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深圳市坪山区马峦山郊野公园管理中心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2440310MB2D066431/2020-00031 分类:
发布机构: 深圳市坪山区马峦山郊野公园管理中心 成文日期: 2020-03-16
名称: 坪山区马峦山郊野公园管理中心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0-03-16
主题词: 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
【打印】 【字体:    

坪山区马峦山郊野公园管理中心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0-03-16  浏览次数:-
(根据工作安排,现公开《坪山区马峦山郊野公园管理中心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

  为建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坪山,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2019年3月18日,成立了坪山区马峦山郊野公园管理中心。自挂牌起,我中心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守护生态为首要目标,通过九个多月的努力,初步理顺了马峦山郊野公园管理机制,充实了园区的基础设施。今年以来,在园区游客、活动数量双增长的情况下,继续保持“零”事故、“零”火灾的纪录,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9年主要工作

  (一)坚持内外兼修,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

  以内促外,内外兼修,以制度管人管事,建立“1+8+12”的管理机制,守稳廉洁底线。

  1.强队伍促发展,聚人心保廉洁

  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中心班子率先垂范,积极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对深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及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意见等内容,不断解放思想,提高政治站位。中心班子以身作则、严格自律,带头守好廉洁底线,确保了廉洁“零”问题。

  2.抓党建强引领,建立1个常态化学习机制

  中心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实包居进厂及“环境长”等学习实践内容,初步建立了常态化的学习实践机制。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学习活动超过30次,撰写专题调研报告5篇,2个月的时间解决市容管理问题超过100个。同时,以学促干,组织前往北京、香港城门公园、深圳梅林山公园学习调研,深入研讨香港麦理浩径生态步道项目以及梅林山公园手作步道“六大功法”,提升业务水平。另外,积极向人大、政协学习,及时办理人大建议及政协提案11件,受到代表及委员的高度肯定。

  3.加强联动管理,建立8个联动管理小组

  以守护生态为首要目标,建立马峦山郊野公园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重大工作事项。小组建立了包括森林防火、林地保护、地质灾害防治、交通秩序保障、治安防范、水务环保、市容秩序、文化宣传等8个联动工作专班,重点解决了长期困扰马峦山郊野公园“逢节必堵”的问题;首次试行节假日期间社会车辆管制措施,使入园车辆同比下降99%,既保障了游客安全又解决了交通拥挤问题,受到市民的高度认同。

  4.积极建章立制,建立12项内部运转管理制度

  为确保中心规范化运转,中心积极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财务、考勤、合同、采购、会议等12项内部管理制度,并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工程预算、结算审核单位,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提升中心运转的规范化管理水平,防范廉政风险。

  (二)坚持疏堵结合,提升生态保护力度

  在交通管理、森林防火方面采用疏堵结合的方式,有效降低安全风险,全年安全“零”事故、森林“零”火灾。

  1.疏导管制结合,改善交通环境

  在交通管理方面,通过疏堵结合的方式,改善交通环境,保证了安全“零”事故。一是在“五一”节前打造马峦入口临时停车场(3万㎡,600个位),为市民提供车辆停放便利。二是协调东部公交公司延长公交路线至公园入口,现已有9条公交线路到达园区,进一步提高交通便利性。三是联合交通部门首次试行社会车辆交通管制措施,节假日期间上山社会车辆同比减少99%,有效降低交通安全风险。四是积极协调市交通运输局坪山管理局推动坪马线及黄竹坑上山部分道路会车点拓宽项目建设,部分会车点宽度增加2~4米,交通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2.坚持多措并举,严防森林火灾

  为进一步做好园区森林防火工作,坚持多措并举,通过完善机制、应急演练、加强宣传及建设防火带等措施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确保园区森林“零”火灾。一是成立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制定专项预案及处置方案,并抽调14名精干保安员组建应急处置队伍,积极开展演练,3个月累计开展演练15次,在特别防护期期间,组织应急队伍加强人流密集区域周边绿化的洒水工作,减少火灾隐患;二是加强防火宣传,对游客、果场及“农家乐”业主加强宣传教育,累计发放告知书100余份;三是设定14条防火巡查路线,定岗定人定点巡查,及时排查火灾隐患;四是建设森林防火隔离带,累计新建防火带4条,长度12.19公里,提升林火阻隔能力;五是修复园区破损火警监控设备,累计更换摄像头36个、交换机27台,网桥及中控系统线路设备42套。

