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深圳市坪山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24403005503069528/2019-00004 分类:
发布机构: 深圳市坪山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 成文日期: 2015-04-14
名称: 勤练内功 外树形象 全面提升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工作水平
文号: 发布日期: 2015-04-14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勤练内功 外树形象 全面提升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工作水平

发布日期:2015-04-14  浏览次数:-

  2014年,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紧紧围绕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工作大局,积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化服务意识,以提高服务水平,服务质量为目标,兼顾“保障有力”与“厉行节约”的双重要求,较好地完成了公务接待、物业管理、安全保卫、车辆管理及机关内部服务等工作任务。现将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14年工作总结

  (一)求真务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序开展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我党2014年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中心按照新区党工委的统一部署,在上级督导组的具体指导下,聚焦“四风”突出问题,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扎实完成教育实践活动各环节工作任务。

  1.抓好学习教育工作。组织党员干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活动,着力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克服工学矛盾,集中组织学习19次,党员干部和业务骨干参加率100%。

  2.广泛听取意见,深入走访调研。采取员工代表座谈会、每周四领导班子“机关后勤服务约谈日”等方式,敞开大门倾听干部职工心声。班子成员以普通职工和服务对象身份,深入一线调研:乘坐班车、了解职工对班车服务和公车改革的意见;参加物业保卫工作,了解群众到机关办事是否存在“门难进”现象;到机关食堂厨房参与食品制作,实地解决影响服务质量提高的软硬件问题。

  3.创新工作方法,自选动作有特色。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工作,如在中心办公区域开辟教育实践活动宣传专栏、建立QQ群、定期向干部职工发送学习信息等;组织干部职工前往东江纵队纪念馆,开展体验式学习;开展“我身边的典型”活动,发掘基层一线优秀职工,发挥身边榜样的引领作用。

  4.切实整改落实,推进建章立制。针对新区教育实践活动反映的问题,组织开展整改活动。

  (1)围绕解决“四风”突出问题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建立行得通、指导性强、长期管用的制度。截至12月中旬,已印发并使用的有《机关后勤服务中心财务管理制度》等22项;待完善《坪山新区管委会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制度》等11项。

  (2)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改变员工食堂布局,改善就餐和出品质量,加强管理,提高食堂整体服务水平。

  (3)2014年6月,为提高集体宿舍使用效率,统计梳理了新区现有集体宿舍情况,结合各单位人员现状,制定了新区集体宿舍调整工作方案;8月份,制定了员工集体宿舍调整方案;9月份,完成了区机关员工宿舍调整搬迁工作;10月,全面顺利完成固定资产清点托管工作。

  (4)通过增加班车路线、调整乘车路线站点、增加夜间班车等措施,进一步扩展了区机关通勤班车服务范围。

  (二)勠力同心,打造过硬队伍

  为提高机关服务效能,树立机关良好形象,中心从优化队伍结构着手,在团队建设、廉政建设,制度建设上协同合作,促使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1.培养新生力量,优化队伍结构

  原中心在编人员老化现象严重,班子配备不齐。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支持下新增了新鲜血液,使得班子成员年龄结构更合理。中心中层干部数量偏少,年龄偏大,为保证后继有人,促使队伍连续健康发展,择优培养了一批年轻干部以充实中层力量。从外单位调入新鲜血液,缓解人员不足问题。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设置绩效激励机制,保证队伍的活跃性。

  2.抓党建、强基础,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面对中心繁杂琐碎的日常事务和人员紧缺的现状,建设一支有凝聚力、战斗力同时又廉洁的队伍,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的关键。

  (1)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中心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融入机关事务工作全过程,注重风险预防与流程监管;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加强对物资采购、服务采购、资产处置、公车管理等重点环节的监管,把好人员关,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建立规范办事、节约办事、干净办事的理念。

  (2)培根固本,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深入开展“培根固本”行动和中心党员干部谈心活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聆听群众心声,协助解决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促进机关工作作风转变,提升干部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

