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号:第20210076号
标题:关于借鉴福田南山经验,加快建设坪山慢行绿道系统的建议
提案者:胡振华,陈蓝蓝
内容:
慢行绿道系统是指交通干道慢行系统与绿道并轨的非机动交通系统。近年来,福田、南山区慢行绿道系统建设走在深圳市前列,值得坪山借鉴。福田、南山结合街道、街区改造提升建设,大部分交通干道都建成了安全、舒适、便捷的慢行绿道系统。而坪山干道慢行绿道系统建设滞后,存在一定短板,主要表现为:一是窄,没有足够空间实现人车分流;二是缺乏绿化,绿化水平普遍不高,尤其缺少林荫覆盖。坪山环山贯水、生态优势明显,同时,作为后发优势区,建成度相对较低,“1+7+N”片区统筹也正处于规划编制阶段,同步推进慢行绿道系统建设,有利于直接对标最优建设标准,一步到位、树立标杆。相比其他成熟地区的改造提升而言,省时节力,更高效。
建议:
一、高标准规划。对全区慢行绿道系统重新规划,串联公园、绿道等重要生态空间,连接片区、社区,实现互联互通,整合最优质游赏景观,提供最舒适步行、骑行体验,激活沿线空间活力,打响坪山慢行绿道系统品牌。
二、高标准建设。要按照人车分流、林荫覆盖的标准,尽快推进全区慢行绿道系统建设,原则上所有新建的干道,都要留足建设空间;对已经建成的干道,要尽快改造优化。
[提案回复]
坪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关于区政协一届六次会议第20210076号提案答复的函
尊敬的胡振华、陈蓝蓝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借鉴福田南山经验,加快建设坪山慢行绿道系统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就提案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高标准规划全区慢行绿道系统的建议
2021年3月,我局启动坪山区公园城区建设规划项目相关工作,计划对道路网、绿道网、碧道网进行三网同构,一方面,通过完善道路慢行功能、碧道生态功能及绿道游憩功能来构筑公平共享、便利市民生活的“惠民道”;另一方面,通过串联坪山的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要素,打造一个凸显坪山区山环水润格局的“生态道”。同时,联动产业区,激发创新成为助力坪山打造世界级高新区的“发展道”,实现还湖于民、还路于民、还绿于民、还景于民,树立坪山绿色生态城区新标杆。目前,该规划项目已定标,预计年底完成初步成果。
二、关于高标准建设慢行绿道的建议
(一)借鉴福田、南山经验,推进重点绿道项目建设。目前,我区正在推进的重点绿道项目有8个,分别是聚龙山生态公园慢跑道改造工程、大山陂水库环湖绿道示范段建设工程、坪山河干流碧道工程、汤坑水两岸公共绿带景观提升工程、坪山河流域短小支流综合整治工程——大山陂水(大山陂水绿道)、坪山区花鼓坪-老鸦山水库绿道建设工程、坪山区绿道2号线提升工程和“坪山全域自然博物馆”项目。其中大山陂水库环湖绿道示范段建设工程、大山陂水绿道已进入施工阶段;“坪山全域自然博物馆”一期项目已完成金龟、碧岭、红花岭三条示范段研习径,共计14.05公里,二期共12条研习径已完成招标工作;其他项目均处于前期设计阶段。
(二)以道路关键节点为突破口,完善道路慢行系统建设。2021年,我区对无人行道或无自行车道和人行道不足、不完善的道路节点进行改造提升,计划新建人行道10公里,新建或改建自行车道10公里,构建成网成片的慢行系统骨架。目前已完成复兴路、上洋路等5条道路的人行道整治工作,修复人行道3.2公里。同时,针对体育二路原有人行道宽度不足、绿化杂乱遮挡行人视野的情形,在保证充足绿荫的前提下,通过移除部分绿化带,采用树池篦子的形式,拓宽人行道,提高市民出行舒适度;对锦龙大道绿化优化提升,采用纹理设计,搭配不同色系,对杂乱绿化进行替换,美化出行环境。
感谢你们对我区绿道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深圳市坪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2021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