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为贯彻落实国家《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及深圳市《古树名木管养维护技术规范》要求,响应“山海连城·绿美深圳”生态建设部署,立足坪山区156株在册古树名木资源禀赋,针对部分古树存在生长环境受限、文化价值待挖掘等问题,拟开展古树公园设计竞赛,重点打造若干个精品古树公园。通过科学规划、公众参与和创意设计,融合生态修复、文化展陈与科普宣教功能,构建古树与城市共生的示范性保护空间,进一步促进自然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坪山区生态文明建设增添新的能量。
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鼓励合理利用古树名木资源开展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和文化旅游等活动,如探索建设具有乡土特色的古树名木主题园,包括古树公园、古树村庄(社区)、古树街巷等,将古树名木保护与城区绿色发展相融合,助力绿美坪山生态建设。
二、项目需求分析与目标定位
基于《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确立的“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分级管理”原则及《广东省绿化委员会关于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指导意见》(粤绿函〔2023〕3号)、《广东省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方案(2023-2035年)》的政策要求,本项目核心目标明确为“保护优先、文化赋能、功能复合”。即以科学保护古树生境为首要前提,严格落实根系避让、透水铺装等强制性技术规范;深度挖掘坪山古树名木的历史文脉与生态价值,通过文化展陈激活乡愁记忆;同步融合生态修复、科普宣教、社区服务等多重功能,构建古树与城市共生的综合性保护空间,推动自然资源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围绕上述目标,本次竞赛主题定为“百年古树藏古韵·绿美坪山焕新颜”,聚焦三大方向:一是生态保护,强调通过科学设计优化古树生长环境,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效能;二是文化传承,鼓励将客家文化、红色基因等本土元素融入空间叙事,打造承载乡愁记忆的文化地标;三是社区共建,倡导设计过程中预留公众参与接口,促进社区居民共享共护机制的建立,实现古树保护与民生福祉的协同发展,为坪山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可持续活力。
三、组织方式
本次竞赛主办单位为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坪山管理局;竞赛将针对坪山区7个重点古树地块及1个辖区古树及古树公园科普展示区进行规划设计;竞赛形式为公开征集设计概念方案,分三阶段评审(初筛、初评、终评);竞赛流程为报名及资料获取—方案设计及作品提交—赛事评审—深化设计—方案验收。
四、设计对象及地点
1. 榕树3株、水翁1株(均为三级古树)
2. 榕树1株(二级古树)
3. 红鳞蒲桃4株、榕树1株(均为三级古树)
4. 荔枝10株、榕树1株(均为三级古树)
5. 榕树1株、龙眼3株、杧果1株(均为三级古树)
6. 榕树2株(均为三级古树)
7. 龙眼1株、人面子1株、樟树1株(均为三级古树)
8. 辖区古树及古树公园科普展示区
五、参赛对象
六、报名要求
参赛团队需提交:参赛报名表(详见附件)、团队介绍(含团队简介、成员职责分工)、营业执照复印件(或院校盖章的授权书,或执业资格证明)及其他相关资料(详见《参赛报名表》第四部分“报名资料自查表”)。参赛团队需将上述资料的电子版打包为ZIP格式,命名为“坪山区古树公园系列设计竞赛+团队名称”发送至报名邮箱pingshangushu@163.com。报名起止时间为2025年8月15日(即刻起)至2025年8月22日(24:00),逾期无效。
七、资料获取
参赛团队发送报名邮件后,待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将会收到本次竞赛的基础资料包(含赛事评审细则、古树基础资料、政策规范文件)及报名编号等信息。
八、作品形式与提交标准
九、评审流程
注:以上为暂定流程,赛事主办方、承办方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十、赛事流程
注:以上为暂定流程,赛事主办方、承办方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十一、奖项设置
十二、注意事项
1. 参赛团队提交的作品必须为原创,不得侵害他人著作权。
2. 参赛团队成员拥有对参赛作品的署名权,除署名权以外的其他版权权利归主办方所有。
3. 本次赛事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十三、联系方式
报名、作品提交及答疑邮箱:pingshangushu@163.com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坪山管理局
2025年8月15日