星级社区康园中心。区政府网站获广东省首个工信部认可的区县级政府网站适老化无障碍标识,碧岭社区成功创建2022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新供应公共住房用地12.3公顷,新开工各类住房面积142万平方米,筹集建设保障性住房超1.1万套。

  (八)着力严治理重保护,宜居型城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绿色低碳行动持续推进严格落实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指导51家碳排放管控单位按时完成碳履约。积极开展低碳试点创建,推荐中城生命健康产业园等项目试点申报第二批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新开工装配式建筑总面积179万平方米,占新建建筑的83%。民用建筑100%实施绿色建筑标准,新开工绿色建筑面积211万平方米。大力开展建筑废弃物处置专项工作,推动“无废城市”建设。举办“绿色低碳,节能先行”节能宣传周活动。完成新能源充电桩建设1858个。

  污染防治成效持续巩固全面办结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案件,开展“利剑六号”八大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区水务局获评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先进集体。辖区34个河流考核断面水质达标,河流水质优良率持续提升。新建管网3公里、修复改造污水管网36公里,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作加快推进,污水收集效能持续提升。“深圳蓝”可持续行动深入开展,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1%,PM2.5、臭氧浓度分别降至16和140微克/立方米。辖区功能区声环境达标率保持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城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新增海绵城市建设面积6.1平方公里。持续发挥坪山河沿河58.22万平方米湿地“净水+休闲亲水”功能,南布水质净化站建成咖啡角和观水书房,打造人文与自然景观深度融合的坪山河干流沿河水景观带。地铁沿线、横坪公路等8条主次干道绿化景观提升深入推进。聚龙山生态工程慢跑道改造工程一期示范段加快建设,构建国内领先的公园智慧运动健身系统。升级改造1座餐厨预处理中心,统筹推进6座地埋式垃圾转运站建设,厨余垃圾分类率达25%。新建、改造公厕31座。

  一年来,全区上下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多重挑战中赢先机,在勇毅前行中开新局,较好完成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成绩来之不易。但同时,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产业生态不够完善,能够引领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的龙头企业还很缺乏,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二是产业创新能级较弱,具有产业凝聚力的重大创新平台还太少,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不足。三是公共服务短板突出,高品质商业配套不足,优质医疗资源稀缺,轨道交通密度偏低,重大文体设施布局偏少。四是掣肘问题还未清除,一些制约高质量发展、影响城区安全稳定的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得到系统性根本性解决,社会领域风险预警防范处置机制还需不断提升。

  二、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坪山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赋予深圳的新时代历史使命和重大国家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按照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和市委七届六次全会部署安排,乘势而上、加压奋进,聚焦市委提出的建设“五大中心”目标任务,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加快建设创新坪山、打造未来之城,全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的坪山篇章,为深圳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预计2023年我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情况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以上。

  三、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一)坚持做强龙头做大工业,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和未来产业试验区

  壮大先进制造业的龙头支柱。坚持制造业当家,聚焦“9+2”产业集群强链补链延链,通过产业链大招商精准招引一批先进制造业上下游重大项目和具有产业凝聚力的重大创新平台。全力支持比亚迪建设全球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推动比亚迪坪山园区升级改造和比亚迪动力电池研发中心建设,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核心承载区。支持荣耀、中芯国际等在坪山扩大产能,高质量运营荣耀全球研发中心,争取中芯国际华南总部及12英寸线小二期项目落地,加快打造“湾区芯城”。瞄准“研发+临床+制造+应用”全产业链,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支持新产业、海普瑞、赛诺菲巴斯德、理邦等生物医药企业发展壮大,推动生物医药产业从“小集聚”向“大集群”跃升。

  强化现代化产业的生态链条。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链布局,支持规模化开展商业化运营试点,探索无人小车标准制定,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监测平台和构建数据运营体系,加快落地中汽中心等重大平台,建成投用市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平台,加快打造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车联网先导区和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重点引进临床试验、CXO等平台,加快国家医疗器械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打造坪山生物医药转化及产业孵化基地。支持集成电路龙头企业联合科研院所打造产业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坪山综保区集成电路及电子元器件分拨中心。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现代物流、工业设计、人力资源、会展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光大银行、杭州银行、广东华兴银行等在我区新设网点,依托金融楼宇吸引银行保险券商等传统金融机构和“7+3”金融机构落户。高标准举办深圳创新创业大赛、BT峰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峰会等创新创业活动。

