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主题服务 > 坑梓街道 > 经济发展 企业服务 > 街道概况

坪山区坑梓街道概况

信息来源:坪山区坑梓街道办事处 发布时间:2025-07-16 09:56:15

  坑梓街道位于坪山区东北部,东、北向与惠州市大亚湾西区街道和惠阳区淡水街道、秋长街道接壤,是深圳、坪山的东北门户。辖区总面积约24.07平方公里,人口约17.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3.1万人。下辖坑梓、秀新、金沙、沙田等4个社区、4个居委会、27个居民小组、3个社区股份公司(秀新、金沙、沙田)、23家居民小组分公司,划分147个网格,共有9个物业小区,8320栋房屋、132137套(间),“三小”场所3564家。

  一、历史沿革。1986年,成立坑梓镇;2004年,坑梓撤镇,成立街道,隶属龙岗区;2009年6月,坪山新区成立,坑梓划入坪山新区,成立坑梓办事处;2016年10月,坑梓办事处分设为坑梓办事处和龙田办事处;2017年1月,坪山区成立,同年3月,坑梓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正式挂牌成立。

  二、组织建设。坑梓街道党工委下辖1个街道机关党委、1个街道“两新”组织党工委、4个社区党委、1个生物医药产业党委;党支部共计208个,其中,机关党支部12个、社区党支部46个、企业党支部148个、社会组织党支部2个;党员共计2035名,其中机关各支部党员218名、社区各支部党员456名、企业党员1352名,社会组织党员9名。

  三、产业经济。坑梓全域在深圳国家高新区坪山园区内,东北部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2012年由商务部和科学技术部批复,规划面积13.5平方公里),主要布局围绕新能源及智能终端的先进制造业;东南部国家生物产业基地(2005年6月5日由国家发改委批准认定的首批三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之一,规划面积3.29平方公里),主要布局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

  辖区共有商事主体20773户,企业法人10363户。“四上”企业413家,规上工业企业285家,百强内工业企业42家,生物医药企业52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30家,上市公司1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23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4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5家,市级制造业单项冠军6家,(全区商事主体43560户,企业法人48320户,“四上”企业1457家,规上工业企业810家,生物医药企业129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35家,上市公司2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41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1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0家,市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1家)。

  四、集体经济。街道共有秀新、金沙、沙田3家社区股份合作公司,下设23家居民小组分公司(秀新9家、金沙8家、沙田6家),股民5276人,集体物业94.96万平方米。

  五、交通路网。“四横四纵”(坪山大道、人民路、丹梓大道、锦绣路;聚龙路、金辉路、丹梓北路、宝梓路)的交通路网基本成形。双地铁(地铁14号线已通车,地铁19号线正在建设中)、双高铁(厦深高铁、深汕高铁在建)、双高速(外环高速、沈海高速)、一城际铁路(深大城际在建)穿城而过,40分钟可达深圳市中心区、60分钟可达香港、前海、宝安机场。预计深大城际建成后,至宝安机场最快可缩短至40分钟。

  六、公共配套。辖区拥有医院2家,分别为坪山区中心医院(坪山区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战略合作)、坪山中医院(坪山区首家三甲医院),社康10家(公立7家,私立3家);学校34所,其中幼儿园19所(公办7所、民办12所),小学3所(公办2所、民办1所),初中1所(公办),九年制中小学7所(公办4所、民办3所),高中2所(公办),特殊学校1所(公办九年制),职业高中1所(公办);科技文化设施2个,分别为坑梓科技文化中心(辐射粤东地区的深圳东部科技文化新标杆)、坑梓影剧院(广东省特级文化站)。

  七、文化生态。辖区林地约109.49公顷,包括聚龙山生态公园(面积最大的区管公园,约103万平方米)、聚龙山湿地公园(面积第三的区管公园,约37.6万平方米)、五马峰公园(约9.6万平方米)、光祖公园(11.5万平方米)、坑梓社区公园(约4.25万平方米)等9座公园;流经辖区的河流主要有淡水河、田脚水、田坑水等;辖区有百年古树45棵,其中位于沙田的全区树龄最大的古榕树距今370余年。辖区拥有不可移动文物30处,形成了以新乔世居、麒麟舞、坑梓腰鼓等为代表的客家文化,以光祖中学、坑梓革命烈士纪念碑等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和以BioPark、高新北智造小镇等为代表的产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