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新区于2009年6月30日正式挂牌成立,位于深圳东北部,辖区总面积约166平方公里,下辖坪山、坑梓2个办事处共23个社区,管理总人口约65万。坪山新区管委会实行“大部制”,优化政府运作,机构精简,下属共有22个部门(一级预算单位)。作为深圳四个新型功能区之一,坪山新区肩负着市委市政府赋予的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区,深圳新的区域发展极”的历史使命。新区成立以来,经济实现了较快发展,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5亿元,规模是2009年的2.1倍 。
二、坪山新区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预算安排的原则与重点
一是预算安排注重科学化、精细化。密切跟踪国家税收政策调整,积极与税务部门配合,落实国家各项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强对重点税源的分析和监控,科学预测财税收入,促进财税健康可持续发展。坚持依法理财,继续深化各项财政改革,努力构建科学的财政体制机制。
二是体现“责权利一体化”财政预算管理思想。通过强化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落实财政支出责任,逐步实现“责权利一体化”财政预算管理目标。不断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三是预算安排优先向民生领域倾斜。在预算分配过程中,优先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领域的支出,重点保障教育、水务等法定增长支出,加大社会建设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特区一体化,保证社会民生福利投入较快增长。2013年公共财政预算安排九类民生支出12.6亿元,同比增长22.5%,其中:安排教育支出4.1亿元,增长19.2%。
(二)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9.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收4.6亿元,增长31.7%;公共财政支出完成20.4亿元,增长11.0%,比较顺利的完成了预算任务。
(三)公共财政收入特点
1.财政收入实现了较快的增长。2013年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力的保障了财政收入的增长,同时房地产业持续热销以及新区招商选资初见成效有力的推动了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新区公共财政收入分季度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47.1%、44.4%、37.1%和31.7%。
2.财政收入质量持续提高,主体税种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区级税收完成18.3亿元,同比增长26.2%,占公共财政收入比重为95.2%,体现了新区财政收入的坪山质量。从税收结构看,直接反映经济活动成果的四大主体税(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累计完成区级税收12.7亿元,增长17.0%,占区级税收比重达69.7%。
3.中小税种大幅增收。新区地方中小税种完成区级税收5.5亿元,同比增长54.6%,对区级税收增长贡献率为51.1%,主要是受益于房地产市场景气上扬,各相关税种收入增幅较大。
(四)优化支出结构,重点关注民生。
推动公共财政资源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优先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支出,着力解决因居民属性或区域发展不平衡而造成的公共服务水平差异,加快特区一体化发展。2013年,新区财政对教育、文化体育与传媒、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交通运输、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节能环保和住房保障等九类重点民生领域支出共计12.6亿元,增幅快于同期公共财政支出,较2012年民生占比大5个百分点以上。
另外,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新区挤出宝贵的财政资金,逐年增加经济扶持类投入,2013年新区共安排1亿元用于经济扶持类专项资金,这些投入在促进新区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实现产业转型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不断改革创新,建立健全财政管理新机制。
一是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厉行节约相关要求,结合新区实际,于本年5月份印发了《坪山新区管委会关于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的意见》,规范和压缩行政办公经费支出,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同时,财政部门于本年7月制定了《坪山新区部门预算实务准则第1号(会议费)、第2号(培训费)》等一系列财政管理制度,对会议费、培训费等公用支出的预算申请程序、经费标准等做了详细的规定,夯实财政管理基础,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使用。二是积极探索预算绩效管理新思路。财政部门努力建立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方面,选取创新创业、安全生产专项资金,金额合计4,877万元,作为试点项目进行绩效评价,摸索资金绩效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全面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切实有效的激励制度。另一方面,对新增项目中预算数额超过100万元、专业技术复杂或者支出弹性较大的试行项目评审机制,由新区评审部门组织专家或中介机构进行项目评估论证。2013年,财政部门委托评审的项目共计8个,金额合计3,003万元。
三、坪山新区2014年预算编制的主要情况
2014年新区财政预算编制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深圳市财政委员会关于编制2014年新区财政预算和部门预算的原则,深化财政预算改革,加强财政预算管理,逐步建立科学、透明、规范、精细的预算制度。
(一)安排财政预算收支遵循的原则
1.积极稳妥编制预算,科学预测财税收入,优化支出结构,完善新区财政体系。进一步加强财政经济形势分析,以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为基础,科学预测财税收入;统筹安排财政资金,科学安排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优化支出结构;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将债务还本付息计划纳入预算,完善新区财政体系。
2.盘活存量,严控一般性支出,优先保障民生,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一系列政策规定和要求,将厉行节约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紧密结合,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节约财力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动公共财政资源向民生领域倾斜,提升辖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3.坚持依法理财,实践预算绩效管理。依法编制财政收支预算,健全政府预算体系,加强预算编制管理,强化预算执行管理,严格财政监督。继续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实践,加强资金使用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推进财政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
(二)2014年财政预算编制的重点考虑
1.科学预测,全盘考量,确定明年财政预算收支总规模。新区财政运用“财政收入预测模型”对2013年和2014年财政收入进行了预测,并综合考虑对2014年新区经济运行情况的研判,初步预计2014年坪山新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约20亿元。
2.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优先保障民生类支出,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今年预算安排突出“保重点、压一般”,特别是严格控制和压缩一般行政经费,不断加大民生和基建投入。在控制一般行政经费方面,设立目标,压缩部门预算中日常公用经费5%以上。民生方面,预计2014年新区九类民生支出超过15亿元,2014年新区九类民生支出增长超过15%,大于公共财政支出的增幅,民生类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持续提高。预算编制特别重视教育支出与医疗卫生支出:预计教育支出将超过5亿元,同比增幅大于30%,保证教育支出规模达到应有的增长标准;预计医疗卫生支出约2亿元,同比增幅大于35%,新区继续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力度,主要是逐步提高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3.加强预算编制基础性工作,不断提高预算编制的精细化和制度化。今年财政部门联合各预算单位历时三个月,按“职能-职责-项目”三级体系编制了部门预算项目体系。2014年部门预算首次采用此项目体系,要求各部门的每个项目必须以“部门职能-工作计划-资金申请”的模式申请,财政部门再根据工作重点与部门职能统筹审核与调整。此项改革将预算安排与部门履行职能紧密结合,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强了新区财政预算精细化管理。另外,今年新区财政部门制定了一系列财政管理制度,通过建立覆盖财政预算运行全过程的制度体系,夯实预算管理基础,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搭建了制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