  (三)克服困难,全力保障后勤服务

  2014年,中心克服任务多、时间紧、资源缺、人手少等困难,全力保障机关对物业安保、就餐服务、会务接待、交通车辆等方面的需求。

  1.就餐服务。区机关食堂工作人员不足40人,为新区约1000名干部职工提供餐饮服务,人均服务超25人,远高于其他兄弟机关食堂人均服务少于15人的工作强度。截至11月底,服务干部职工约425000万人次,未发生食品安全卫生事故。

  2.会务及接待服务。截至11月底,为新区及各局办提供会务服务1043次,服务参会人员35066人次,接待访客767批1859人次。并顺利完成了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第十届文博会、第十六届“网协杯”业余网球团体赛、第十六届高交会等重大接待及后勤服务任务。

  3.物业服务。截至11月底,中心管辖物业31处,面积合计18.68万平方米;完成大型维修改造工程60余项, 小修急修80余项;统筹完成新区290台电脑系统的升级改造工作。

  4.车辆服务。目前,区机关通勤班车共11辆,登记乘车人数约为930人,实际乘车人数约为380人/天,最高乘车人数约500人/天。为保证安全驾驶,2014年共组织召开了7次车辆安全学习会议,截至11月底,未发生有人员受伤的交通事故。

  (四)改革创新,推动机关事务工作

  中心积极转变观念,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为抓手,锐意进取,推动机关事务改革。

  1.推动公车改革。通过学习和调研,中心提出了新区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具体办法和建议,制定了《坪山区机关公务用车服务保障暂行办法》、与发展和财政局共同研究制定了《坪山新区车改单位车辆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牵头新区非专业类公务黄标车淘汰工作,制定了《坪山新区行政事业单位非专业类公务黄标车淘汰实施方案》,于11月底提前报废了30辆黄标车,为全区黄标车淘汰工作带了好头。

  2.创新公务车定点保险招标方式。为加强公车保险管理,节约行政成本,制约自由裁量权,规范投保过程,在《关于坪山新区2013-2015年度政府公务车定点保险实行预选采购的通知》文件规定的基础上,中心创新招标方式,邀请坪山新区8家公务用车定点保险公司进行投标报价,以最低价法确定公车保险供应商。

  3.清理办公用房。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突破利益固化藩篱,优化服务保障资源配置。中心多方调研,借鉴市府与各区工作经验,严格按照标准制定新区办公用房清理整改方案,协调配合新区各单位全面开展清理工作。目前新区清理工作全面完成,共清退办公用房面积5345平方米(含两办事处)。

  4.积极主动,探索节能减排新途径。2014年8月,以管委会大楼综合节能改造项目为重点编制了深圳市第二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方案,并通过了省级审核;2014年统筹实施坪山高级中学、坪山人民医院、坪山妇幼保健院合同能源管理;完成5.8万平方米在管物业公共场所LED灯节能改造前期工作。

  二、存在问题与不足

  回顾2014年工作,中心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一是部分干部员工工作中主动性不够、责任心不强,主要表现为思想观念、业务能力及工作效率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是机关事务管理制度标准不统一、资产占用不均衡、事权划分不清晰、管理约束软化等现象或多或少存在,制约了后勤管理、服务和保障水平的提高。

  三是随着市场物价水平不断攀升和最低工资标准提高,现行聘用人员岗位工资缺乏吸引力,导致员工辞职率上升,且人员补充困难,部分岗位长期招聘不到符合要求的人员。

  四是内设机构设置不足,相对兄弟区的机构设置,中心内设机构明显偏少,职能、编制及岗位配置不合理。

  三、2015年工作计划

  随着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可以预见,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的服务群体将不断增长,对办公用房、停车场、上下班交通、就餐的需求也将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从中央到地方推行的公车改革、规范办公用房、严格接待管理、加大反腐力度等措施将成为一种“新常态”,对机关的规范运作和勤俭办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更好地为全体干部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是摆在中心面前的急迫任务。总的说来,我们要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抓住“制度建设”和“廉政建设”两个重点,推进制度化、职业化、规范化、社会化和人性化建设,全面提升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

