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深圳市坪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310MB2D088845/2024-00130 分类:
发布机构: 深圳市坪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成文日期: 2024-12-20
名称: “舞”出新高度,坪山区公共文化获全省唯一国家级一等案例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12-20
主题词: 村舞
【打印】 【字体:    

“舞”出新高度,坪山区公共文化获全省唯一国家级一等案例

发布日期:2024-12-20  浏览次数:-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中国文化馆协会指导的2024“村舞”赋能乡村振兴研究案例交流活动落幕,《深圳坪山“村舞”治理模式》案例从全国各省市案例中脱颖而出,获评一等案例,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入选案例,并在“村舞”赋能乡村振兴研究优秀案例交流会上,与全国各省文艺工作者进行经验分享与案例交流。)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中国文化馆协会指导的2024“村舞”赋能乡村振兴研究案例交流活动落幕,《深圳坪山“村舞”治理模式》案例从全国各省市案例中脱颖而出,获评一等案例,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入选案例,并在“村舞”赋能乡村振兴研究优秀案例交流会上,与全国各省文艺工作者进行经验分享与案例交流。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强化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和保护利用,促进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村舞”作为人民群众自我创造、自我表现的一种文化供给形式,深受农村群众喜爱。坪山区长期深耕基层文艺治理建设工作,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本次获评文旅部2024“村舞”赋能乡村振兴研究案例,是坪山区公共文化文艺领域在国家级案例上取得重大突破,彰显了坪山区通过文化服务创新社会治理驱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卓越成效。

  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文化馆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金武刚在发言中表示:“村舞,人人体验,人人参与,是乡村活跃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是乡村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我们可喜的看到,坪山区将村舞从文化治理,提到了社会治理的高度。”

  坪山区作为客家人主要聚居地,客家文化主要发源地、传承地之一,有着“麒麟舞”“凉帽舞”“采茶歌舞”等丰富传统舞蹈资源,尤其“麒麟舞”在坪山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2012年获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坪山区现有麒麟队十余个,学习麒麟舞者千余人。在良好的传统积淀上,坪山区文艺骨干勠力同心,屡获殊荣,形成“六连金”“坪山舞蹈创作营”“坪山青少年舞蹈团”等脍炙人口的“坪山舞蹈现象”。

  通过区级部门统筹制度管理、基层推进体系建设、亮点文化品牌打造三大路径,着力实现村舞治理,营造良好城区文艺氛围,在国家、省、市等各项赛事屡获佳绩,实现坪山舞蹈“出圈”。

  街道广场舞管理规范化,坪山广场舞综合治理模式。坪山区推进广场舞治理举措,从传统主导型管理转变为引导性管理,硬性管理转向软性管理,从文化治理上提升到社会治理,组织召开“舞林联盟”座谈会、组建“文明舞者”交流群,引导村舞成员共同出谋划策进行治理。对广场舞进行了源头、依规、系统、综合这四重维度的治理布局。管理规范化实现场地之争“零发生”,噪音扰民投诉大幅下降,文明舞蹈的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省生态环境厅的领导、专家在调研时,高度肯定了这个新模式。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将坪山广场舞社会治理案例作为全市典型案例进行推广。

  舞蹈组织建设提质增效,坪山广场舞总分队模式。为提升丰富群众文艺生活,提升基层舞蹈技巧,保障群众文艺活动安全,坪山区试点推广广场舞总分队制度。周期聘请专业文艺指导员对总队进行指导训练,课程涵盖团队管理、舞蹈动作安全、舞蹈技巧、舞蹈编排、赛事辅导等领域。广场舞队伍凝聚力、综合素质显著增强,赛事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从区级赛事起步,坪山区广场舞队身影也逐渐在省市级赛事、国家级展演活跃起来。坪环社区广场舞队《舞麒麟》亮相第32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暨首届客家民俗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成为坪山客家文化宣传重要力量。在深圳市第13届-18届鹏城金秋舞蹈类赛事中,社区舞蹈队编排原创作品《客家凉帽情》《第四套健身秧歌》《燃烧我的卡路里》《心声》《草原欢歌》等作品荣获“金奖六连冠”。

  解决儿童暑期照管难题,坪山舞蹈夏令营模式。为解决暑期儿童托管难问题,广泛在街道、社区面向“暑期来深城市流动儿童”“双职工家庭”儿童,组织少儿暑期夏令营,结合辖区文化特色,开设舞蹈夏令营充实儿童暑期业余生活。如马峦舞蹈夏令营,组建“小麒麟艺术团”结合坪山本土文化,编排特色舞蹈节目,为“流动儿童”提供了社交环境与社会关怀,形成传帮带的良好团队氛围。该团2023年创编作品《在他乡的日子》讲述晚清幼童求学经历的坎坷历程,荣获广东省第七届少儿舞蹈大赛表演金奖和创作奖。(转载来源:坪山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