  厚植具有竞争力的营商土壤。持续加强企业服务,深化“我帮企业找市场”等行动,帮企业开拓市场争取订单,完善企业版民生诉求系统,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等各项助企纾困政策措施,有效降低企业综合成本,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强化产业空间保障,重点攻坚碧岭北、沙田北等片区整备,力争三年内释放4个平方公里级产业用地,推进市级三大先进制造业园区建设,力争新增优质产业用房130万平方米,完成市下达“工业上楼”200万平方米空间任务,持续为企业发展提供高品质、低成本、定制化产业空间。加强重点产业项目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加快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集成电路基地等配套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为落地项目提供“即来即用”式基础设施保障。

  拓展发展潜力深厚的新兴赛道。充分发挥坪山已有的产业发展基础,前瞻谋划符合未来产业变革方向的新兴领域,加快形成新的增长点。谋划“低空智联”,在低空飞行、装备生产制造等领域先行探索,发展低空经济。利用综合保税区政策优势,积极发展保税物流、跨境电商等业务。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发展特色化平台经济和直播经济等新经济业态,支持成立深圳市产业数字融合创新中心。加快引进化妆品研发、制造、销售等领域领军企业,依托正奇未来城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深圳“美丽谷”。进一步拓展新能源产业布局,积极发展电化学储能和光伏产业。

  (二)坚持强化创新驱动引擎,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先行区

  加快推动坪山高新区规划建设。深入落实“委区共建”机制,推进坪山高新区投资开发平台高质量运行。推动完成高新南片区空间规划和城市设计方案,规划建设环深圳技术大学科技创新带,以深圳技术大学为核心,打造集“校区、社区、园区”于一体的产学研集聚区。积极争取坪山高新区纳入“部市共建”试点,探索在高新区出台创新政策,努力打造新时期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样板。

  加快完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深入实施产业创新指标体系,加快构建全域全链全过程创新生态圈。深化拓展与大院大所合作,集聚更多高端创新要素,探索“全球研发、坪山转化”模式。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高水平建设“双创”载体,打造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首选地。大力引进科技银行、风险投资机构,发挥生物医药产业基金等市级投资基金作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加快打造产业创新人才高地全面实施“3+1+1”产业人才政策,优化完善“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加大推进政校企合作,全面开展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培养一批符合先进制造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高水平建设科创学院、零一学院东部分院,加快推进东部人才研修院二期建设,高质量运营深圳创新创业国际人才街区。支持企业、高校、职校合作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联盟,探索推进粤港合作技能人才评价工作。持续开展世界名校博士坪山行、海归创新创业大会等品牌活动。

  (三)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打造更具活力的发展高地

  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I期临床试验医院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管理、深圳生物医药入境研发用特殊物品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等第二批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实施。围绕要素市场化配置、营商环境、科技创新等方面,积极谋划第三批综合改革试点授权项目。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民生诉求系统”“党支部+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及房地产全过程监管等改革项目。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制度体系。积极探索投融资模式、国资国企管理、土地整备和产业空间租售等领域改革,提高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配置效率,力争形成一批具有复制推广价值的改革探索经验。

  融入湾区合作。深化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畅通科研、资金及人才等要素流动,加快打造深港创新政策先行承接地。积极融入深港“双城三圈”建设,推动港澳高新技术成果在坪山落地转化和产业化,联动深汕、惠州等地区积极探索“总部+基地”“研发+制造”分工模式。携手大鹏加快大湾区生命健康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香港名医诊疗中心正式投入运营、争取纳入“港澳药械通”试点,加快希玛眼科大湾区总部建设。谋划东部快轨,争取恢复坪山高铁站直达香港西九龙。充分发挥区港商会、香港坪山青年总会作用,做强做优深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扩大对外开放。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深度参与“一带一路”经贸与投资,支持比亚迪、荣耀等重点企业拓展国际业务。抢抓坪山区纳入广东自贸区联动发展区重大机遇,加快推动坪山综保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鼓励区内重点企业试点实施“区港物流联动”等创新政策,联动盐田畅通外贸企业跨境货物运输通道,加快建设保税研发、全球检测维修等重大平台。落实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化与汕头、潮州等地合作,扎实做好百色、陆河等对口帮扶协作,建立以产业协作为重点的合作共赢长效机制,支持引导坪山企业开拓广阔市场,持续推进乡村振兴。

