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 坪山区人民政府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坪山区人民政府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信息来源:坪山区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3-12-27 10:44:54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坪山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努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具体报告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大法治政府建设统筹推进力度

  (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法治建设重大部署。坪山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召开4场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多次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作出部署,将思想和行动与党中央决策相统一。

  (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区委常委会会议、区政府党组会议、常务会议安排法治建设相关议题11个、“局长讲法”活动5次。推动各部门、街道办开展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主题的“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学习活动共54次。同时,在各类业务培训、党建活动中组织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拓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带头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组织召开区委依法治区办主任办公会、执法协调小组会议、守法普法协调小组会议部署工作。组织区领导带队参加“法治+纪法”法庭庭审旁听活动。组织3家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现场述法。

  二、健全政府机构职能体系,推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一)推进政府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积极推进“全市域通办”改革,85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市域通办”,全市域通办率达99.4%。推进“秒批”“秒报”“一件事一次办”改革,187项事项实现“秒报”、236项事项实现“秒批”。在全市率先推出“视频导办”服务,优化政务服务质效。

  (二)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出企业版民生诉求系统,建立健全512个事项的“一网统管”职责清单。全口径解决企业诉求2119件,诉求办结率超98%。印发《坪山区政务服务“主动服务”工作方案》,包含8项“免申即享”、142项“精准推送”、70项“上门办”服务。

  (三)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化“企业开办一窗通”服务,推动商事登记、税务、社保等部门系统互联互通;编制《坪山区生物医药企业行政合规标准工作指引》;制定《坪山区关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暨行政执法质量提升的专项工作方案》;推动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落户坪山;支持深圳技术大学发布玩具国际标准。

  (四)建立“府检联动”工作机制。建立全省首个区级层面“府检联动”机制,印发《关于建立“府检联动”工作机制的意见》,梳理形成了创建民生诉求协作办理、轻微犯罪协同治理等12项工作机制,做实“两法衔接”。

  三、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加快推进政府治理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

  (一)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统筹区政府各部门向区人大常委会报送《深圳市红色资源保护与传承条例》立法项目建议。充分发挥立法联系点作用,向市人大提出《深圳经济特区低速无人驾驶多功能运载工具创新发展条例》立法建议。在龙田街道搭建人大代表与生物医药产业联络点。

  (二)加强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2023年,全区共制定区规范性文件8件,部门规范性文件7件,对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废止1件,修改3件,保留15件。

  四、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不断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

  (一)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印发《深圳市坪山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工作指引》。统筹重点部门梳理本领域重点事项,公布重大行政决策事项11项,组织重大行政决策听证2项、专家论证2项、风险评估3项。

  (二)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深化集中统筹法律顾问改革,将23家部门政府法律顾问纳入集中统筹管理。2023年以来,政府法律顾问列席区政府及各部门会议178次,提供咨询439次,开展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25件,出具各类法律意见书2711份。

  五、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印发《坪山区2023年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培训工作方案》,修订《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制度汇编与城管领域执法指南》,强化内部行政执法监督力度,推动行政执法改革工作提质增效。

  (二)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开展跨领域交叉执法,统筹开展安全生产“夜剑”系列检查行动;开展交通领域专项法治督察;针对餐厨垃圾收运、民办学校等社会热点领域,开展联合检查。

  (三)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开展执法技能“大比武”、场景式执法培训等活动。联合深圳新闻网开展“直播式”行政执法。在78个区域开展“超门线经营”划线试点。打造“互联网+医疗卫生监管”智能监管模式赋强监管。打造全省首个网络订餐平台“互联网+明厨亮灶”专区。

  六、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依法预防处置重大突发事件

  (一)完善突发事件应对制度,提高突发事件依法处置能力。推动完成6个专项应急预案和1个总体应急预案修订。开展危险化学品事故、防汛专项应急预案和市总体应急预案、森林防火预案活动。建立突发事件内部响应及现场处置制度。完成220家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线上审批备案工作。

  (二)引导、规范基层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印发《2023年坪山区应急演练计划》,组织开展21场区级重点应急演练,完成市“应急使命·2023”防汛演练和双盲应急拉动演练任务。组织开展投资大厦消防疏散应急演练和平乐骨科医院电器火灾等演练。

  七、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行政预防调处化解体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一)强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加强行政调解,成立区行政调解中心、17个区政府部门行政调解委员会,制定行政调解工作制度、公开行政调解事项清单;拓宽人民调解形式,打造“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成立“一站式”基层治理多元解纷中心;创新多元解纷公证资产处置,建立“多元解纷公证资产处置合作项目”。

  (二)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2023年以来,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93宗,受理83宗,办结86宗,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的案件42宗,占比48.84%。

  (三)多维度推动法治社会建设。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全区共开展583场普法宣传活动;开展2次社区“法律明白人”专题培训;社区法律顾问为社区提供法律服务3953次。

  八、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一)形成监督合力。2023年,签收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74件、市政协提案28件、区人大代表建议216件及区政协提案114件。主动接受司法监督,2023年共发生行政诉讼113宗,已结案行政诉讼案件13宗,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11宗。强化检察监督,行政公益诉讼立案72件,公益诉讼诉前程序49件,及时办理纠正违法行为通知书11份,检察建议书2份。强化审计监督,出具审计报告13项,提出审计建议29条。

  (二)加强对行政执法制约和监督。2023年共评查行政执法案卷1223宗,针对行政执法投诉案向办理单位发出了法治督察意见书,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随队参加行政执法监督,拓宽行政执法监督渠道。

  (三)全面主动落实政务公开。通过“数字人”等科技与数字化结合的技术形式,赋能政务信息公开。2023年以来,利用政策问答、动漫等多形式解读政策文件共77篇,办理依申请公开案件101宗。

  九、2023年存在的不足

  一是基层治理的现代化能力还有待提升。各部门之间工作联动不够,部分单位推动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的意识不强;二是行政执法监督效能还需提高。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还不完善,主要通过案卷评查的方式进行日常监督,行政执法监督方式和手段单一,成效不明显;三是普法宣传形式不够丰富。普法活动开展的活动相对分散,创新性不够,针对性不强,社会教育效果不够凸显。

  十、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工作安排

  (一)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依法治国、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论述和重要部署,持续加大学习培训工作力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

  (二)持续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落实法治坪山“一规划两方案”,压实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深化政府法律顾问改革,提升行政执法水平,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深入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努力打造具有坪山特色的普法品牌。

  (三)持续深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重点领域简政放权力度,推进市场主体准入准营改革。健全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优化完善权责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深化政务服务“一网统管”建设。

  (四)持续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工作,依法加强资本监管和知识产权保护。深入推进综合监管改革,深化包容审慎监管。倡导运用劝说、教育、指引等柔性执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