  (一)强化责任担当,认真抓好党建和党廉工作

  加强政治理论和重要文件学习,提高全体党员干部政治素质。改选党支部,把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开创意识的同志补充进来,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班子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一把手既要发扬民主,充分听取意见;又要勇于担当,大胆决策。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新区党委工作部署和要求。认真抓好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对干部职工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持续改进,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二)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引进社会力量提升服务质量

  拓展思路,突破障碍,尝试引进有实力,有品牌,有经验的社会组织来提升中心的服务水平,为干部职工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2015年,我中心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创新工作:

  1.筹划开办公共食堂。我中心所辖物业现有31处,在外办公的干部职工越来越多,就餐问题难以解决。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划,中心拟与投资发展公司及行政服务大厅共同组成工作组,利用投资发展公司现有物业,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引入大品牌餐饮企业,开办公共食堂。

  2.试点“定制公交”。群众普遍反映现有的班车收费偏高,且未覆盖到驻区机构。中心将定期收集整理乘车人员意见,以问题为导向,倒逼班车服务改革,通过完善现有班车服务、试点改革班车保障方式、研究引进“定制公交”、重新核算成本降低乘车收费等措施,不断提升班车服务满意度。区机关引入“定制公交”成功后,中心将协调驻区机构,甚至可以会同经济服务局,选取新区部分企业作为试点,扩大覆盖面。

  3.推行食品检测制度。现有干部职工用餐食材均采取招投标的方式,由大品牌的配送公司配送,食品安全基本有保证。为了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中心拟引入专业机构(如与动植物检验检测中心合作),对大批量食材进行定期检测,让干部职工定心、放心、安心。

  4.把新区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工作做出亮点。在做好合同能源管理、中水回收项目、更换节能灯具的基础上,中心拟与专业公司在管委会大楼和图书馆屋顶试点太阳能发电项目。同时,结合制订新区屋顶整体绿化方案,分步实施。

  (三)提高服务意识,全面提升机关服务质量

  机关后勤服务中心是一个服务部门,提高服务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要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教育,牢固树立服务意识,采取有力措施,提升服务质量。

  一是深入推进机关事务管理工作制度化。继续学习贯彻《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完善机关事务管理制度建设,强化制度刚性,切实解决目前机关事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

  二是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成果,进一步提升后勤服务水平。中心将着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让新区广大员工愉悦地投入到新区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打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编制《机关后勤工作服务手册》,将后勤提供的各项服务清晰准确地传达到各部门。

  三是加强食堂管理。对食堂菜品质量、服务态度、食品安全、菜品更新、评价与激励制度进行全面考虑,对菜品设置公示制度;开展“服务之星”评选活动;邀请第三方进行满意度调查;根据评价对优秀人员合理激励。

  四是进一步加强停车场管理,缓解停车难问题。面对群众反映较大的停车难问题,一方面,将深入“挖掘”新区管委会周边场地资源;另一方面,督促物业公司加强停车场管理工作,推进精细化管理。

  五是建立健全区机关办公用房管理长效机制,根据《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新规定,逐步推进新区办公用房管理制度化,提高办公用房使用效率。

  (四)加强团队建设,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服务队伍

  有专业人才才能提供专业服务。一是要提请新区支持,设置若干专业技术岗位,引入和留住专业人才,更好地为干部职工提供服务。二是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对照“三定方案”,对现有人员进行全面分析、评估,根据岗位,补充一批较高素质人员。三是要对中心内部岗位设置和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形成合理的管理层级。四是要加强培训,分批组织人员参加各种专业知识及技能学习,提高个人的管理责任、业务水平及服务能力。

  我们相信,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在中心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的服务意识会越来越强,服务水平会越来越高,机关运作会越来越规范,为新区全体干部职工全身心地投入新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