  (四)坚持半城产业半城山水,打造宜居宜业的高品质未来魅力城区

  高质量推进城区规划建设。完成国土空间分区规划编制。深入实施城区总设计师制,高品质推进燕子湖、地标核心区等片区规划建设,改造提升城市“第六立面”。完成坪山站前商务区城市设计,推动站前商务区与高铁新城融合建设。加快坑梓中心、碧岭等片区法定图则修编,推动沙湖、沙田一期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大力打造地铁沿线站点商圈,加快推进华润万象城、华侨城综合体等一批项目建设,推进佳华领悦、安居凤凰苑等商业综合体招商运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及工业区块线。加快探索基本农田保护利用新模式。

  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布局。高标准规划建设深圳东部综合交通枢纽,积极协调提升为国家主枢纽,加快推进深大城际、深惠城际大鹏支线、深汕高铁等轨道项目建设,争取深河高铁纳入上位规划,协调推动轨道19号线一期纳入市轨道五期建设规划,加快云巴1号线二期前期工作,打造飞地经济东部桥头堡。推动深汕西高速改扩建主线完工、东部过境通道恢复建设,推动外环高速三期、绿梓大道北段等高快速路开工,打通对外交通“大动脉”。推进“五横十纵”主干路网建设,完成丹梓北路等25条以上道路建设,打通梓横东路等10条以上断头路,优化地铁沿线公交接驳,推进无障碍交通设施建设,畅通内部交通微循环。新增停车泊位5000个以上,创新推动智慧共享停车,解决停车难题。

  聚力提升高质量发展空间支撑能力。深入实施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三年行动计划,实现城市更新土地供应25公顷,力争完成田心、田头、沙田二期、卢屋项目实施方案及规划方案报批,推动沙田一期首期留用地、沙湖1号留用地、南布4和5号留用地出让和动工建设。严控违法建筑,保持“零增量”,“减存量”109万平方米。加大对已征转未入库土地和在库储备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力度,累计完成总面积40%的清理入库工作。

  (五)坚持全周期管理意识,打造智慧韧性的现代化城区

  建设新型智慧城区。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初步建成智慧城区运行监测应用管理平台,建设民生诉求一体化平台,落地运营块数据市域社会治理平台,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政府治理一网统管、政府运行一网协同。探索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与时空信息云平台的融合应用,完成既有房屋建筑BIM建模50万平方米以上。搭建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拓展应急、水务等应用场景。推进110个信控路口智能化改造,新建多功能智能杆200根。

  推进法治坪山建设推广浪尾村片区治理经验,纵深推进“重点片区+标准化治理”工作。充分运用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成果,健全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深化“信用+执法监管”平台建设,探索实施新业态触发式监管和包容审慎监管。大力实施“八五”普法,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制度建设,聚力打造品质社矫与智慧社矫。推动坪山公安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打造全国标杆。支持街道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项目,争创2个以上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增强安全韧性水平。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七十五条”硬措施,建立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一张图”,健全安全监管预警防控体系。强化应急预警、应急指挥、应急救援三大体系,强化“城市生命线”监测预警和风险感知能力建设,加快建设“1+N+6+23+M”应急管理监测预警指挥中心,完善区综合应急救援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常态化组织开展三防应急演练和突击拉练。全面推进“瓶改管”攻坚计划。加快建设区消防训练基地,织密“5分钟消防救援圈”。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六)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营城,打造彰显东部文化特色的文明城区