  (三)坚持创新管理,提升共治水平

  通过推动园区立法、打造生态步道、开展志愿者服务的方式,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

  1.制定专项规定,提升法治化水平

  为提升法治化管理水平,明确各管理主体及游客责任,同时,弥补深圳郊野公园法律法规的空白,中心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机制,起草制定《坪山区马峦山郊野公园管理规定》,现已完成意见征集及专家评审等工作。

  2.打造生态步道,丰富绿色发展内涵

  以“无痕山林”的理念,探索绿色发展内涵,通过在园区内合适的路线打造“就地取材、维持天然泥径、柔软不伤膝盖”的手作生态步道,一方面为游客提供多样的登山路径,另一方面开辟应急救援步道,建成一条3.6公里的生态步道。

  3.建立共建共治共享模式,开展志愿服务

  建立常态化环保志愿者活动,初步营造了“共建共治”氛围。一是招募志愿者修建生态步道,活动吸引超过200名志愿者参加,累计修建步道超过500米;二是常态化开展环保志愿活动,每周开展以捡拾垃圾、文明劝导为内容的活动,2个月共开展活动10次,累计参与人数超过500名,捡拾垃圾超过300袋;三是和相关主管部门组织群众活动,以“亲近自然,爱我坪山”为主题,让群众品尝马峦山原生态,触发共享心声。

  4.普及法律法规,提升守法意识

  为加强依法行政工作,邀请林业执法领域领军人物对园区果场业主、“农家乐”经营者、山上原居民以及园区安保、保洁等约100名人员,进行专题法律法规培训,让居民更深入了解林业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使园区内各责任主体的法律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强宣传补短板,提升服务水平

  1.加强文明引导,营造创文氛围

  提升市民文明素养,严格落实创文各项要求。一是增加静态宣传,新设宣传栏8个、LED显示屏2个、围挡宣传44处、灯杆旗47块;二是加强文明引导,向游客发放文明宣传手册,累计发放宣传资料超过10000份;三是增设义工服务站,分别在马峦及碧岭入口处增设志愿者义工服务站,为市民提供应急救助及爱心服务,同时定期招募志愿者开展文明告知、文明提醒、文明规劝等工作。

  2.补齐设施短板,提升服务水平

  完善停车场、公厕、标识标牌等便民设施,进一步提高园区硬件水平。一是积极协调市建工署推进碧岭入口门户景观改造项目,在入口处增设停车位100个、公厕1座、避雨亭及休息凳一批;二是增设临时公厕,分别在马峦、赤坳、黄竹坑片区增设3个临时厕所(共10个蹲位);三是完善园区标识,更新改造标识牌189块、地形图4个、公共厕所指示牌24块。

  二、2020年重点工作计划

  (一)依法治园,探索生态管理创新模式

  在试行《马峦山郊野公园管理规定》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联合各相关部门探索制定《深圳市郊野公园管理办法》,提请深圳市人大专项立法,进一步提升园区法治化管理水平。

  (二)生态先行,践行共建共治共享理念

  一是因地制宜,由中心发起,继续常态化打造新的手作生态步道;同时积极邀请社会志愿者共同参与建设,双管齐下,力争建成独具特色的绿色步道,让“共建”理念更深入群众内心,触发共鸣;二是充分发挥“共治”作用,打造一支志愿护园队伍。定期组织开展“净山”、文明劝导等志愿活动,清理游客遗留下来的生活垃圾,对于无法即时处理的予以登记造册,汇总后会同相关部门协同处理;三是共享发展成果,定期组织群众性活动,让群众深度感受马峦山原生态,共享园区治理成效;四是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发动环保志愿者开展专题宣传活动,继续在园区内倡导垃圾不落地活动,进一步提升园区文明水平。

  (三)加强综合治理,多措并举保障园区运行

  一是协调市、区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废弃石场的生态整治复绿工作,尽快恢复山体生态;二是继续完善森林防火管理机制,加强森林巡查及应急消防演练,提升森林防火应急能力;三是完善林火阻隔系统,继续建设森林防火林带,提高森林资源安全性。

  (四)完善便民服务设施,提升服务水平

  结合实际,一是完善停车场配套设施,围绕“安全”“生态”“迎宾”三个建设主题,开工建设马峦山片区生态停车场,力争今年投入使用;同时推进南坪三期二标碧岭桥底入口停车场改造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明年开工建成;二是继续完善基础便民服务设施,探索设置自动售货机,补齐设施短板,提升园区服务水平。三是完善园区标识牌,以马峦山为主题,设计专属的标识系统,规范化设置标识,提升整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