  着力提升文化品质。加快建设深圳自然博物馆,推动文化聚落文创体验馆运营,加快街道文化服务中心等重大设施建设,推动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与学校、城市书房合作共建,支持坪山图书馆对标“国家一级馆”提升。持续擦亮坪山市民文化节品牌,创作一批具有坪山气质的文艺精品。开展“非遗宝藏 文脉坪山”活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进园区、进厂区、进校区、进社区,探索举办工业主题文化活动,打造深圳工业文化新名片。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加快推进坪山体育聚落、国家羽毛球队训练基地、全民健身设施三期等项目建设,积极引进马术基地、水上项目中心,争取国家羽毛球队训练基地纳入市“新时代十大体育设施”。持续推动体育场馆接入“i深圳”一键预约系统,打造“十分钟”健身圈。办好第三届坪山市民体育节,举办马峦山健步走等特色体育健身活动,高质量办好中国网球巡回赛等重大赛事。

  聚力推动文旅融合。支持深圳坪山国际影视文化城发展,推进深圳坪山雕塑艺术创意园升级改造。推动龙马社总部项目加快落地,高水平打造戏剧原创基地。办好文博会坪山系列活动,支持区属文化国企东部文化公司做大做强。发展以自然博物、创新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为核心的全域旅游。持续推进大万世居二期修缮项目及龙田世居、丰田世居、荣田世居等修复保护,推动金龟自然生态艺术村落创建深圳特色文化街区,加强马峦山客家古村落群保护利用。

  (七)坚持筑牢民生保障底线,打造民生幸福的温暖城区

  纵深推进品质教育供给。支持深圳技术大学建设一流的应用型大学,加快推动中职学校、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完成3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提供义务教育学位4800个。加快争取与深圳实验学校、深圳外国语学校合作项目落地。全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引进市直属幼儿园在坪山办园,新建幼儿园8所以上,新增学位2790个。深入探索教师交流轮岗,健全教师梯度培养体系。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政策。

  加快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坪山区人民医院迁址重建、平乐骨伤科医院总院区二期、萨米医疗中心二期等项目建设,推动区中心医院开业运营、新增床位800张。完善与南方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医疗机构合作机制,支持高端医疗品牌在坪山办医,高水平运营区医疗健康集团和平乐中医健康集团,加快创建三甲综合性医院和三甲中医医院。推进社区医院建设和社康标准化改造,加强普惠性婴幼儿服务友好型城区建设。高质量运营区疾控中心,实质化运作街道、社区两级公共卫生机构,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持续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能力建设。

  织密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健全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完善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机制,建设和谐劳动关系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强化对孤寡老人、困难儿童、残疾人、精神障碍患者等群体的帮扶,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推动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支持社会资本运营管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探索区敬老院与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合体化运营,打造医康养结合示范基地。重点推进街道级托育示范点建设,加快构建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推动社会化拥军,全力争创双拥模范城。积极落实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建设和筹集保障性住房8000套。

  (八)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区

  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制定碳普查、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和工业企业清洁化改造,积极打造一批绿色示范园区、“零碳”园区。新建建筑100%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装配式建筑总面积比例达60%以上,推动节水型居民小区覆盖率达34%以上,实现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28%。争创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持续巩固污染防治成效。扎实做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开展“利剑”系列专项执法行动。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开展排水管网整治和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推动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全辖区河流水质全面达标,新增海绵城市面积4.5平方公里。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开展“视频监控+人工巡查”工地扬尘防治,加强涉VOCs和NOx排放深度治理、协同减排,实现PM2.5年均浓度、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达标。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全过程监管,推进重点建设用地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

  持续建设宜居绿色城区。落实“山海连城绿美深圳”生态建设工作,全年新增绿道6公里、郊野径18公里、碧道10.6公里。高标准推进城区主干道、地铁站点周边等区域环境景观提升,加快推进坪山河干流碧道、马峦山郊野径示范线建设,出台区公园城市建设规划,新建改造云动公园等3个公园。全面提升城中村、老旧小区市容环境,扎实推进城中村“三宜街区”创建。推进垃圾分类收运全流程精细化管理,完成19台LNG勾臂车替代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